第一次知道马伊琍,是她拍《还珠格格3》时,她饰演的是紫薇。
当时就觉得这个角色有点别扭,大概是因为林心如版本的先入为主。
林心如的版本中,紫薇是个有才情的恋爱脑少女,而马伊琍的紫薇,却非常的“冷感”▼
![](https://img.haomeiwen.com/i8484147/a8bcc87276fdd274.jpg)
感觉紫薇完全不是那种为了爱情寻死觅活的人,她应该是那种“丈夫英年早逝孀居多年一个人独立带大孩子并顺便创业还成功了”的那类大女主。
这种冷感,在《我的前半生》里饰演唐晶的袁泉身上也有,简单说就是一种“没有power不要跟我讲话”的奇妙气场。
别的女星还在卖“吃货”“少女感”的软妹人设时,她早就做“硬核女人”了。
第二次看她的电视剧,是《奋斗》。虽然这部剧改成“不要奋斗”比较切题,但是马伊琍演得夏琳真的很飒爽有灵魂。
以及她演得《乔家大院》里,被乔致庸辜负的雪瑛,爱恨分明,绝不隐忍,这大概也算“消失的爱人”中国版吧。
感觉她就是超级适合演这种有态度、绝不做男人背景板的女性。
第三次对她印象深刻,是她生下大女儿爱马之后做的一个采访。
她在采访中提到,女儿有次打预防针需要打两针,医生建议两针同时打。
她考虑了一下,觉得可以,就喊文章来帮忙一起压住女儿,结果文章不忍,难过得都快哭了。
整个表达过程,她都非常地冷静。
后来,当我带我女儿去打预防针时,才发现能接受医生说的“两针同时打”有多难。
别说两针了,医生拿出针头,孩子开嚎的时候,我的心态就有点坍塌了,我估计果爸也受不了“两针同时打”的情况。
而她却即时理解、接受,然后马上行动。
随便搜她的图片,都是目光灼灼,眼神坚定,完全没有在怕的,哪怕是剧情需要所塑造的柔弱女性身上。
这一次她突然宣布离婚,和五年前文章出轨被抓,全世界想看她手撕渣男时,她却做出原谅、“且行且珍惜”的选择没什么不同。
当全世界不好看姐弟恋时,她选择恋爱,并火速结婚、生子。
当全世界觉得她应该离婚时,她选择原谅。
当全世界觉得她是破镜重圆的典型时,她选择离婚。
舆情方向如何、要不要借机埋伏个人设……她从来都没care过。
正如医生建议爱马可以两针同时打的时候,她只是评估、抉择、执行。
至于其他声音,她根本懒得去管。
我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关注过马伊琍的微博,想学习一些育儿相关的信息。
但随着孩子的长大,我自己在理论和实践里浸泡几轮苦水之后。我发现,她的很多看似理智、科学的观点和态度之后,隐含一些误区。尤其对那些偶像说什么做就完整照搬的妈妈来说,隐约埋了一些雷,比如母乳喂养和睡眠的观点。
因育儿是项复杂的工程,孩子成长普遍性的地方可以借鉴和参考,而个性的部分一定要考虑,绝对不是完全照搬一个人的模式就万事大吉的,不然整个家庭一起痛苦。
这个部分在表达内容上,她和夏琳一样,干脆坦荡地表达着“反正我就是这样想,也这样做的,要不要照做随便你,跟我无关”。
而实际的采访中,她又隐约承认自己是女性观点的代言人▼
![](https://img.haomeiwen.com/i8484147/da3bdc2f199d0bb3.jpg)
但总体上,她都是在试图纯粹地贯彻“做自己”。
不论结婚、不离婚、突然离婚……她其实始终如一的保持了她的价值观:爱我所爱,选我所选,无怨无悔。
也就是“做自己”,你们爱说啥说啥。
她“做自己”的部分,也许会有因倔强和执拗的部分,也可能有错的部分。
但不可否认,她身上有一个珍贵的点,就是不论对错,都会自己负责。
毕竟她曾经说过:“三十岁遇到夏琳,四十岁遇到罗子君。前半生路上没有对错,唯有成长。不念过去,不畏将来。”
莎士比亚说:莎士比亚:错误并非命运招致,应归责于自我责任上
The fault……is not in our stars,but in ourselves……
深深祝福“不念”且“不畏”的她▼
![](https://img.haomeiwen.com/i8484147/6e5e7bbf00ab022b.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