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10344366/35c4804bb9ce8358.jpg)
I
虽然我们读过一些书,看过很多名言警句,也听过身边很多有趣的案例,但是当我们写作时想要引用的时候,却发现素材空空如也,以为记住了的东西,在大脑却检索到的是:没有发现任何内容。
那么,对于这种情况我们该怎么办呢?那就是记笔记。
有时候我们看到的某句话或某件事会触发我们去思考,可能一下就蹦发了一个灵感,这时就需要我们把想法记录下来了,因为灵感或者当时的感悟稍纵即逝,很快就会被我们遗忘,且很难再想起,只有把笔记记下来,把想法写下来,才会加深我们的理解,形成我们的创意素材库,想要用的时候才不会抓耳挠腮。
可能有人会觉得记笔记很麻烦,会占用自己很多的时间,但是你不想付出精力和时间,就想获得一定的回报,那根本不现实,就像你想要写好字,肯定是要花时间去练习的,想要书到用时,信手拈来,也是需要花时间去做笔记的。
在将来我们写文章或做招标文案时,我们不用再去翻看所看过的书籍,因为那样会占用自己更多的时间,我们只需要翻看笔记中的内容,这些重点也会给到我们相应的提示,还会节约不少的时间。这时我们就会发现,读书的意义大概就是这种学有所用的感觉吧。
所以写完读书笔记要好好的保管起来,里面的这些我们亲自写下的笔记和感想,是一笔宝贵的财富,这些笔记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书到用时方恨少”的解决之道,将来想要用的时候才会如鱼得水。
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长期坚持下去,一定会有惊人的效果的。
那么我们该怎样坚持记笔记呢?
我们得遵循以下三个原则:
1、养成习惯
做任何事情只要养成了习惯过后,我们就会从当初的不适走向后来的舒适,我高中以来就养成了早起喝一杯热水的习惯,到现在已经坚持七八年了,哪一天不喝,就感觉吃不下早餐,虽然是个小小的习惯,但是可以看出习惯对一个人的影响。
做笔记也是如此,养成习惯后,每次读书没有本子和笔在手,也许你就会觉得不习惯。先给自己定一个记笔记的小目标吧,万一习惯养成了呢?
2、放大读书笔记的作用
想要以后用的时候花的时间少,现在就得在记笔记的时候多花点时间,有句话说得好“慢即是快”,经历过慢慢积累的过程,才会有以后快的使用结果。
到时,说不定你还会发现你的读书笔记改变了你整个人生呢。或许就因为笔记带给你的创意,而完成了整个人生的逆袭。在别人还在为某个方案苦恼的时候,你早就暗自窃喜。
3、创造别具一格的记录方式
做笔记的时候,我们可以选择自己看着舒适一点的笔记本,这样就会对笔记本爱不释手,我们可以用多种颜色的水彩笔,用颜色来刺激我们做笔记的欲望,在笔记本上画手绘,画思维导图,用一些有趣的方式来记录,可以让我们更好的坚持。
我们不仅要记笔记,还要学会怎样去记。
A1
还在读书时代,我总是会迫不及待的记下老师讲课的内容,但是大多数是在记了一箩筐后不知道讲了什么,记完了也随处一扔,不再花时间去整理,想用的时候也常出现找不着的情况。所以有的时候干脆就不记了,觉得自己反正听懂了,可是时间一长,自然就是把所学的知识还给老师了。
这种情况也是大多数人的情况,后来老师叫了几个记笔记记得好的同学来分享自己的经验,其中一位的知识整理术深得喜爱。
在听懂了课程后,他会在便签纸上记录上知识的重点部分,然后在另外一张便签上抄写几个相关的例子,写出容易出错的地方,再拿出一张便签根据前面的例子写出自己举一反三的例子,然后贴在书本或者笔记本相应位置。便签醒目的颜色也有利于我们去查找。
这个方法很好用,帮助我们解决了不少难题,也加深了理解,直到现在才发现这跟赵周老师所说的便签学习法很相似,原来我们生活中有很多学习方法,只是自己没能留意和加工。
所以我们不仅要记笔记,还要别具一格的去记录,才会更加的有效果。可以为我们以后的查找节约很多时间。
A2
当时的记录只用在了做题上,却没能运用到一些课外书籍上,所以还是有点遗憾,不然现在我也是有素材库的人了,说不定也能行云流水,名言警句信手拈来了(哈哈……)。
今天的你就是由昨天的你决定的,为了未来能够有一个庞大的素材库,那么我就得现在就做笔记了。
1、我给自己准备了一个无方格的笔记本,这个白纸有利于我用水彩笔涂涂画画,做笔记画导图时,不会限制自己的想象,颜色的刺激给自己做笔记时留下一个好心情,产生再次翻看的欲望。
2、运用三张便签,摘抄书中精华,然后联系自己的经验举例,再规划运用,最后把这三张便签拍照,存于印象笔记中,并在标题上写上书的名字,以便用的时候搜索。
记笔记就如同写作一样,是一个长期坚持的过程,不仅可以帮助我们积累素材,还能帮助我们把看过的知识变成自己的能力。
坚持下去,你会看到一个不一样的自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