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小渔村绝研一期新编讲义第二十二讲

小渔村绝研一期新编讲义第二十二讲

作者: 春风十里不如你79800 | 来源:发表于2022-02-22 19:46 被阅读0次

小渔村绝研一期新编讲义第二十二讲

本讲内容:

绝句的布局

绝句五十六法之25-28

一、绝句的布局

绝句是古典诗歌中最常写、最易学、最难精的诗体。难就在于字数少(20或28字),每字都有一定的位置,都要发挥特别的作用,一个字也不能浪费。要写好绝句,“必须情感深挚,兴会淋漓,神与境会,境从句显,景溢目前,意在言外,节短而韵长,语近而情遥,神味渊永,兴象玲珑,令人一唱三叹,低回想象于无穷。”

    怎样写绝句?最基本的是要考虑如何布局。如何开头和如何结尾?现在先讲布局。布局是把选取的一定的素材,根据显示主题,表现内容的需要,进行恰当的剪裁和合理的安排。使诗文中的各部分有机地联系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统一体。

绝句的布局,主要有以下八法:

一、起承转合法:

    这是最常见的方法。它是按照事物的发展顺序,感情波澜的自然起伏或事理的内在逻辑往下写的。此法往往表现为起、承、转、合在一首诗中四句的具体运用。“起”,诗的开头;“承”,接着开头的意思加以发展;“转”,是转折,开拓新意;“合”,是结束全篇。为了写好绝句,在采用此法时,要求:起要扣题、突兀;承要连贯、自然;转要新颖、巧妙,多为结句作准备;结要含蓄、深邃或铿锵有力,醒明本旨,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绝句从总体上讲,通常可分为前、后两半。前半部分往往起引带、铺垫的作用;后半是主题意旨所在。但关键在第三句,第三句得力,则末句易之。

王楷苏《骚坛八略》云:“在第三句着力,须为第四句留下转身之地。第三句得势,第四句一拍便着。譬之于射,三句如开弓,四句如放箭也”。

杨载《诗法家数》云:要婉曲回环,删芜就筒,句绝而意不绝。多以第三句为主,而第四句发之……大抵起承二句困难,然不过平直叙起为佳,从容承之为是。至如宛转变化,工夫全在第三句。若于此转变得好,则第四句如顺水之舟矣。

二、并列对合法:

    绝句中的四句,用两组对仗句分别写四个事物或分别写一个事物的四个方面,这样的布局叫“并列对合法”,这种方法工整而优美。

杜甫是最杰出的律诗大师,精于对偶,能够将这种形式极其成功地运用到绝句中来,而不见板滞。

他的《绝句四首》(其三):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百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绝句漫兴九首》(其七):

糁径杨花铺白毡,点溪荷叶叠青钱。

笋根雉子无人问,沙上凫雏傍母眠。”

就是用两组对仗句分别写四个事物的并列法。并列法是用两组对仗句。

三、承对合用法:

    一首绝句的前两句用起承法,后两句用对仗法或前两句用对仗法,后两句用承接法,这样的布局法叫“承接对仗合用法”。用承接法时,有的在时间上有先后关系,有的在逻辑上有因果关系;用对仗法时,一般要用一组对仗句。

韦应物的《登楼寄王卿》:

踏阁攀林恨不同,楚云沧海思无穷。

数家砧杵秋山下,一郡荆榛寒雨中。”

前两句承接法,后两句对仗。

潘天寿《梦渡黄河》:

时艰有忆田横士,诗绝弥怀敕勒歌。

为访幽燕屠狗辈,夜深风雪渡黄河。”

前两句对仗,后两句承接。

四、对比法:

    把性质相反的两件事或情况迥异的两种景,写在一首绝句中,以进行对比,这样的布局法叫“对比法”。

    常用的有悲喜对比、贫富对比、盛衰对比、用的就是对比法。

五、先景(事)后议法:

    在一首绝句中,前两句写风景或事实,后两句写议论,即属此法。风景或事实是议论的根据,触景生情,就事生议,那就不是无稽之谈了。诗中的议论应观点新颖,见解高超,成为全诗的画龙点睛之笔,以收警策动人之效。

如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一诗的前两句“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写景,写得景象壮阔,气势雄浑。

其后两句“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是发表议论,含意深远,耐人探索,道出了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的哲理,成为流传千古的名句。前两句写所见,后两句写所感,衔接自然、紧密,达到了景入理势,理抒景情的妙境。

六、先议后景(事)法:

    这种布局法与先景(事)后议法在内容排列的次序上正相反,它是先发表议论,而后写景或叙事事证明其论点的。议论与写景、叙事,有相辅相成的作用。

如刘禹锡的《秋词》: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其前两句是诗人表明自己对秋天的看法与古人悲秋的论调不同。而后描绘一幅碧空万里,白鹤凌云飞翔的图景,予以证明。

    诗人为革新经受过守旧派的严重打击,而依然斗志昂扬;诗人接触过不少知识分子,深知他们不得志,对前途失望,因而有悲秋的实质。诗人不同意他们悲观失望的表现,所以在诗中偏说秋天比春天好;好在何处?

    他举出晴空一鹤,排云直上,矫健飞翔,奋发有为的事实,来说明秋天的清明、凛冽、萧条、寂寥,正是为大自然别开生面,催人精神抖擞,奋发向上的良剂。

    这只“鹤”是自强不息的志士的化身,这“诗情”便是志气,便是奋斗精神,这“碧霄”便是一个知识分子爱国爱民的高尚的思想境界。

杜牧《乌江亭》:“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辱是男儿”直接议论。后以“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东来未可知”之句作结,另出新意,使议论不抽象,不枯涩。

七、末句的寓情于景法:

    一首绝句的前两句,或叙事,或写景,而第三句多写人的心理活动与心理状态,其第四句不继续抒情,却以景作结,这样的布局就叫“末句寓情于景法”。这种布局法的好处是,既能补充前面写景叙事之不足,又能把难言难状之情藏于景中,以收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效果。

元稹的《闻乐天授江州司马》:

残灯无焰影幢幢,此夕闻君谪九江。

垂死病中惊坐起,暗风吹雨入寒窗。

    此诗是诗人在病中得知好友白居易贬江州的消息后,极为难过的时候写的。其第三句中的“惊”字,是心理状态;其第四句如写成“无言独自望寒窗”或“泪流不尽望寒窗”等句,虽也合乎格律,但这只是实写,状其外形,内涵浅淡。远不如“暗风吹雨入寒窗”这第四句以景结情。这样景语作情语,哀景抒哀情,就能使诗人对白氏被贬一事究竟是惋惜,是愤懑,还是悲痛,均蕴含于景语之中。留给读者去领悟,去想象,去补充;这就使末句诗味隽永,耐人咀嚼了。

八、倒叙突出重点法:

    一般说,绝句的重点在后两句。在诗中,如果把后发生的事情放在前面,把先发生的事情放在后面,就是为了突出先发生的事情而安排的。这种方法叫“倒叙突出重点法”。

    例如张继的《枫桥夜泊》,照次序,该先说睡不着觉,再说听到半夜钟声,最后说天亮前的月落乌啼。此诗采取倒叙法,先说“月落乌啼霜满天”,再说“江枫渔火对愁眠”,最后才说“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诗中有了这座著名的古刹,便带上了历史文化的色泽,增加了枫桥的诗意美,引起了人们的遐想。而“夜半钟声”,渗透着宗教的情思,给人以肃穆的感受,启发人对人生的回忆和反省。这“夜半钟声”放到末句,使全诗的神韵得到完美的表现,使其具有无形的动人力量。

以上八法是绝句的主要布局法。在划分标准上,有的依据结构,有的依据内容,有的两者兼顾,虽不能尽善尽美,但对于学写绝句者相当有用。当然,以上八法,还不能包括无遗。

例如李白的《越中览古》

越王勾践破吴归,义士还家尽锦衣。

宫衣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

此诗前三句一意顺承而下,末句陡转而结,就超出以上八法了。

又如窦巩的《南游感兴》

伤心欲问前朝事,唯见江流去不回。

日暮东风春草绿,鹧鸪飞上越王台。

此诗首句起,次句既承又转,三四句一气直下,以显出作意。

可见,诗的布局法不是死的,要灵活运用。深入生活的有功力的诗人,由于平时多吟诗,多写诗,多揣摩诗,日就月将,灵感来时,缘情构思,缘思措辞,佳句飞至,下笔如有神,开阖呼应,自成章法,此所谓“天才出于勤奋”,“功到自然成”也。

二、绝句五十六法之25-28

第25法:第三句以“不如”或“不及”、“不似”、“输与”、“输他”等字作起,所以见彼此比较之意也。

如宋陆游《看梅归,马上戏作》

江路疏篱已过清,月中霜冷若为情。

不如折向金壶贮,画烛银灯看到明。

金刘昂《吊李仲坦》

文章巧与世相违,身后新恩事已非。

不及萋萋原上草,一番春雨绿如衣。



第26法:亦于第三句用“不及”、“不如”、“不似”等字,以见比较之意,特此二字不用在第三句首,而用在三四二字,斯与前一法稍异耳。

如唐王昌龄《长信秋词》

奉帚平明金殿开,且将团扇暂徘徊。

玉颜不及寒鸦色,犹带邵阳日影来。

宋陆游《杂感》

故旧书来问死生,时闻剥啄叩柴荆。

自嗟不及东家老,至死无人识姓名。



第27法:为第三句与第四句作比较者,故“不及”、“不似”、“不如”、“不比”、“输与”等字,用在第四句之首。

如唐李白《赠汪伦》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明解缙《赴广西别甥彭雪路》

多情为我谢彭郎,采石江深似渭阳。

相聚六年如梦过,不如昨夜一更长。



第28法:只第四句前后自为比较,故“不似”、“不如”等字不著在句首而在句中。如明张羽《题陶处士象》

五儿长大翟卿贤,彭泽归来只醉眠。

篱下黄花门外柳,风光不似义熙前。

明龚诩《与王忠孟登玉峰共饮春风亭》

山水千重复万重,少年相别老相逢。

春风亭下一杯酒,山色不如人意浓。

小渔村绝研一期第22讲作业

任选25-28中任一法作诗一首,并注明第几法。

相关文章

  • 小渔村绝研一期新编讲义第二十二讲

    小渔村绝研一期新编讲义第二十二讲 本讲内容: 绝句的布局 绝句五十六法之25-28 一、绝句的布局 绝句是古典诗歌...

  • 小渔村绝研一期第七讲

    小渔村绝研一期第七讲 (讲义引用:子樵校长) 本讲内容: 绝句的语法 绝句的时间处理技巧 渔洋十二法之第五法 一、...

  • 小渔村绝研一期第五讲

    小渔村绝研一期第五讲 (讲义引用:子樵校长) 一、如何鉴赏绝句 二、讲一下和诗 三、学习渔洋绝句第三法 一、略谈如...

  • 小渔村绝研一期新编讲义第十九讲

    本讲内容: 鉴赏诗歌的形象 古诗词中的经典意象 绝句五十六法之13-16 一、鉴赏诗歌的形象 所谓“形象”就是诗歌...

  • 小渔村绝研一期新编讲义第十八讲

    本讲内容: 绝句整篇布局 绝句五十六法之9-12 一、绝句整篇布局 诗作者触发灵感后,也就随之确定了题材和立意,欲...

  • 小渔村绝研一期第六讲

    小渔村绝研一期第六讲 (讲义引用:子樵校长) *绝句创作过程中意象的再现的问题 *绝句创作---渔洋绝句12法之四...

  • 小渔村绝研一期第八讲

    小渔村绝研一期第八讲 (讲义引用:子樵老师) 主要内容 *诗的空间设计问题 *渔洋绝句第六法 大家好!这节课我们学...

  • 小渔村绝研一期第四讲

    小渔村绝研一期第四讲 (讲义引用:子樵校长) 上节课我们简单了解了诗词创作过程中的赋比兴手法,和渔阳绝句第二法,这...

  • 小渔村绝研一期新编讲义第十三讲

    本讲主要内容 一、关于绝句的语言风格; 二、谈谈诗的密度; 三、渔洋绝句第十一法。 关于绝句的语言风格 绝句的语言...

  • 小渔村第一期绝句研修班第一讲

    小渔村第一期绝句研修班第一讲 (讲义引用:子樵校长) 本讲主要内容: 1、绝句的起源及发展历程 2、古绝与律绝的区...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小渔村绝研一期新编讲义第二十二讲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gzgl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