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一阵子公司电影节办影展,有一场让我印象深刻。当时放的是一个新晋导演的处女座,讲九十年代深圳移民的故事。镜头跟随一个九十年代初出生的女孩,拍摄了这个家庭在深圳二十年的变化。导演运用了纪录片加传记电影的手法,有点像《少年时代》的感觉。影片高度还原了当时中国南方移民的情形,算是一部不错的文艺片。观众大多是来自一所高校的媒体技术专业大一大二的学生,20岁左右的样子。放映结束后是导演和观众互动的环节,有一个女孩拿过话筒带着很不满的情绪说:“我觉得这就不是电影。”
“那什么是电影?”导演反问。女孩说“举个例子,电影应该是像《疯狂原始人》那样,至少是一个故事,不是客观描述。你这个是纪录片。”于是这里就出现了两个问题:纪录片是不是电影,动画片是不是电影。我们可以看到,对于什么是电影,当代观影者没有共识。
无独有偶,冯小刚前些日子日炮轰《跑男》等综艺电影“不是电影”在圈内又引起了激烈的讨论。不满二十岁的学生,和即将奔六的导演,对电影的认知几乎是两个极端。
我们可以理解女孩来到电影院,本来期待一部大片,却不幸看了个晦涩的文艺片,一定会不满。我们也可以理解冯小刚多年行走影视圈,看到2天拍摄完成的综艺片卷走了2亿的票房,必然会气愤。但是女孩的不满是否因为无知,冯小刚的气愤是否因为眼红,就是见仁见智了。
电影,如今似乎已经完成了从文化产业到娱乐产业的转型。作为电影的载体,电影院,也是紧跟电影的步伐,从文化场所变为娱乐场所。在欧洲,很多古老的影院依然设立在城市的文化区。但在中国,旧的影院大多经营不善,而新的影院几乎全部建立在商业中心。寸土寸金的商业电影院自然是以盈利为首要目的,所以很少放映文艺片或纪录片,即使上映,消费者也不买账,排片率非常低,几日游的情况司空见惯。
“培养用户”是这个时代商业的核心,纵观电影行业,电影院是培养影迷的最传统途径。
影片《天堂电影院》描绘了意大利电影院的发展史,我们可以把小主人公多多理解为一个“被培养的用户”。多多所有观影体验全部来源于放映师的选择,对电影的品味自然也是放映师的品味。最初的胶片电影培养了第一批电影爱好者,电影院放什么,观众就看什么。比如我国五六十年代出生的人对苏联影片有着集体记忆,“瓦西里,快去救列宁,布哈林是叛徒”,那一代人耳熟能详。而90后,也就是现在观影部队的主力军,已经被行业内统称为“消费者”而不再是单纯的“电影爱好者”。作为消费者,消费的自然是用户体验。纪录片等于枯燥,文艺片等于无聊,只有具备起承转折,戏剧性极强,大咖领衔,甚至粉丝电影,才能值回票价。然而这种对于电影的期许,是否是市场单方面造成的?
在世界很多国家,都设立艺术院线,只放文艺片。法国的一些影院还会保障不同类型电影的排片率以求多样化发展。也就是说,这些地方的电影是被作为文化艺术对待的,不管消费者买账与否,都有其一席之地,如同国家的义务教育。而在经济飞速发展的中国,不仅仅是电影行业,在任何领域,但凡不赚钱的都会被市场淘汰。以笔者之浅薄见识,小成本无卡斯的艺术电影在当今市场,几乎是稳赔不赚的。
曾经某电影网的编辑对笔者说:“品牌建立初期,为了博眼球和点击量,经常做标题党。导致现在的用户,超过三行的字就不看了,再想重新培养用户非常困难。”我国的电影消费者,已经逐年累月被培养出了大片气质,目前还有向综艺气质靠近的趋势。在影院和消费者的相互作用下,艺术电影确实很难是电影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