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如何预防“大企业病”?

如何预防“大企业病”?

作者: 闲走 | 来源:发表于2019-12-14 22:03 被阅读0次
本文非原创,转自“界面新闻“,欢迎阅读!
图片和文字同处转载

庞大而敏捷,对于绝大多数企业来说都是一个望尘莫及的目标,但总有企业能做到。

这些企业已成为“笑傲江湖”的标杆。

阿里和腾讯依靠用户数据、支付数据和人才数据等平台优势,为大小几十个事业部赋能;海尔同样强调平台优势,鼓励内部创业,赋能员工自主创新;博世通过改革阻力较小的新业务来开展敏捷实验。

IBM:帮助员工成为更好的自己

拉姆查兰认为,敏捷离不开高层的认可与推动。IBM大中华区很早便成立了推动敏捷的高层委员会,定期回顾公司业务和流程,动态调整战略。同时,他们总结了IBM的敏捷经验——结果导向、小步快速行动和员工主动转变,并把它从研发部门推广到全公司。

8月9日,在《哈佛商业评论》中文版和FESCO联合举办的第四届“人才经济论坛”上,IBM大中华区人力资源副总裁沈川燕向大家介绍,早在2015年,IBM就开始向全体员工普及敏捷文化。

但在推行全员敏捷的内部改革时,IBM仍面临“如何留住核心人才”,“如何让敏捷理念贯彻到员工日常言行中”的问题。

沈川燕认为,“敏捷”之根本是要求员工培养新的工作习惯。整个企业敏捷运转的实现,需要30万IBM员工改变习惯,主动追求创新。让员工改变习惯并不是一件容易事,因此IBM会把员工需求放在首位,调动员工积极性,使之主动改变。

沈川燕列举了IBM调薪的例子。IBM会利用AI技术,通过分析员工的工作数据来调查员工的敬业度,以此确定员工的调薪方案。人事部门会就调薪问题和员工沟通,给员工讲清楚加薪和加薪幅度背后的理由。同时会根据大数据分析报告,告知员工现在市场上最需要的技能,帮助员工规划接下来的学习。在整个沟通过程中,管理者会和员工交流敏捷工作的方法和理念,帮助员工成为更好的自己。

瑞银:发掘和培养学习能力敏捷化的人才

奥纬咨询(OliverWyman)在最近发表的文章中提到,金融行业不仅要面对“数字革命”,还要面对持续不断的创新与新规则,金融机构亟需敏捷革命。但金融本身是风险厌恶型行业,敏捷文化与稳扎稳打重视风控的金融文化传统,似乎有着不可调和的矛盾。

面对这样的矛盾,有着百年历史的国际金融老店瑞银,采取了和博世类似的敏捷转型方案——传统金融业务和日常管理依照传统模式运行,而新兴业务则以打破部门壁垒的“小型项目制小组”模式开展。

谈到瑞银具体的敏捷实验,瑞银中国人力资源副总监黄华菁总结了以下经验:

统一思想是前提。瑞银高层领导在瑞士举行了高层管理大会,统一了拥抱变化的思想,聚焦思考如何帮助组织转型。

人才是关键。瑞银目前正有针对性地招聘敏捷人才,挑选拥有快速学习能力和快速重构知识体系能力的高管和员工。除此之外,瑞银还引进外部教练一对一地培训管理者,旨在帮助管理者从“管控指挥型”领导,转变为“服务教练型”领导,成为能帮助员工察觉自己、释放潜力的管理者。

流程是润滑剂。瑞银设立了专门奖项,以激励员工提供优化流程的计策。

文化是根本。瑞银在不同地区,针对不同业务领域开设创新项目试点和实验室,旨在培育容错率高,鼓励创新的企业文化。

京东:大数据赋能管理者

2014年京东上市,企业业务规模扩大,原本的管控模式和人力资源架构都变得不再适宜。京东人力资源副总裁刘梦开始思考,作为集团HR,应该用什么方式又好又快地服务员工和业务?

刘梦根据京东实践总结出了九字方针:“赋能”、“授权”、“激活”和“找边界”。

(1)授权。要实现敏捷,管理者需要给员工授予决策权。

(2)赋能。“授权”能否顺利,取决于“赋能”是否成功。

京东赋能的方法是“做闭环”。首先,在业务管理上,京东坚持“业务第一”的原则,给予业务团队充分的财权、人权和研发资源;其次,在管控流程上,京东HR向业务团队汇报工作。

(3)激活。人才、信息和资源就位,管控流程得以优化,组织才能被“激活”。

(4)找边界。管理需要不断思考“授权”是否彻底,是否会有风险。

沿着九字方针的思路,京东尝试用数字化管理系统和大数据工具赋能管理者。

2011年开始,京东着手做“人力资源信息化”项目——入职、薪资、培训等办事流程“线上化”,同时逐步开发“人才盘点系统”、“晋升评审系统”和“人才档案系统”。近年来,随着“采购”、“财务”等内部管理流程和主要业务流程的“线上化”,京东积累了大量的“管理”和“业务”数据。

2018年,京东启动AI赋能管理的项目,整合分析积累的大数据。在最近一次调研中,项目组整合分析了员工出勤、健身房使用频次、收发邮件频次和内部交流工具使用等数据后发现,有个部门的指标出现异常。管理层十分疑惑,该部门的管理者颇有能力,不太可能出现这样的状况。正当公司管理层准备约谈这位管理者,便收到了他辞职的申请。

刘梦介绍,通过类似的数据分析,公司有可能提前发现组织管理中的异常乃至隐患,为解决问题赢得应对时间。未来京东还将利用数据报告帮助公司优化人员编制,预算,薪酬等方面的管理。

组织敏捷根源于人才的敏捷

不管是IBM、瑞银,还是京东,他们追求的组织敏捷,都依赖于人才的敏捷。

咨询行业的合伙制企业本身就有敏捷基因——项目导向的业务制度,可以让内部人才快速组建项目组。但面对客户越来越强调“速度”,咨询公司也在试图变得更加敏捷。毕马威中国人力资源总监郭音说,公司正在尝试建立一种机制,让项目结束时余出来的员工,能够快速加入新团队。一方面可以让优秀员工助力更多的项目,增加不同的项目经历;另一方面也可以让基层员工得到更多的锻炼,快速成长。

万达也尝试通过简化管理,引入数字化管理系统来提高工作效率。万达人力资源中心常务副总张伟介绍,万达引入了“信息化手段”为管理赋能,目前已经有91%的管理事项被量化。万达通过内部培训平台,集成了员工岗位职责、业务流程、所需工具与表单、学习培训课程和过往正反面经验等内容,为员工提供足够的辅助信息和可复制的工作方法。

中国人民大学周禹教授提出,真正的敏捷,是把人变成组织的第一驱动力。他认为,敏捷的本质是“活性”。组织内部人才与人才的活性连接,人才与外部客户的活性连接,人才与组织和资本的活性连接,这些因素加在一起共同促成组织的敏捷。

采取“项目式运行机制”的华为,主张“U盘式人才”的阿里,实践“人单合一”的海尔和实施“人才活水计划”的腾讯,这些在管理领域独具特色的标杆企业,都在为激活企业内部人才、促进资源和组织为人才服务,展开了形形色色的组织变革。

相关文章

  • 如何预防“大企业病”?

    本文非原创,转自“界面新闻“,欢迎阅读! 庞大而敏捷,对于绝大多数企业来说都是一个望尘莫及的目标,但总有企业能做到...

  • 阿米巴经营思维解决“大象如何跳舞”

    “大企业病”如何医治?如何让企业内部充满活力?如何让管理层和员工都恢复往日的激情?大企业化小经营,乃是必然的转型出...

  • 怎样预防肩周炎及其治疗

    肩周炎是常见病, 怎样预防肩周炎? 肩周炎是常见病,特别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很容易得此病。那么如何预防肩周炎...

  • 硬战袍养生堂教您——生活中如何预防肾脏病?

    生活中如何预防肾脏病呢? 首先,坚持低脂、低盐饮食,控制热量摄入,适当运动,预防肥胖、高血压、糖尿病。 其次...

  • 大企业病

    企业大到一定的程度,会出现一种病,叫做大企业病。这种病是慢慢积累起来的,算是一种慢性病。 主要表现就是机构臃肿,效...

  • 推进慢病管理思考

    务川县人民医院慢病管理周义医生 首先:如何开展及搞好慢病管理; 一、健康教育 目的:发病前预防,发病后预防再次发病...

  • 如何保护和预防孕妇职工感染新冠病毒?一枚HR的疫情工作日志(20

    企业如何保护和预防孕妇职工感染新冠病毒? 近日,据美国疾控中心公布最新数据,截止当地时间8月11日,美国感染新冠病...

  • 订阅 小企业如何不犯“大企业病”?

    什么是“大企业病”? 这里所讲的“大企业病”,主要有3大症状: 1、部门之间壁垒深、岗位之间扯皮多 2、定编定岗、...

  • 阿米巴如何解除“大企业病”

    阿米巴经营模式是稻盛和夫为了解决京瓷现状而思考出的管理方法。然而他或许没有想到,这一方法在日后成为了治疗许多企业“...

  • 论僵化与灵活性

    大企业病 人们通常觉得大企业容易办事死板,流程繁杂,官僚作风严重,人为的制造很多矛盾,致使效率低下。 小企业病 人...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如何预防“大企业病”?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gvhn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