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日老公从老家回来同我说,他们家里的亲戚都十分夸赞我,觉得我明事理,遇事冷静、孝顺等等。
听到这些词汇让我觉得十分陌生,这是我么?
事实上我对做一个好儿媳没有兴趣,对当一个“道德楷模”毫无想法。反而,这些不认识的亲戚们若是背后竭力声讨我,可能我还会更开心一点。
究其原因无非是我在婆婆生病期间毫无怨言的经济支出,让其他平日满口仁义孝顺,却在自己父母生病之时捂紧钱包的孩子相形见绌罢了。
婆婆是个好人,一个不懂什么大道理却心地淳朴的普通农村妇女。我对她也没有什么感情,更谈不上牺牲和奉献。
在我新婚后半年她确诊癌症,我和老公在三年内共同承担了几十万医药费,这已经是我可以承受的最大付出了。也是在那段时间,从来不知金钱重要性的我感受到了贫穷的滋味。虽说贫贱夫妻百事哀,但是经济清贫却让我和老公有了一种共患难的战友情。
【大明王朝1566】中海瑞第一次辞官,是看不惯官场黑暗、鱼肉百姓,但他复又改变主意,上任兴国县。虽不能救天下人,但当一方父母官,仍可为身边数万百姓所争一分活路。
转眼,父亲已经离开四年了,我却还能体会到最后放弃治疗的无力感。
我还能记得在放弃治疗的时候,父亲默默地去洗手间,打开水龙头冲脸。出来又微笑着同我说,明天就想回家,让我送一下。
放弃是理性的考虑,毕竟每一个医生都建议我们另请高明,除了传统的化疗可以勉强维持,别无他法。放弃也是所有人希望看到的结果,母亲开心,男朋友开心,而我,想必也是长抒了一口气。
几年之后,对于婆婆,她的亲人选择了坚持到底,可惜无力感还是同样的。我同样亲眼目睹了婆婆的死亡,理性而从容地处理尸体,参与丧事。
当这些所谓的负担与责任被我摆脱,我反而失去了航行的路线。
生活安逸得波澜不惊,但我总是担心前方会有观察不到的冰山。若是昔日少年意气风发,我可以大声地说: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
如今更像是温水中的青蛙,偷偷拿起手中的牌,没有王炸,也没有清一色,只有几个对子已是幸运之至。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