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诵读《诗经》打卡2:《诗经•齐风•东方未明》

诵读《诗经》打卡2:《诗经•齐风•东方未明》

作者: 明明如月1 | 来源:发表于2022-04-16 23:48 被阅读0次
《诗经•齐风•东方未明》

东方未明,颠倒衣裳。颠之倒之,自公召之。

东方未晞,颠倒裳衣。倒之颠之,自公令之。

折柳樊圃,狂夫瞿瞿。不能辰夜,不夙则莫。

译文:

东方还未露曙光,衣裤颠倒乱穿上。衣作裤来裤作衣,公家召唤我忧急。

东方还未露晨曦,衣裤颠倒乱穿起。裤作衣来衣作裤,公家号令我惊惧。

折下柳条围篱笆,狂汉瞪眼真强霸。不分白天与黑夜,不早就晚真作孽。

注释

①衣裳:古时上衣叫“衣”,下衣叫“裳”。

②公:公家。

③晞(xī 希):“昕”的假借,破晓,天刚亮。

④樊:即“藩”,篱笆。圃:菜园。

⑤狂夫:指监工。一说狂妄无知的人。瞿瞿(qù 去):瞪视貌。

⑥不能辰夜:指不能掌握时间。辰,借为“晨”,指白天。

⑦夙:早。莫(mù 暮):古“暮”字,晚。

《齐风》十一首的第五首《东方未明》

这是一首以一位妇女的口吻描述当小官吏的丈夫忙于公事,天不亮就急急忙忙爬起来,因为传来了来自公所的召唤,想必是由于天光未明看不太清,心也特别急切的缘故,竟然把衣裳都穿颠倒了,古人上衣下裳,这里则将这衣裳的上下颠之倒之、倒之颠之,一副颇为狼狈又好笑的情形。

《毛诗序》说这首诗讽刺“朝廷兴居无节,号令不时。”,如果统治者喜欢突发奇想,随便号令下属,令下属无所适从,时间久了也就难免生懈怠之心,这样对统治其实没有什么好处。这就是方玉润所讲:“为政无节,缓急均有所害。盖奉令莫知所从,则玩心生,而怠气亦乘,政于是乎不可为矣。”

我们如果细心读此诗也会知道,如果这种召令是属于长情,那么小官吏则应该习惯于从容早起,不至于如此措手不及的样子,以至于颠倒衣裳。

前面两段都比较好理解,何以第三章又出现了“折柳樊圃”,折下柳枝做篱笆来用这样的表达呢?是不是有一些突兀,让人摸不着头脑?

下面我们具体看一下第三章的几句:

折柳樊圃:樊,篱笆。这里做动词“围”讲。圃,菜园。这一句意思是折下柳枝做篱笆来围起菜园。

狂夫瞿瞿:狂夫,应该是妻子骂自己的丈夫像个疯子一样。瞿瞿,双眼瞪着的样子。闻一多先生《风诗类钞》解释这一段:“折杨柳以为园圃之藩篱,所以防闲其妻者也。临去复于篱间瞿瞿然窥视,盖有不放心之意。”,这样天没亮就颠倒着衣裳跑出门去,临走还不忘瞪着眼睛窥视自己的妻子,深怕她有什么不合自己心意的事情发生,这样一位忙得颠三倒四又心胸狭隘的丈夫,也难怪妻子称他为“狂夫”。

不能辰夜:早晚不能守时。

不夙则莫:不是早出就是晚归。莫,通“暮”。

这首诗通篇的表现手法是“赋”,铺陈描绘、曲尽其妙,丈夫为官的辛苦和那种不放心的心理状态,一句“颠倒衣裳”,一句“狂夫瞿瞿”就写得非常传神,而妻子那种抱怨又无可奈何的心态也自然而然地反映了出来。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诵读《诗经》打卡2:《诗经•齐风•东方未明》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heke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