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文说到了,理性信念,可以理解为洞察并顺应了世界理性的信念,是个人顺应世界理性;非理性信念是个人自恋的执念,是个人试图把自己的意志强加在世界之上。
通俗地说,非理性信念就是不符合客观事实的想法,理性信念是符合客观事实的想法。艾利斯提出非理性信念,可以概括为三类:绝对化要求、过分概括化和糟糕至极。这三位可以直接用全能自恋解释的更为深刻、直接。
艾利斯提出重塑非理性信念,有4个阶段:解说阶段、证明阶段、放弃阶段和重建阶段。
理性情绪疗法适合已经进入到了二元世界,但还残留着全能自恋想法的人。从根本上,武老师认为,一个在关系中活出了自己的人,他的一切也就符合了所谓的世界理性。
那些你的厌恶、恐惧的背后是什么?捕捉自动思维
那非理性信念,在哪里会展现出来呢?怎么看出来呢?
前文一再强调“小心你常说的那些话”,话语、文字、理性、思维是联系在一起的,不过在武老师看来,心理学最激动人心的部分不是从逻辑上形成,更理性的人生哲学,来指引自己,而是能够更好的探究人的体验。
心理学家罗杰斯说:“我是过去一切体验的总和”。精神分析则发现,那些不被意识所接受的体验,压抑到潜意识深处,继续影响着我们。
前文也说过,三种心灵过程中,身体过程和情绪过程是实体,而思维过程是是镜像,是投影。我们不能停留在思维过程,仅仅在思维过程中工作。
思维过程是最容易捕捉到的,所以我们可以从这里开始,想办法打一口深入到体验和潜意识的深井,然后在身体过程和情绪过程中去做工作,才能带来深度改变。
捕捉自动思维,就是这样一个技术,自动思维,就是事件发生后,我们头脑中一闪而逝的第一时间念头。
那些你的厌恶、恐惧的背后是什么?通常情况下,我们容易忽略这些念头,但试着抓住它,顺着它做自由联想,看看自己会从这个想法开始,想到什么又想到什么,直到碰触到深刻体验。
举个例子,何先生是一家IT公司技术部主管,在给公司做三年总结时,在电脑上敲下了“公司的下属和老板多是男性”,这一行字时,他突然电闪雷鸣般地意识到:
自己生活中结交的朋友绝大多数是女性,工作中更是一个要好的男同事都没有。常有些来往的也都是女同事,但他知道自己不是花心男人,为什么会这样呢?
咨询中谈到这个问题,问他:“你最近一次感觉到和同性的关系有问题,是什么时候?”他告诉咨询师:
在大前天,一位女同事的儿子,考上了重点大学,要在家里开一个庆功会。他第一次看到女同事的儿子,是一个子魁梧、胡子拉碴的大男孩。
虽然对何先生非常恭敬礼貌,但还是让他感觉浑身不自在,他说“我当时一看到他就想‘这小子长得这么吓人呢’,就觉得心里一紧,有点排斥感。”
这是一个经典的自动思维,接着“这小子长得这么吓人”,这句话逐渐令何先生想起了一些不堪的往事。
上初中高中时,何先生是班子里的尖子生,但他一直为一件事苦恼,那就是体育课。他发育的早,初中就有1米7了,瘦得像电线杆一样。
那些你的厌恶、恐惧的背后是什么?但他的身体素质很差,100米最好的成绩是15秒3,长跑也是全班最差,体育考试是项目体育考试时,引体向上,俯卧撑,跳远,跳高等项目,他都要补考。
其实班里还有几个体育差生,但与他们相比何先生还有更加不堪的地方。比如别人跑步使胳膊肘是弯着的,而他是手腕弯着,同学们笑他像一只鸭子,“鸭子”这个绰号不胫而走,整整跟了他六年,直到上大学才没人叫。
初中时,因为班主任很喜欢他,在各方面都照顾他,所以体育课上的折磨还不算严重。但进入一所市重点高中后,何先生形容说就像进入了“校园地狱”。
尽管还算尖子生,但他的成绩不再是特别拔尖儿,得不到老师的特别照顾,同学们也少了对他的尊重。
男体育老师对他的补考烦不胜烦,在体育课上经常训斥他,“鸭子”这个绰号也从初中跟到了高中,何先生曾花很大的力气试图改变自己跑步姿势。
但就像邯郸学步的成语一样,他一学大家正常姿势就没法保持身体平衡,最后只好放弃努力。
不仅如此,他性格懦弱,笨嘴笨舌,说话容易着急,于是一些男生经常性捉弄他,更可怕的是,宿舍里其他五个人都非常热衷于恶作剧,羞辱何先生是他们的固定节目。
那些你的厌恶、恐惧的背后是什么?何先生试着反抗,但面对其他5个人的联合,他只能忍受,最不堪的一次是:何先生去另一个宿舍玩,被自己同宿舍的男生恶作剧里塞到床底下。
那间宿舍,一位很仗义的同学看到后,和那个恶作剧的男生狠狠地打了一架。但在何先生心中已经留下了无法抹去的阴影,回忆到这里,这个1米8的大个子泪如雨下。
大学期间,何先生的身材再次发育,但这次不再是往高,而是横着发育,他很快变成了一个魁梧有力的北方大汉。
几次同学聚会时,他想教训一下那个恶作剧的同学,但一直碍于同学情面没有去做。回到当下的情况,他明白了。
“这小子长得这么吓人”这句自动思维的完整意思是:“这小子长得和我的高中同学一样吓人。”
不仅如此,实际上,每次在大街上,看到个子身材高大的中学生,他心里都会一紧,会产生“这小子长得这么吓人”的自动思维,由此产生排斥感。
但是他表示有一点他没有想明白,他现在在南方,男同事们多数身形都不算太魁梧,为什么他还是对他们有排斥?
在讨论中他发现,因为中学时,他和男同学这个整体的关系都不好,毕竟他们也是在作为一个整体而取笑他,这些活生生的身体过程和情绪过程,最终被压抑到潜意识中。
那些你的厌恶、恐惧的背后是什么?而只在思维过程也就是意识中留下了,“他们会取笑我”,“他们不喜欢我”这样的信念。
然后再遇到男性同事时,这种信念会自动跳出来,形成各种各样的自动思维,抓住这些自动思维,就会回到当时的身体过程和情绪过程中。
咨询中,需要一次次地回到当时的过程中,在安全、被支持的情形下,不断去体验当时堪称可怕的身体过程和情绪过程,让淤积的、受伤的身体感受和情绪感受,充分流动起来,从而得到化解。
做到这些后,内在的体验就发生了变化,而头脑上的思维作为投影,也就有了变化。
当然,思维的残留和内在体验的残留是不可避免的,只是像何先生一样,我们会深刻明白,这是源自过去的记忆,而在当下的环境中是不一样的。
他可以不再被这些过去纠缠住,可以更好地活在当下,凭借这些工作,何先生和男同事们的关系逐渐发生了改善。
这是多年前的一个个案,武老师当时刚开始做心理咨询,这个案例生动地显示了,如果仅仅在信念或思维层面做工作是远远不够的。
我们必须从信念和思维入手,深入到体验深处,体验层面改变,才意味着真正的改变。
从这里出发,武老师建议大家做一个“捕捉自动思维”的练习,步骤如下:
那些你的厌恶、恐惧的背后是什么?1.找一件让你一直以来都觉得不舒服的事;
2.回想最近一次,你再次遇到这件不舒服的事的情形;
3.问问自己遇到这件事情时,脑海中第一个冒出来的念头是什么?
4.为了保险一点,你不妨再问问自己:这真的是第一个冒出的念头吗?如果不是,就再往前推,直到找到第一个自动冒出的念头;
5.让自己放松下来,闭上眼睛,从这个自动思维开始,做自由联想,看看它会让你想到什么,又想到什么……
6.不止是想到更多的思维,更重要的是它会唤起你什么样的身体过程和情绪过程;
7.让身体感受和情绪情感自由流动,想哭就哭,想笑就笑;
8.做一下总结。
欢迎你把自己的练习感受写到留言去和大家分享。
总结
1.自动思维,就是事件发生后,我们头脑中一闪而逝的第一时间的念头。
捕捉自动思维,就是我们从最容易捕捉到的思维过程开始,想办法打一口深入到体验和潜意识的深井,然后在身体过程和情绪过程做工作,这样这才能带来深度改变。
2,咨询和练习中,需要捕捉自动思维,顺着它去做自由联想,看看自己会从这个想法开始,想到什么,又想到什么,直到碰触到深刻体验,回到当时的过程中。
那些你的厌恶、恐惧的背后是什么?在安全、被支持的情形下,不断去体验当时堪称可怕的身体过程和情绪过程,让淤积住的、受伤的身体感受和情绪情感,充分流动起来,从而内在体验就发生了变化,而头脑上的思维,作为投影也就有了变化。
3.仅在信念或思维层面做工作是远远不够的,我们必须从信念和思维入手,深入到体验深处。体验层面改变,才意味着真正的改变。
思考
学到心理学才发现,原来大家是这样想的,原来大家跟我不一样。原来真的有人陷入困境,无法自拔,在痛苦中挣扎徘徊,生活成别人的提线木偶。
庆幸自己学了心理学,可以看到他人的痛苦,看到她所处的状态,可以有能力,在她掉到坑里时,在她伸出手求救的时候,可以拉她一把。
谢谢你的欣赏,观点来自《武志红的心理学课》。对于本文内容,你有其他观点吗?欢迎柳岩和我一起探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