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教育专题
71·培训‖巴渝培训之行,醉心其中

71·培训‖巴渝培训之行,醉心其中

作者: 足下渺渺路 | 来源:发表于2019-02-11 08:55 被阅读252次

开篇语:

赏风景,敬文化,感受西大。

细聆听,悟内涵,开阔视野。

                (一)

于2018年7月12日下午,和同事们一起抵达美丽的重庆,双一流大学——西南大学教育学部。重庆又称巴和渝,是美丽的山水之城,别名雾都。沿途美景,美不胜收,云雾缭绕,绿树成林,美轮美奂,嘉陵江游走其中,个中欣喜不言而喻。

第二天我们在宾馆前集合,一行人沿着林荫道进入教育学部大楼,参加开班典礼。西南大学党委书记黄学军做了讲话,马忠臣局长做了重要讲话和指示。我们是带着任务,奔着学习而来的,一定要学有所获,学有所成。

今天上午我们聆听了西南大学附属中学,优秀教师应斌给我们上了一堂精彩的课程。他的讲座内容是:《中学英语教与研经验分享》。三个小时的课程不知不觉间就度过了,给我的感觉意犹未尽,醍醐灌顶。应老师的语言幽默诙谐,激情四射,加上他生动的肢体语言,一节课真的是富有感情,真正把课上“活”了。

通过他很接地气的陈述,我们所讲的英语课都是在一定模式里讲课,而没有自己的思维和创新。用他的话“教材依然是编者的教材,没有成为教师自己的的教材。”细细想来,我们一味追求讲课的模式,一味追求成绩、刷题。而忽略了我们所教的学科是语言学科,忽视了语言的听说读写是要贯穿于方方面面的,它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

应老师对于英语短文的讲解,提到如果语文课按照一定模式去上,那学生们还喜欢吗?还举了一个特别生动的案例,就是以《沁园春·雪》为例。引起了老师们的共鸣,当时就响起了热烈的掌声。每个人都在反思,如果我们英语课这样上,那岂不是可以让机器人代课了吗?岂不是没有一点生机?还叫语言课吗?应老师诙谐的语言,接地气的案例,如讲故事一样娓娓道来,抑扬顿挫,让我们受益匪浅。

接下来应老师又给我们讲了他教的一个学霸,我觉得应该叫学神。是他一个大学老师的孩子,这个孩子进行了海量阅读,六年级就读完了《哈利·波特》英文全册书籍,高中就出版了360页的全英书籍。他说这个学生的水平根本不是他教出来的,他的英语是他自己学出来的。他举的这个例子还是告诉我们要进行英语的海量阅读,而我们在这方面就很欠缺。

我们培训老师听的是激情澎湃,心里也跃跃欲试,就想着回校之后一定要尝试改变一下自己。学习先进的教学理念,接受新鲜的教学思想,聆听大师级的老师的讲授,不就是为了提升自己的素质吗?

有时候也在想,也许回去之后,迈出那一步真的很艰难,也许会停滞不前,依然和以前一样走着自己的老路。但是我相信在教学这条漫长的路上,一定会把所学的思想和理论渗透在教学中,也许是一点点,但是我相信所有老师和我一样,会让自己的教学被这些思想和理论潜移默化,在这个过程中,慢慢成长起来。

西南大学

                (二) 

双一流的西南大学,古树参天,绿树成荫的小路,曲径通幽的小山,高大的香樟树。博闻多识、才华横溢的师者风范,重庆的人文景观,山水之雾城,都让人赞叹不已,叹为观止。此行收获,不是言语可以表达,我只想说“不虚此行,不负此行。”

每日穿行在西南大学的林荫道上,看着周围欲隐欲现的大楼,恍如一旅游胜地。尽管参天古树遮云避日,阳光透过树叶洒下斑驳的光影,真切感受到了重庆的天气,我们学员也报以满腔的热情,仔细聆听西大教授们深入浅出、高屋建瓴、诙谐风趣的讲解。

在17号下午聆听了西南大学教育学部博士赵鑫的精神盛宴,他给我们带来的是《让中学英语校本教研形神兼备》以教研的误区做了开篇

  搞科研≠做课题,

  做课题≠造文章,

    造文章≠剪刀+浆糊

                (复制+粘贴)

接着以叶澜的一句话告诉我们,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写出教育家;但是如果写三年的教学反思,就有可能成为名师。

记得在师范学校时,我的心理学老师说做一名教师就做一名研究型老师,这句话一直没有过多的去理解。今天赵老师又一次提到要做一名研究型教师,在反思的过程中,去发现问题,认真分析问题,尝试解决问题,才能不断的提升自己的思想和素质,在日积月累的过程中,逐步让自己的教学经验更加丰富,才能站到一定的高度,成为教育的研究者。

赵老师针对校本教研谈了三个问题:一是对校本教研本质的思考。二是课题研究的主要步骤和方法。三是对成果发表的体会。通过他的讲解,曾经对此有着很模糊的概念,现在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知道了怎样确定研究的课题,也明白了课题选题的条件、来源、标准,而不是毫无目的去选择课题。

他的讲解让我醍醐灌顶的是:选题的思路。给出了四个小点:①热衷求冷(弘扬人文性—落实工具性,探究学习—接受学习,核心素养—边缘素养,自主学习—讲授性);②同中求异(班主任管理—理性视野下的班主任感情管理);③旧中求新(教师修养—教师感情修养);④浅中求深(课堂小练笔—不同体裁课文读写结合的有效性研究)。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让我对课题研究有了清晰的思路,犹如黑夜里的一盏指路灯,照亮了我前进的方向。

最后赵老师以一句看似不相干,却富有哲理的话结束了他精彩的讲座,“教研的最高境界:你已经离开江湖,江湖还在传说着你,这也是游走江湖的最高境界。”

我想作为一线教师,我们的工作不仅是教书育人,我们还要走在时代的前沿,走在改革的前沿,才能引领学生这个庞大的团队,去踏上他们明天的新征程。

 

西南大学

                  (三)

骄阳似火的七月,热情洋溢的重庆,环境优美、文化底蕴深厚的西大,老师们提升境界的初衷、不辞劳苦奔波在培训的路上,构成了一幅唯美的画面,在阳光的普照下熠熠闪光,更加坚定了我们的信念,让我们教育的这条路上走的更加稳健!

提到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虚拟现实,这些看起高深莫测的话题,但是运用到我们生活中,真的非常实用。改变了我们固有的生活模式,推动了社会的发展,更新了我们的观念,开阔了我们的视野。

重庆西大培训之行,转眼间接近了尾声。还没有踏遍西大校园的角角落落,还没有领略完教授们的大师风范,还没有感受完西大的文化底蕴。就要离开七天的培训学习,心中有诸多的不舍,只有把所学、所听、所感受的内容运用于教学之中,才不负此次培训。

对于我们教师来说,如果运用到我们的教学中,更是让我们耳目一新。例如雨课堂软件的开发比传统意义上的课堂,更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还摒弃掉许多传统课堂上出现的不足,可以让老师更加全面的了解教学的效果,对学生进行全面细致的评价,还可以对知识进行深度的挖掘,建构更广泛的知识框架。

由此看来,如果我们老师不与时俱进,不能跟上时代科技改革的步伐,就有可能被时代淘汰。因此,通过此次培训,开阔了我们的视野,打开了我们的另一扇窗户,在教育这条路上,不能驻足停留,一定要且行且珍惜,捡拾珍宝,丰富我们的头脑,让我们携起手来,踏上新的征程。

相关文章

  • 71·培训‖巴渝培训之行,醉心其中

    开篇语: 赏风景,敬文化,感受西大。 细聆听,悟内涵,开阔视野。 (一) 于2018年7月12日下...

  • “问道巴渝”学习培训有感

    作为泽州种子名师的一员,有幸参加了“问道巴渝”高级研修班第一期的培训活动,培训为期五天,六节名师大咖的讲座分享,一...

  • 《我对未来教育的一些思考》

    巴渝墨客 2018-8-20 前言: 可能我是真的想做一做教育,搞一搞培训了吧!所以才会想这么...

  • 渝见美好

    今天冬至,教育局组织72位教师和领导赴渝培训学习,属于培训师培训,由于是第二次赴渝,所以也无欢喜也无忧。 早上7点...

  • 培训之行

    作为《花开文学》的编辑,我有幸代表江苏宿迁的内刊《花开文学》参加由中国作家集团主办、中国作家网承办的"2019全国...

  • 问道巴渝第一日

    问道巴渝以一种极美的姿态拉开了帷幕。培训地点清幽雅致,与重庆难得的清凉天气的完美融合带来愉悦的体验。 很显...

  • 2020-07-18

    自贡之行即将结束,马上就要重返巴渝江北机场,踏上回安徽的道路。 此次自贡之行,感觉和第一次大不一样,...

  • 问道巴渝 取经山城

    古有唐僧师徒西天取经,今有伊川同仁巴渝求学。2020年12月21日,伊川县70余名优秀教师培训师培养对象,在县教体...

  • 自然堂·梦开始的地方

    ——518上海之行~自然堂培训师成长计划收获 一.优秀培训师胜任力模型: 1.职业形象方面: ...

  • 如何做一场成功的产品培训?

    一场成功的培训肯定包含培训前、培训中、培训后三个环节,其中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那么培训的效果肯定没那么好! 一、培训...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71·培训‖巴渝培训之行,醉心其中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gvfe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