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昭君,我想记录我生活工作的点点滴滴,今天是我每日一篇文章的第1136天。
今天分享《了不起的盖茨比》。
日本著名作家村上春树曾经说过,《了不起的盖茨比》对我始终是绝好的作品……一次都没让我失望过,没有一页使人兴味索然。何等妙不可言的杰作!我真想把其中的妙处告诉别人!
还有美国企业家,微软公司创始人比尔·盖茨也评价说过,这是我重读过最多次的一本小说……我把这句话写在了家里的墙上:他的梦想看起来离他如此之近,他几乎无法错过它。
这本让无数名人心心念念的《了不起的盖茨比》就是美国作家菲茨吉拉德的代表作,他是美国二十世纪最重要的小说家之一,被称为“迷惘的一代”的代表作家。他的代表作有《人间天堂》《美丽的不幸者》《夜色温柔》《了不起的盖茨比》。其中这本《了不起的盖茨比》被公认是菲茨吉拉德最伟大的作品。
美国作家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海明威也曾这样称赞过他,说他的才气浑然天成,如同蝴蝶生来就长着美丽斑纹!
能得到这么高的评价,这位“了不起”的菲茨吉拉德先生,生长在一个什么样的家庭呢?1896年9月24号,菲茨吉拉德出生在美国明尼苏达。父亲是家具销售商,但是收入非常地微薄,是靠着亲戚的资助他才上得起学。
当然了,他也很争气了,考上了名校,普林斯顿大学。可惜菲茨杰拉德身体不太好,读到一半就因病辍学了。1917年菲茨杰拉德应征入伍,参与了“一战”,当上了一名步兵上尉。
在这期间,他认识的一位名叫姬尔达·赛尔的富家小姐。两个人很快地坠入爱河,可是当姬尔达认为菲茨杰拉德无法给她带来物质上的满足的时候,就离开了菲茨杰拉德。
这个情节是不是很像书中盖茨比和黛西的故事呢。但是不同的是,菲茨杰拉德最后还是迎娶了他的梦中女神姬尔达。1919年,菲茨吉拉德退伍之后,去了纽约,决定发家致富挽回姬尔达,他白天在一家广告公司努力工作,晚上进行文学创作。最终完成了第一部长篇小说《人间天堂》并大获成功,赢得了无数的钞票和掌声。
菲茨吉拉德也真的是个痴情的人,他刚刚赚到钱就立刻去找姬尔达完婚。算是替书中的盖茨比圆了一个梦。成年之后,菲茨杰拉德依然笔耕不辍,努力创作,让他成为美国上层社会的名流。但是婚后的菲茨吉拉德也和盖茨比一样,带着姬尔达过起了挥霍无度,放纵不羁的生活。每天都开着通宵达旦的聚会、狂欢享乐。没多久这姬尔达精神失常了,菲茨杰拉德入不敷出。
在1936年,菲茨杰拉德又感染了肺病,无法继续创作,还终日酗酒。到了1940年12月底,年仅44岁的菲茨吉拉德猝发了心脏病,死于美国洛杉矶。
这就不难看出了,菲茨吉拉德本人的人生和《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的主角真的是太像了。书中的故事背景设定在美国的20年代。那个时候因为“一战”大发了战争财,美国成了最大的战后受益国,从科技、工业、商业等各种方面都发展到了空前的繁荣,经济上的膨胀让民众沉浸在盲目的金钱崇拜中,社会上弥漫着奢靡与享乐的风气。有钱有身份的人就被人尊敬,穷人永远低人一等。
这就是20年代美国最流行的那个词“美国梦”带来的连锁反应。什么是“美国梦”呢?简单地说就是一种社会性的、普遍的对于成功和理想的追求。不是一个人两个人的追求,而是全社会的追求。社会上的每个人都渴望成功,那怎么才算成功呢?
国家鼓励民众通过努力奋斗发家致富。这里的成功就是物质上的成功,说白了就是赚钱,有钱就代表一切。正是这种“美国梦”的理论大行其道,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发展。但是也带来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崇尚物质、金钱至上、享乐主义、浪费奢靡。
当一个社会看重的东西只有金钱的时候,它的文化、艺术、道德、法律等等方面都会变得畸形腐化。当实现一个梦全靠金钱的时候,那个梦早就失去了理想的纯粹。
《了不起的盖茨比》最重要的意义就在于,作者菲茨杰拉德用盖茨比的追求和毁灭,来表现“美国梦”的幻灭。而且菲茨杰拉德像是一位了不起的预言家,他早早就看清了这场幻梦背后的真实。这本书首版于1925年,就在四年之后,美国爆发了恐怖的经济大萧条,虚假的金钱帝国瞬间崩塌。
记录美国历史的《光荣与梦想》这本书中曾经这样评价这场经济危机,“千百万人只因像畜生那样生活,才免于死亡”。可能有大朋友就要问了,《了不起的盖茨比》不是只写了主角盖茨比,挽回旧爱黛西的故事吗。这个故事的侧重点应该是爱情啊,跟“美国梦”有什么关系呢?
的确,爱情是这个书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盖茨比穷极一生都在追求心中梦幻的女神黛西,黛西就代表着那个完美和幸福,是盖茨比梦寐以求的理想的化身。对于盖茨比而言,黛西绝不仅仅是一个女人,还是盖茨比实现翻身,实现自己“美国梦”的钥匙。这盖茨比他追求黛西的方法是什么呢?
先把自己变得有钱,然后再去追求,然后再获得爱情。所以盖茨比的梦,自然被分成了两个部分,发财梦和爱情梦,这两个缺一不可。这两者又高度地融合。盖茨比用了五年时间,从社会最底层爬到了人生的巅峰。尽管说手段不是那么地光彩,但是也充满了奋斗精神。他拥有一颗美好善良的心灵,他的故事也是充满浪漫主义色彩。他买下了西半岛那栋豪宅的原因,就是为了隔海相望东半岛黛西的那个别墅。
盖茨比的奋斗体现了“美国梦”中提倡的坚韧、独立、向上的这些精神,但是阅读完这本原著之后,也不难发现,在狂欢之后,盖茨比总是表现得无比空虚、颓废。这就是物质上高度满足之后带来的精神领域的荒芜和衰败。
盖茨比也在用“美国梦”中的虚假的理想,在杜撰、虚构自己的爱情。他非常清楚黛西的本性是什么,他也曾客观地评价黛西,“她的话音中都充满了金钱味”。
黛西英文写作Daisy,是一种花名,中间黄,周围白。从黛西的形象就能看出来,她总是身穿一袭白衣,宛如一朵白莲花。她的内心却被黄金的颜色填满了。她脑子里都是钱,灵魂中充斥着铜臭味,处在高高的白色宫殿里,是黄金的公主,金钱的王后。
当黛西看到盖茨比送她一件又一件精美的衬衫时,黛西情不自禁地趴在衬衫堆里哭起来。她放声大哭,这就足以看出这个女人的肤浅和庸俗。但是盖茨比依然选择了坚持信仰,作为一个愚蠢的追梦者。在追梦的同时盖茨比不断地欺骗自己,
原著里是这样说的,“他的梦幻超越了他,超越了一切。他以一种创造性的热情投入这个幻梦,不断添枝加叶,用飘来的每一根绚丽的羽毛加以缀饰”。
所以说,盖茨比对于理想的执着,美化了他心中的黛西。对于盖茨比而言,得到黛西就等同于得到了理想,黛西就是金钱,黛西就是理想。但是很显然这是不切实际的。盖茨比和少年维特尔有一些相似之处,过于浪漫,过于理想化,追求的是“华而不实的美”,那结局肯定就注定是悲剧了。
书中的核心就在于,作者菲茨杰拉德捅破了“美国梦”那层最虚伪的窗户纸。“美国梦”是鼓励个人通过奋斗积累财富,宣扬无论贵贱,人人都有成功的机会。可现实的美国却恰恰相反,单单有钱是不够的,还要有地位。那些靠着继承财富的贵族永远显得高人一等,还蔑称白手起家的奋斗者为“暴发户”。
黛西的丈夫汤姆就说,盖茨比是“从无名之地来的无名小卒”。盖茨比要求黛西对自己的丈夫汤姆说,我从来没有爱过你。这可不是一句简简单单的示爱宣言,而是盖茨比在捍卫自己的“美国梦”。
汤姆是一位老牌的传统富豪,出身好、家世好、活在社会上层。实际上,盖茨比是在向原来强大稳固的富豪贵族群体进行挑战,盖茨比是从底层打拼出来的,他骨子里其实是自卑的。他需要黛西来证明自己,他需要黛西来否定对汤姆的爱。这样盖茨比就可以证明,努力是可以弥补我身上的差距的。
很显然,当黛西知道盖茨比只是一个靠着不法手段赚钱的一个“私酒贩子”,不管她曾经有过什么意图,有过什么勇气,现在肯定都是烟消云散了。黛西失去了离开汤姆的勇气,其实是害怕失去那个稳固的社会地位。
原著里提到过这样一种“绿色的光”,每天晚上当盖茨比站在自己的庄园,凝望大海对面黛西的别墅的时候,他就会看到一阵绿色的光。这个绿光显然是有它的象征意义的。
第一,灯光是黛西家的灯,隔海相望,守护黛西是盖茨比心中唯一的信仰,这是他内心的启明灯。第二,代表了盖茨比对于黛西那种高不可攀的理想,只能是远远地看着,却不能触碰。第三,就是盖茨比的“美国梦”,是盖茨比理想的终极形态,等到盖茨比彻底失去了黛西之后,这场梦碎了。绿光就再也没有出现过。
直到最后,盖茨比的死将所谓的“美国梦”摔得粉碎。死去的前一晚,盖茨比还在黛西家门口的别墅守着,因为他担心黛西肇事逃逸后的心理状态。他担心汤姆会对黛西动粗,他还想着要替黛西承担杀人的罪责,但显然盖茨比的担心太多余了。
黛西已经被金钱麻木,丧失了基本的道德。黛西早就背叛了盖茨比,和汤姆商量好了,将这个罪责全部嫁祸给盖茨比,然后逃之夭夭。这其实也是盖茨比对于自己理想的最后一次坚守。到后来盖茨比,被人害死在自己的游泳池里,华丽的宣告了全部梦幻的结束。
我们看到了最讽刺,也最能体现世态炎凉的画面。那些曾经“像飞蛾一样扑过来的客人们”一个也没有来参加盖茨比的葬礼。卑鄙的汤姆和黛西从此杳无音信,人间蒸发。这可不仅仅是盖茨比一个人的死,而是代表着“美国梦”的幻灭。那么,为什么这本书要叫《了不起的盖茨比》呢?盖茨比“了不起”在什么地方呢?
我们可以从主人公尼克尔在盖茨比死前,对盖茨比喊出那句感人肺腑的话中找到答案。尼克此前对待盖茨比的态度,一直不冷不热,即使有什么真心,尼克也藏在心里不说出来。但那一次,在知道了黛西撞人的真相之后,尼克隔着草坪大声冲着盖茨比喊,“他们一伙全是混蛋,他们那帮混蛋加一起也比不上你”。
后来这个尼克回忆的时候,他说他特别高兴,他对盖茨比说出了那句话。这也是他一生中对盖茨比说过的唯一一句赞美之词。其实,尼克作为整个事件的旁观者,他客观公正,也是这本书叙述的第一视角,就像是独立于这本书的作者菲茨吉拉德本人说出的话一样。
当然,盖茨比也担得起这样的赞美。17岁时,盖茨比并不服从于自己那些,沦为社会底层,几乎被判了死刑的命运。他果断地离开了自己的家,即便随时会饿死、会冻死,他也选择了放弃温饱,外出挑战冒险。这真是极具开拓精神的一种选择。
后来,他为了挽回黛西,追随自己的梦,盖茨比跟随黛西走遍了欧洲的各个国家,还漂洋过海追到美国。尽管盖茨比可以用赚到的钱,换一辈子衣食无忧的生活,换数不清的豪车美女。但还是保持了初心,拒绝了诱惑,一直等待挚爱的归来。
这份坚持和坚守,在当时物欲横流的社会显得是无比珍贵。在故事结尾,尼克翻看了少年盖茨比,写在书页最后的一张作息表的时候,那个端端正正的字迹告诉了世人,盖茨比的成功绝不是出于偶然。
盖茨比少年时期的作息时间表是,上午6:00起床,6:15到6:30练哑铃、体操和爬墙,7:15到8:15学习电学等科目,然后8:50到下午4:30工作,下午4:30到5:00进行棒球或其他运动,5:00到6:00练习演说和仪态,7:00到9:00两个小时研究有用的发明。
然后他还写了自己的个人决心,不再去坏孩子家浪费时间,不再吸烟或者是嚼烟,隔一天洗一次澡,每星期读一份有益的书或者杂志,每星期储蓄三美元,还有更加孝顺父母。
那么其实作者已经潜移默化地写出了盖茨比成功的根本原因。或许不走“私酒贩子”的捷径,他也能成功,因为他足够自律,他无比努力,他拥有“美国梦”中真正的奋斗精神。和那些纸醉金迷、自私自利、虚伪冷漠、无耻势利的红男绿女相比,盖茨比的确是非常地“了不起”。
那对于这本书,小朋友的理解可能达不到这么深的程度。但我们还是希望给小朋友传达一种,不要太过功利,不要太过浮躁的那样的心态。孩子们总会有长大的一天,也要独自面对社会上形形色色的侵扰、诱惑。对于物质的适当追求当然是没错的,但一定不能在金钱中迷失了自我。
大朋友可以让小朋友分阶段地对这本《了不起的盖茨比》进行阅读,每个时期小朋友都会有收获不同的感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