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地球》成了农历新年里国人的一次集体性盛宴,是又一次自信心爆棚。我们已经习惯了各项超级工程,几乎每个国人都期盼我国也能制作出如好莱坞式的科幻大片。
然而,正如片名,工程已建,心仍流浪。
插图:邹迦勒Caleb(小朋友)业界一直有种“讨厌”的理性:认为国内的艺术(或商业电影)不可能有这种级别(如阿凡达)的作品。硬科幻之痛,不仅仅是行业之痛,也是一种群体怒其不争之痛,就类似对中国足球的情节。影片出来了,我们再一次释怀:(果然)集中力量办大事!
据说导演郭帆为了作品多次超支,自己砸锅卖铁,团队也牺牲利益坚持拍摄,连演员吴京最后不但牺牲了自己的出场费,还干脆拿钱投资做了制片人,不得不为电影两肋插刀。郭帆最初只有1亿人民币的预算,跟好莱坞科幻2~3亿美金的预算差了很多倍。于是,他们用的国内后期团队,得让每一个特效修改次数达到上百次。在电影的制作过程中,每个人都能感受到国内电影的工业化和好莱坞存在巨大的差距,而最大的差距是我们没有标准化的流程和团队。奇妙的是《流浪地球》团队使用中国人特有的方式实现了作品:牺牲小我的集体主义!
影片中的集体精神在最后各国救援队返回后,大家一起“手推撞针”时有所体现,同样的,在影片外在制作的过程中随时都在体现此精神(至少在有关报道上读出了这样的感觉)。最终我们看到了一个出厂质量过关的巨型工业产品,另一个超级工程。
《流浪地球》的制作算是一个有匠心的过程:3000张概念图、8000张分镜头、场景尽量真实、道具设计也很复杂……同时导演郭帆本人也经过大量调研,包括大量阅读科普书籍、跟中科院科学家套近乎交流……
图源: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不少影评专门列举电影中的亮点,可以说作品在许多细节设计和呈现上做得很用心。到电影院观影,至少可以说值回票价,即使实在是很挑剔的人,其特效和细节也能值回一趟主题公园看5D的门票。
有很多人欢呼雀跃,并给予电影很高的评价,其更真实动因是,因为它是中国电影史上的第一次。当然除了历史性意义之外,电影的硬伤也是我们不能忽视的。光从叙事表达上就有一大堆问题。作品的大结构只能算是勉强及格,而导致故事本身没有太多让人回味的地方。也许这不是编剧和导演的重点,他们会把更多的精力放在特效和细节的打造上。
故事简单的说就是,太阳一百年后完蛋了,人类决定带着地球去找新家,(这是多舍不得自己一亩三分地?看来是房价太贵了!)在逃逸过程中,本想借木星引力利用弹弓原理加速,但失败了,差点过了希洛极限而撞到木星上。最后主人翁一帮人不按规则出牌,冒着人类灭顶的风险牺牲空间站,从而改变了地球和人类的命运。这是十分规矩的主线情节,甚至有点儿老套。
然而故事中几个重要的节点并没有交代清楚。比如,人为什么不得不带着地球去冒险?是谁决定的?有没有反对声音以及为什么?最后是什么原因让人类都达成了一致?什么时候决定一定要利用木心引力?有多大必要性?最后又怎样达成了统一意见?后面又为什么失败了?相关责任人有什么反应和后果?失败了那么前后世界产生了什么不同呢?各阶层人的生活状态和心情有什么样的改变?木星引力和磁场导致推进器瘫痪,到底是可预见的还是意外呢?如果是意外,在哪一个瞬间发现的?等等,这一些关键的细节,本应该是一个故事的情节点。很多的内容都是在看完影片后再看影评才能得到答案。《泰坦尼克号》就没出现这些bug,船员看到了冰山,Jack和Rose在甲板上也看到了冰山,他们前后的状态有剧烈不可逆的改变,这就是一个重要的情节点。
故事的第二支线,三代人之间的情感伤害与复合。这情节是靠片段展现拼凑在一起的,点到为止,显得敷衍了事。刘启跟刘培强之间巨大的隔阂一直让人莫名其妙,直到刘培强选择让妻子放弃治疗的情节出现,而这时候刘培强的镇定让人觉得他的家人跟他自己没有关系,似乎是两部电影混剪到了一起。
家庭的关系伤害与复合这一分支似乎也与大背景的关系不大,没有交代不得不的无奈选择,更多的是突然硬生生展现出的冲突。
影片到了高潮部分,场面是宏大的,节奏是激昂的,而逻辑是混乱的。有一种刻意制造出集结号的感觉,除了有表面乱做一团和不理性的决策外,感觉更像一个儿童片,过于简单化。
图源: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电影的人物塑造是最尴尬的。不是演员演得不好,而是角色的定位的问题。每一个人都好像到了主题公园玩过家家:刘启的京片儿、刘培强的若无其事、韩朵朵的无知腼腆,仿佛都在告诉观众“没什么大事儿”,虽然地球也可能玩完了、虽然不能进入地下层而死去几十亿人了……我们却看不到在巨大的未知恐慌或者巨大危机之前人们的无奈和无助。而《釜山行》让人体会更真,所有演员能够展现出真实的恐惧和面临恐慌人心的底层。
总之,电影看完后,在惊喜之余,却有不少显然的遗憾让我们很难完全赞叹。
图源: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流浪地球》是个大工程,是个匠人之作,却没有灵魂。是导演郭帆太没经验,完全没有人性的思考吗?这就不得而知,但我感觉不是这样。我感觉导演、编剧等主创团队有更要说的话,或许他们想要描述太多所谓“中国式”的价值观,而忽略了基本的人性。
一、忠孝不能两全,英雄会选择忠,小人才选择孝。
古有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电影里没有坏人,都是选择为大事业而牺牲小家庭,只不过是不同的脸孔、不同的脾气、不同的个性而已,这一点还真“主旋律”。吴京的镇定,我相信不是他演技的问题,而是有意塑造的。在人类事业前,个人情感虽有,但不应该太深,它只能是事业之余一种调剂。所以,刘培强可以选择放弃了妻子的治疗,而没有过多的伤感和不适,在人类大事业面前,很快就活蹦乱跳。
选择忠而牺牲孝,并且必须心甘乐意,才是道德上正确的。
二、集体主义面前,应该无情的牺牲个人。
电影在地球大危机的背景下,钱没有了,人类变得异常的团结,国人“终极理想”的主义居然实现了。而纵观历史,每次大灾难、大战争面前,人类往往不是马上团结一致,而是各种势力暗流涌动,隐藏的罪恶层层暴露,最后逼到实在不行才可能达成妥协。作品对此并没有讨论,而是直接下了结论。因为在集中主义面前,任何质疑都是不和谐的声音。集体的力量确实可以办大事,但这个道理太简单,怎么让人不受强迫甘愿团结才是真正有技术含量的难点。电影却不回答带着地球去流浪有没有反对的声音,抽签有没有反对的声音,活下来的人们除了热火朝天搞建设,没有感觉到对死去人的伤痛和悲悯。似乎在建设的洪流下,人命如草,不值得纪念,也没闲工夫纪念。大义可以碾压人情,而大义是什么呢,我们从来没有认真想过。
三、人定胜天。
《流浪地球》为大家科普了一把,让人们更体会了一次恒星寿命、推进器、引力弹弓、光年等等概念。科学理论本不是真理,而是人类本来有限的认知进行有序化整理后的一种理论模型,在一定情况下能够经得起检验,而另一种情况也许根本就是谬误(比如牛顿力学放到光速环境)。真正顶尖的科学家也都心知肚明,人类的知识总和也不过宇宙的尘埃,况且宇宙之外还有造物主的身影。人类带地球旅行的故事假设,更是源于简单粗暴的人定胜天观念。这类观念也在我们的社会中无所不在。比如,试验性政策、先污染再治理、转基因、救灾时的人海战术(而不重视平时预防)……人定胜天,缺乏的是对未知、对宇宙、对创造的敬畏,如同一次后现代的巴别塔。
图源: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四、家,也是另一个重要的价值。
但,在这里不是夫妻为核心之家,而是三代同堂的大家庭,孝大于爱的大家庭。家的价值是什么?电影里不解释、不探讨,又直接给出了答案:我和我爸同事掉进河里,先救爸,因为我病了,太花钱了。家和大义是不能比的,因为它们在不同的价值系统里。要么是大人物占有更多资源,自己的家比另一些人的命都重要;要么是小人物在滚滚洪流中,家被吹得支离破碎。家孰重孰轻,真不能言。
换言之,电影也好,其他的作品也罢,我们总想标签式的标榜文化价值,说这是东西方的价值差异。而作为一个创作人,洞悉到文化标签背后人性的共通,才是作品更深刻的价值。这就是为什么我会更喜欢《无问西东》的原因。
“正确价值”总在忽略人性,其实这些“正确价值”很多人也没有认真思考整理消化过,稀里糊涂就全盘接受了。
但人性又是无法完全被忽略和压抑的,久而久之,人心是一套,外在价值是另一套,人活得两张皮。于是有了这样典型的作品,大家觉得对了,说到了我们中国人的价值观,但感觉又像宣传片,总少了些东西。电影里每一个角色都没有挣扎,没有灵魂,更没有对星空的敬畏。
对于一个作品,试问什么会比人性的复杂多样善恶交织更有戏剧性呢?
电影是个工程,又是门艺术,如果始终都要靠“集中力量办大事”,就算是办成了,打肿脸充了胖子,人们的愉悦感也是暂时的。《流浪地球》是很有亮点的,可惜的是由于电影工业化程度不高,靠牺牲人,和用近乎“赌博”的方式才获得的成功。而《流浪地球》成功了,会是大家期待的更完整的产业链,还是成为资源更加集中的几家独大呢?下一部电影的成功,是需要继续牺牲电影人的正常家庭生活吗?是需要再赌一把吗?而那些天才的想法和创意,因为没有赌博的本金,或没有赌博的勇气,可能见到观众的面吗?
我还是很喜欢电影的主旨,虽然并不太巧妙但至少说出来了:希望是什么?希望人们看到的并不是大投入的特效,好赚钱,也不是硬科幻时代来了。
我们的电影、我们的文化价值、我们的人心如同流浪的地球,仍然没有找到它的归属呢!
图源: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