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房子的事情结束后,两家人的关系更加亲密了。郭春燕心里十分感激大姑妈,她的父亲身有残疾,自己能力也有限,没钱给父亲买房,大姑妈这件事可以算得上是雪中送炭了。
原本两家人可以一直这样亲密下去,可是到了2014年的时候,因为一件事,双方的关系开始出现波澜。
那一年,朱勤皓的生意越做越好,家里的日子蒸蒸日上,手上有了一些余钱的他,他找到舅舅,说要把之前挪用的一万五千多元还给舅舅,拿回老房子。
郭明既吃惊又气愤,当初可是签了死契,现在怎么能反悔呢?房子还给你,我一个孤家寡人住哪?
他拒绝了侄子的要求,自此以后两家人的关系也变得微妙起来,心里都产生了一定的隔阂,慢慢地断绝了来往。
直到2020年4月,村里突然出现了拆迁的传言,甚至还有测量队来郭明的老屋里测量房屋面积。
郭明心里十分欢喜,然而令他感到不快的是,郭兰母子俩也来了,而且看样子比他还激动,跟着测量队忙前忙后,仿佛这还是他们家的房子一样。
看到大姐和外甥一脸兴奋的样子,郭明心里不舒服,忍不住讽刺了几句。大姐不但不生气,反而“好心”地说:“房子拆了没关系,我会帮你再找一个房子住,你不用担心。”
那时郭明还有点不好意思,大姐对自己这么亲厚,自己却如此小心眼,哪曾想到,原来大姐当时已经动了别的心思呢。
对于这套房子,郭兰早就志在必得了,所以当郭春霞问大姑妈能不能商量的时候,她斩钉截铁地拒绝了,宁愿打官司,也不肯把房子还给郭明。
调解中,郭兰的小妹郭英十分坦诚地把房子的事情原原本本地说了出来,郭兰在一旁不停地使眼色,可是郭英却装作浑然不觉。
在她心里,双方都是亲人,她不能昧着良心说谎话。
而大哥郭德也站出来主持公道:“都是一家人,钱多钱少都好说。如果不拆迁,这房子就是郭明的,如果拆了,就让郭明分给郭兰百分之多少,这个都可以商量。”
郭春霞答应,不管是什么时候拆,都愿意拿出百分之二十给大姑妈。然而郭兰还是拒绝了这个方案。
6.
郭兰的态度十分强硬:房子就是我的,我不接受任何形式的补偿,既然当初是一万五卖给你的,现在我还你三万,你把房子还给我。
随后村委会进行了三次调解,都以失败告终。在最后一次调解中,郭兰忍不住说了一句:“反正我不同意,你去告我好了!”
无奈之下,郭明只好将亲生大姐和外甥都告上了法庭。
这时朱勤皓给出的理由是,这套老屋本来就属于他们家,当初只是借给舅舅居住,即使写了一个立卖断契,但本意是为了让舅舅下乡安置时可以领取一笔补助款。
况且上面写的那句“当场支付”的房款,舅舅郭明并没有实际支付这笔钱。
然而他的这些理由被证人和郭英相继否认,郭英因此还被大姐和外甥埋怨。眼看事情不可行,郭兰和朱勤皓只好做出让步,提出要和郭明对半分拆迁款,结果被郭春燕拒绝了。
第二次开庭时,朱勤皓拿出了房产证和土地证,而郭明这边则提供了自己在这栋房子居住的证明,比如缴纳水电费的单据,和修缮房屋的证明等。
然而就在大家等待结果时,郭明却病倒了。
郭明的身体一直都不太好,三天两头就往医院跑。这一次因为房子跟原本感情不错的大姐一家翻脸,对郭明的刺激不小,一番折腾下,他竟然倒下了。
郭明去世的那一晚,女儿郭春燕一直陪在身边。当郭春燕倒水给郭明喝的时候,他已经只有出气没有进气了,郭春燕看着父亲艰难喘气的样子,心里已经有了不祥的预感。
她赶紧给小姑妈郭英打电话说了情况,然后又去喊了大姑妈郭兰。两姐妹一听说弟弟快不行了,立刻放下了对彼此的不满,赶到了这栋引起家庭不和的老屋里。
郭兰沉默地帮弟弟整理衣服,郭英在一旁抹着眼泪对大姐说:“大姐,哥哥是个苦命人,你以前可以对他那么好,为什么不能一直好下去呢?”
妹妹的话让郭兰无言以对,这一刻仿佛说什么都是错的,她只能用沉默来回答。
郭明仿佛听见了妹妹的话,也看懂了姐姐的沉默。他艰难地伸出手,分别握住两个姐妹,什么话都没有说,三个人互相陪伴着,看着屋外的天色慢慢地亮起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