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两个多月前,就已得知明天是推不掉的婚礼日。
实不相瞒,这段日子以来,一直在幻想着会不会出现什么“不可抗力”的情况,让我这个不争气的社恐可免于参加呢?
上星期连着低烧的那几天,我甚至一度想,为啥不晚个一星期烧呢……
也不知是心理作用,还是感冒来得就这么恰巧,一天没事的我,晚上8点多开始一直打喷嚏,止不住地流鼻涕,声线瞬变低沉磁性。
心想:完蛋,明天还不能一直戴口罩。
![](https://img.haomeiwen.com/i28921134/86d06fa119a5c944.jpg)
话说回来,几年前的我,并没有现在这般“反感”参加婚礼这类传统活动。
可以说,以前我也是坚定地认为,作为与一对新人有关的某些身份人士,参加婚礼并为新人送上吉祥的祝福和礼物,是应该且必要的。
可这几年……一些经历,不管是我对世界、对人性的认知,还是对自己的理解,都有“挫骨削皮”般的变化。
我开始对很多曾经认为「应该且必要」的事情,产生了疑问和不解。以往的一些支撑的“理由”,例如:
“按传统的礼数都是这样的啦。”
“大家都是这样的啦。”
“你作为谁的某某就该这样的啦。”
如今,已不再能让我心悦诚服。
是不是叛逆期来得有点晚?还是,这就是自我意识觉醒?
我说不上来。
只是,对于某些跟自己无关紧要,却又总爱仗着所谓“传统礼数”,对我和我的至亲来道德绑架的人或事,越来越有反骨之气。
说实话,一些人,有亲戚之名,实则跟陌生人并无大区别;一些事,有家事之名,实则强行沾边,毫无尊重可言。
可以前的我就是被教育要无条件接受的,原因正如我妈今天还教育我说的:
“你不能不去的,都是一家人,以后是会有芥蒂的!”
在当今时代,两个不熟的人,不对,应该是三个不熟的人,新娘与我甚至连面都没见过,作为一个他们眼中的外姓人,不去参加一整天的婚礼仪式,怎么会产生芥蒂呢?
哦,是因为我升级成为大嫂?
其实,以前的我能明白,现在的我觉得不合逻辑。相比不情不愿地虚伪社交一天婚礼,我更愿意在平常日子中大家真心地交往。
不去婚礼并不代表我不尊重,就算我不出席,跟他们更亲的大哥(我家二货),也会带上我真挚祝福的礼物和礼金到场。
但,为了我妈不失自家教育的面子,我难受也会出席。
如果某些传统礼数,能作为可选项,不自带那么多滤镜就好了。
也许,是我社恐发作的矫情,不想浪费时间和精力在没必要的装人设活动上。也许,是这些年的经历,还没完全放下的一些结节的难受劲儿在作怪。
只是不希望,以传统定人品,挟传统以令道德。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