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直对人的兴趣很大,这兴趣很隐晦,隐藏在我对人物传记和行事风格的好奇里,最近读心理学与生活,这兴趣愈发清晰起来,我所好奇的一切,原来是和人相关的所有主题。
然而人是不好了解的,心理学和哲学做了很多研究,出来很有用的成果,用去看人果然多可验证。可惜,很多大学问家并不生活在我的身边,无法亲见了解。
遗憾多时,忽而有了个主意。文字也是了解态度的好媒介,何必舍近求远。可惜过去一味囫囵吞枣,竟然没有发现,学问家的文字里,饱含着何等丰富的思想。
拿起一篇文章,看到整个形象,立在面前,不能整个生吞下去,得拆解成基本元素,我这样的普通人才能见到更有用的信息。
文章的基本元素,是句子和词,像机器学习一样,把句子和词拆出来,标记上不同的标签。打标签是个经验活,带着读者主观色彩,我习惯于先分出作者的主观和客观描述。这样加工一道,立马就看出哪些内容是作者眼里的事实,哪些是作者的评价和态度。
这么简单的办法,大概被人不屑一顾,不过分类学也是如今世界一个很重要的分支。分完大类分小类,分完小类,继续分更细的子类,如此分类下去,直至拆解到无穷,打破原本结构,按自己意愿重新组合,便可得新的结论,这大概就是红学家的乐趣所在吧。
这种办法只适用于散文,比如毛姆的《阅读是一所随身携带的避难所》,摘出他描述的事实,他对人的评判,他对事物的态度,就可以从事实的客观描写里,学到毛姆的文笔,从态度的主观展现中,看到毛姆的价值观,为人处世之道,还可以看到他做事的方法、思维的逻辑,顺着各处细节走近毛姆的心底去。
拆解时,打标签看自己的心意,不过一定要理性客观,不能加入读者的意见,读者只是像机器人一样,做分类的工作,分类完毕,才还原成感知细腻的人类,再去看自己拣选出来的细节,吸收其中蕴藏的丰富养料。
如此便可由文及人,正如心理学家由微表情测内心一般,看到学问家的心底。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