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识受阴

作者: 晋陵路边人 | 来源:发表于2018-05-27 15:55 被阅读3次

云何识受阴?谓六识身。何等为六?谓眼识身,乃至意识身,是名识受阴。

(六一)

按照识受阴产生的来源分为六种,即六识身。

别知相是识受阴。何所识?识色,识声、香、味、触、法,是故名识受阴;复以此识受阴,是无常、苦、变易法。

(四六)

识受阴是识别,色、声、香、味、触、法的识别是识受阴。

外界的物体反射的光线进入眼底,映入眼底的是一幅平面图,象照片,但是我们看到的不是平面图,而是有深度的色彩绚丽的立体图,这种识别是眼识。

眼识包括对空间、时间、运动的识别,此外,有意义的眼识是错觉。错觉是特定条件对所看之物的歪曲反映,这种歪曲具有固定的倾向,只要具备了错觉的条件就必然产生错觉。错觉是人能够正确识别外物所必须的,个体无法通过自身努力克服这种错觉。幻觉,与错觉不同,幻觉是同样是对外物的歪曲反映,但这种反映可以通过现实来克服。

同样的,空气的振动传入耳朵,通过耳膜之后,人听到的不是振动,而是有意义的声音,这种识别是耳识。鼻识、舌识、身识依次类推。

此五根所形成的五种识统称为法,在此,这五种识包括了两种,一是当下形成的五识,另一种是由忆念回忆的五识,这两种五识都称为法,当法进入意时,与意相互作用,形成的是意识。意识是对五识的进一步识别。

-

相关文章

  • 16-识受阴

    云何识受阴?谓六识身。何等为六?谓眼识身,乃至意识身,是名识受阴。 (六一) 按照识受阴产生的来源分为六种,即六识...

  • 54-亲近善知识

    1当求大师 欲断五受阴者,当求大师。何等为五?谓色受阴,受、想、行、识受阴。 (一三○) 为断无常法故,当求大师。...

  • 五如实知(一)

    如是我闻: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有五受阴:受、想、行、识受阴。我于此五受阴,五种如实知。 ...

  • 五受阴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有五受阴,何等为五?所谓色受阴,受、想、行、识受阴。...

  • 保有安祥心,五阴不是障

    问:“色、受、想、行、识”(五阴)对修行人会产生什么障碍? 答:“色、受、想、行、识”对修行人来讲,不会产生任何障...

  • 《杂阿含经》61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有五受阴。何等为五?谓色受阴,受、想、行、识受...

  • 杂阿含经 第45经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有五受阴。云何为五。色受阴。受.想.行.识...

  • ~鼎然~开示:五蕴实相(金刚密观六入修证群2017.12.27晚

    鼎然师开示: 五蕴实相 色阴、受阴、想阴、行阴,识阴。 阴者,遮盖。 何为色?形态的变易即是色,故为无常。 色阴,...

  • 28-名色、六入处

    1名色 缘识名色者,云何名?谓四无色阴,受阴、想阴、行阴、识阴。云何色?谓四大、四大所造色,是名为色。此色及前所说...

  • 来自金刚密观六入修证群

    鼎然开示:五蕴实相。 色阴、受阴、想阴、行阴,识阴 阴者,遮盖 何为色?形态的变易即是色,故为无常。 色阴,就是世...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16-识受阴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gwbj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