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历五月初一,一大早,婆婆就去城隍庙烧香去了。每月的初一、十五,婆婆都会带着提前准备好的祭品和亲手叠好的元宝,和楼上的阿姨一起去城隍庙烧香,为我们全家祈福,同时感谢城隍爷对我们全家的眷顾和护佑。
下午,我下班回家,看到门口放着一大把艾草,不用猜也知道是婆婆买的。吃过晚饭,我和婆婆一起把艾草插在门楣上。插之前,婆婆告诉我,要头对头插,不要插成一顺,也不要插成背靠背。至于是什么讲究,我也没有问,一定是为了图个吉利吧。
三个粽子晚上,可可一回家,婆婆就拿出准备好的花花线儿(由五种颜色的线搭配在一起),给可可的脖子、双手腕、双脚腕都系上了,可可高兴地在镜子前照来照去。看到奶奶手腕上没有花花线,可可疑惑地问:“奶奶你为什么不系呢?”婆婆笑着说:“我老了,就不系了。”我跟可可说:“奶奶自己系不上,你帮奶奶系上吧!”可可就帮婆婆在右手腕上系了一根。然后,婆婆又在家里的每个门把手上都系上花花线,说是可以辟邪、祈福、保平安。
三个粽子每次过节,几乎都有一样的感受。节前营造的节日气氛很浓厚,而节日当天却感觉平平淡淡的。今年的端午节也不例外。还没有进入阴历五月,亲戚之间就已经开始了礼尚往来。平日里忙得顾不上走动的亲戚朋友,趁着节日,借着送糖糕,开始走亲串友,拉拢一下被时间冲淡了的感情。
端午节,我们这里的风俗是送糖糕。每年端午节前,在街面上都会突然冒出很多家炸糖糕的摊点,在沸腾的油锅里,焦黄的、圆乎乎的、油漉漉的糖糕挨挨挤挤的,看起来就让人食欲大增。糖糕的外面包裹着一层薄薄的脆皮,香脆可口,小心地咬上一口,棕红色的糖就从里面悠悠地流了出来,如果不赶紧用嘴吸,糖浆就可能顺着手流到胳膊上,滴到地上。糖糕吃起来才是真正的外焦里嫩,色香味俱全。在每个摊点都可以看到排队买糖糕的人,每个人往往一买就是几十个,炸糖糕的人忙得汗流浃背,脸上却洋溢着发自内心的快乐。
三个粽子今年,端午节前,突然搞起了“百日拆迁攻坚战”,说是要进行旧城改造,整顿环境,所以之前大大小小的商贩、摊点一夜之间消失的无影无踪。那天我想买烧饼,骑车跑了很远,在十八层楼旁边的广场边上,终于看到几个小推车,有卖烧饼的,也有卖糖糕的。听他们说,他们来这里摆摊,是上面亲自打电话允许的,他们已经交了几百块钱的管理费。卖糖糕的小车旁已经排了长长的队伍,很是壮观。有些人怕等的时间太长,就来卖烧饼的小车旁排队,说是五月单五是该送油糕,不过今年不好买,只好买成烧饼了。
往年端午节前夕,街面上卖粽子的摊点也会冒出很多,今年也很少能看到了,都被清理了。初四那天,可可二姑从她家里拿过来十几个粽子,自己包的。中午的时候,可可嘴馋,着急吃,就放进微波炉里热了一下,大家一起分而食之了。可可说没吃够,还想吃。
三个粽子今年的端午节正好是周一,几乎所有单位都放假三天,我们学校走的中间路线:老师们有课上课,没课休息。
我有课,三节。上午第三、四节、下午第五节,每节课40分钟。因为有这三节课,我的端午节一天从早到晚都有了念想。心里就像崩了一根弦,上午、下午都要时不时地提醒自己,唯恐忘记了上课。空堂可不是小事,轻则被年级主任通报,重则被学校约谈。年龄一大,忘性也大了,不得不小心。
上午第三节9点50上课,我从家出发时大概是9点半。去早了得在校门口等着,学生课间跑操,校门不开。计划着不紧不慢地骑车过去,正好跑完操,也不耽误上课。
三个粽子下午的课让我有些纠结。不去吧,得找别人看,大过节的,谁都想回家陪家人过节;自己去上课吧,又觉得有些不值得,两个班一个自习,去了也是看着他们自学。有同事建议我自己别去了,让下午上第三节课的老师看了就行,结果一问才知道,人家还要上晚自习,如果帮我看第五节,那就连吃晚饭的时间都没有了。我想想这样做自己就太自私了,不人道,所以只好自己看了。不再犹豫,也就不再痛苦纠结了。
从上学到现在,已经养成了午休的习惯,下午因为不着急上课,所以一觉睡到三点多。睡得时间有些长了,头有些昏昏沉沉的,身体也没劲儿,懒洋洋的,一起来就又把自己扔进了沙发里,不想再挪动。休息了一会儿,才感觉好受些,头脑也清醒了,身体也渐渐复苏,想动了。
可可也被我叫醒了。她的作文还没写,想让我指导一下,我建议她跟我一起去学校,她很开心,说是早就想去看哥哥和姐姐们了。
三个粽子我让可可替我计算一下,要上第五节课我们几点走比较合适。可可现在的数学中正好学习这方面内容,我告诉她第一节上课时间是2点40分,每节课40分钟,然后她就开始在一张白纸上计算起来,一节一节的计算上下课时间,最后告诉我下午第五节课6时上课。计算的非常正确,我趁机夸她:“你简直太厉害了!”她很有成就感地笑着。我又告诉她我们步行过去至少要用半个小时。她立刻告诉我,我们应该在下午五点半之前出发。推测的也非常好!为了不迟到,我们四点半就出发了。沿着玉带湖,一路上一边欣赏美景,一边共同构思可可的作文《感谢》,等到学校的时候,作文构思的也差不多了,正好第四节下课,时间刚刚好!
三个粽子让可可待在我们办公室写作文,我拿着一摞书上课去了。
先到10班,给学生布置好任务后,我就到9班给学生上课。这节是习题课,学生上节课已经讨论过,并解决了一部分问题,这节课解决剩余内容。时间过得飞快,在学生的起起坐坐中,40分钟很快就过去了,在同学们的交流合作中,任务圆满完成。
三个粽子一下课,就围上来几个同学问问题,其他同学陆陆续续地走出教室,吃饭去了。我坐在讲台上,解答学生们的疑惑。教室里还有大约十多个学生,除了在问我问题的三四个同学,其他同学都趴在桌子上看书或写作业。我问他们:“你们不吃晚饭吗?”他们有的笑笑不说话,有的说:“让同学给买吃的了。”几乎每届学生都有不吃晚饭的,有的说晚上不吃饭,对身体健康有好处;有的说晚上时间短,食堂人太多,不想去挤;也有的说作业太多,不想浪费时间去食堂吃饭,他们帮忙买回来吃也一样………
我催促他们:“赶紧吃饭去吧,你们还小,况且还要上好几个小时的晚自习,怎么可以不吃晚饭呢?可以适当少吃些,不能不吃。”几个同学相互看了看,有几个相约起身去吃饭了,还有几个赶紧跟我解释:“让他们帮忙带吃的了。”看着他们,我就想到了在外求学的儿子,听他说每天的课都很紧,不知道能不能按时吃饭?儿行千里母担忧,可怜天下父母心!
三个粽子一直到晚自习的预备铃响了,还有同学在问问题。这时候,教室里的学生差不多都到齐了。刚进来的班长突然把两个粽子递给我,我受宠若惊地说:“谢谢了!不用给我,我在家里可以吃到,你们自己吃吧!”班长笑着说:“每个老师都有,你快吃吧!”我有些不好意思地收下,放在桌子上。10班的课代表将我丢在教室的书替我拿了过来,还给我拿来一个粽子。我非常感谢地收下了孩子们的心意,将三个粽子并排着放在桌子上,继续回答学生的问题。我小心地拿起三个粽子,心里充满了欣慰、自豪和感恩!感谢孩子们纯真的爱!
从6点不到一直等到7点10分,可可一个人在办公室等了我两个多小时,在教室里我竟然把她给忘记了。想想真对不起她。一进办公室我就喊:“可可?”可可从最后面的那个桌子背后站了起来,满脸的不高兴。她小声地抱怨:“你怎么才回来?”我赶紧举起手里的粽子转移话题,“看,这是什么?想吃吗?”可可的小脸立刻阴转晴,满脸惊喜!
三个粽子我把粽子上的白绳解开,再把竹叶一圈一圈地展开,最后露出了里面香甜可口的糯米,递给可可,可可小心地捧着,一小口一小口地吃起来。拿起另一个,我耐心地、慢慢地解开,慢慢地品尝这个小小的粽子的味道,真甜!这好像是我这辈子吃到的最甜的粽子!可可一边吃一边对我说:“妈妈,你们的学生真好!”我自豪地说:“那是,没看是谁教出来的学生!每个人都应该学会感恩!”可可点点头说:“嗯,我也感谢我们的老师!”我对着可可竖起了大拇指!
在诺大的办公室里,我和可可没有着急回家,我们在品尝着学生送给我的三个粽子。可可吃了两个,我吃了一个。虽然就一个小小的粽子,可是让我感到神奇的是,吃完这个粽子,我竟然感觉肚子饱饱的,心也被幸福塞得满满的!
三个粽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