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名称:孩子总想玩手机怎么办?
课程来源:可可狮育儿课堂
授课时间:20181105
主讲老师:田宏杰
整理人:刘春燕
校对人:CC妈
编辑人:毛豆妈妈
嘉宾介绍:田宏杰
教育心理学博士。
北京人民广播电台《教育面对面》栏目长期合作专家。
《父母必读》杂志审稿专家。
20年专攻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研究和教学工作,她被誉为“最了解儿童心理的人”之一。
孩子总想玩手机怎么办?
现在的孩子对手机很熟悉,而且呢在育儿的过程中,家长也特别喜欢让孩子去用手机。手机有的时候会帮家长解决很多时间不够用的问题。当家长没有时间去管孩子,当家长在管孩子的时碰到些困难的时候,手机能够起到很好的“电子保姆”的作用。
有一次我在餐馆看到一个爸爸,带着一个两三岁的男孩过来吃饭。那男孩儿,从进门开始就一直哭闹,爸爸尝试了好多种办法,给他讲饭有多香,给他讲大老虎张开嘴啊啊啊,用了好多种办法也哄不好,孩了都不肯吃饭。这个时候爸爸掏出手机来给孩子玩儿,果然这孩子就立刻安静下来,心思都在屏幕上了。孩子在那儿按手机玩得很专注,然后爸爸说来张嘴巴,爸爸喂饭。每次爸爸把那勺子喂到孩子嘴边的时候,他就会把嘴张开,然后一口一口的吃饭。这个场景我说起来,大家一定都不陌生,孩子小的时候带他真的是不容易。我们有的时候想自由一会儿,可能就会把手机作为电子保姆给到孩子,这样孩子就不爱黏我们了。让我们能够获得那种片刻的轻松。有的时候就像刚才讲的那个爸爸一样,没办法。有的时候想让孩子吃饭或者想让孩子安静一下,这个时候拿起手机给他,让他的注意力集中在手机上,解决暂时的手里的问题。所以有的时候还不只孩子对手机依赖,家长对手机也依赖。但是更多时候,很多家长会担心孩子用手机用的太多,这个太多呢,其实还不全是当保姆在使用,而是有的时候在教育中会觉得手机真的很神奇。
当孩子玩手机的时候,他很快就能掌握手机上的那个技巧,好像天才一样。你看我家孩子玩手机玩的这么好!而且孩子在手机上学知识,也会学的特别快。为什么这个手机对孩子就这么大的吸引力?
我要说这个手机能够吸引孩子,是因为它在设计上有两大重要功能:
第一个功能就是孩子在玩手机的过程中,他的每一个行为都能够得到一个及时的反馈。当手机上面提醒孩子选的时候,手机会怎么样?叮铃铃一响,哇!孩子的神经系统得到一个反馈,好开心。当孩子去玩那个切水果游戏,怎么样?只要切到水果,那果汁就染满屏幕,有反馈呀!孩子切的快了慢了,在手机上都能得到及时反馈。行为主义强化理论说:一个行为如果有效果,能够得到反馈,这个行为就会持续下去。所以手机的这个及时反馈功能,对于孩子学习来讲,具有重要意义,它能让孩子觉得学习真有趣,所以孩子他可能会花好多时间在手机上去玩,然后去获得这样的一个能力的提升。
手机的另外一大好处就是手机游戏在设计的过程中,它会提供更多的知识。手机里有太多的新鲜有趣的知识,有诗歌,有音乐,有动手的操作,同时还有这种将知识模块做成体系化、做成游戏化去给孩子呈现,孩子平常学字很慢,但如果手机上设计巧妙的游戏,可以让他很快就认识很多字。孩子平时去学习上下各种各样的概念很难,但在手机上设计巧妙的游戏方式呈现的时候,孩子很快就可以去获得信息。小孩有着吸收性的心智,他对外界的知识在吸收过程中,他的心智是开放的,他要去吸收最多的知识,用最有效的方式去吸收知识。而这个手机游戏就给了他最方便的途径,所以孩子在玩手机的时候,他有很强的新鲜感,他能够一下子获得好多信息,那孩子当然就喜欢玩,所以手机的游戏在设计的过程中,真的符合孩子的认知特点,和孩子对信息的这种天生的追求。
那我就问大家为什么孩子玩游戏的时候,我们还那么担心呢?手机这么好,游戏能够对孩子那么有用,为什么我们看到孩子玩游戏还会担心?
可能有一个在身体方面的担心,他对眼睛不好,可能会让孩子的视力下降,甚至小小年纪就戴上眼镜。或者说现在有个词叫手机依赖症,他会让孩子慢慢的喜欢在手机中去获得信息,有很多的时间用在游戏上,而用在外界的时间不够,慢慢的可能跟人不太想交流,只想停留在手机的世界中。但是我要说的是手机最大的危害还不是这些,手机最大的危害是它会让孩子无法忍受日常生活学习中的那种暂时的枯燥感,它会为影响延迟反馈模式下孩子日后的学习埋下伏笔。
延迟反馈模式是什么?它是相对于手机的快反馈模式而对应的。手机里的游戏,就像我们刚才说的,它是特别及时的、特别快的反馈模式。孩子每做对一个小动作,游戏就会立刻给出反馈,孩子渴望一个行为一个反馈一个行为一个反馈这种紧密的对应关系的时候,他会对这种快的、及时的反馈模式适应。但是当孩子习惯了这种快的及时反馈模式的时候,那就麻烦了。他的大脑就很难再接受另外一种模式。
就是当一个行为要做好长时间,需要在坚持很久之后才能得到结果,这种反馈模式我们就称为延迟反馈模式,事实上生活中的很多事都是这种要坚持一段时间,才能见到结果的,都是这种延迟反馈的模式。
比如小孩他去搭一块积木,如果在游戏场景中搭积木,他每搭上一块积木就会叮铃铃响,现实中没有。他一块儿一块儿一块儿一块儿去搭。但现实生活中搭积木的游戏,他要搭积木搭好长时间,积木慢慢慢慢地垒高了,中间积木还会掉下去,他还要拿上来再搭。慢慢到两岁他能搭起来六块积木了,等到孩子上了幼儿园,他开始慢慢的不但能够搭高,他还能搭的又高又宽,等到他上幼儿园大班的时候,他甚至能用一个小时的时间,搭出来一座大大的城堡来。他可以用一个小时的时间去尝试搭一座立交桥,中间搭立交桥,它需要跨度,很宽的,孩子在搭的过程中,那桥面可能不断地落下来,孩子会想怎么让桥面变的宽一点儿呢?他试了各种各样的办法,终于找到一个办法,比如他找到一个支撑杆,在底下建立几根柱子,把桥面搭的又宽又长,解决了问题。可能这样下来又一个小时过去了,所以这样的反馈模式是孩子在搭的过程中,一直到搭完一看,哇好大的城堡!哇好长好高的立交桥!所以这种反馈模式在生活中它是很慢的,但那种成就感和自豪感,也会很强。让他今天搭的立交桥,明天他还想搭。他还想去钻研怎么搭的更好。甚至有的时候,我们会看到孩子去玩那个多米诺骨牌,一大袋500块多米诺骨牌,他得一块一块一块的摆好,按照它的形状摆成一大片,500块全都摆好了,又一个小时又没了。这时候孩子轻轻的去触及最早的那一块,在他推倒的那一霎那,哗啦!骨牌全倒了那一刻,他什么感觉?满满的成就感啊!这个反馈模式,它也是慢的反馈模式。那如果这个孩子他从小就知道,我做出的行为可能暂时没有反馈,我每搭上一块积木没有叮铃叮玲的响声,我那边搭多米诺骨牌,中间他也不会向我报告说你好棒,你已经十块了,这中间没有反馈,但是孩子知道,我虽然暂时得不到反馈,但我坚持一段时间之后,我就会得到反馈,而且得到的时候很幸福。那孩子,他在过程中他就不会着急,不会失望,它就会慢慢的习惯于这种比较慢的反馈模式。
这种延迟反馈模式的时候,你有没有觉得很熟悉?这是什么模式?
这种模式就是孩子上小学之后最常用的反馈模式。你想孩子上了小学在课堂上,不是他每学一个动作,每学一个知识点,老师都立刻夸他的,也不是他认真听课听一会儿,就立刻有那种可以看到的效果的。一个班,那么多孩子,常常是一节课,两节课,甚至更长时间老师才会叫他一次,他答对的时候才会得到一次反馈。如果一个熟悉了那种手机游戏的快的、及时反馈模式的孩子,他总是渴望一个行为立刻得到反馈,当他得不到的时候,他就会失望,所以就会走神,就会溜号,去找那些新鲜有趣的事做。孩子回到家也一样,他回来做口算题,做语文作业,背古诗都一样的,那口算题一大片儿,100道,他做的过程中可没有叮铃铃的响声,也没有哇,又对了!哇,又对了!没有任何反馈哦!如果孩子不能适应这种慢的延迟反馈模式,他就很难集中注意力去写完它。如果孩子对背诗过程中的慢反馈不习惯,那可能买来一本诗集给他读,说哇好开心,我可以读到八十首古诗。可读的过程中没有反馈,孩子怎么能够坚持每天一首,每天一首,甚至每两天一首,读半年才能读完那一本诗集呢!
孩子如果没有形成慢的延迟反馈模式,他只有一种快的即时反馈模式的话,那这个孩子,他的注意力的持久度就很难。所以生活中,家长经常会看到孩子在玩游戏的时候全神贯注,就像整个人都投入进去一样,可是等到学习的时候坐立不安,为什么?因为他渴望每个学习后面能够有立即的及时反馈。所以当孩子还是婴幼儿的时候,当他去使用手机玩游戏,去使用各种电子产品的时候,我们就要知道怎么让孩子玩手机,获得手机游戏的这种即时反馈的好处,让孩子特别快的吸收信息,让孩子喜爱上这种学习知识和得到知识的乐趣,但同时还要让孩子在日常生活中习惯于慢反馈模式,用我们的话说,要能够耐得了寂寞,耐得了一时之间没有反馈,然后要坚持下来,最后得到成就感的这种延迟反馈模式。
怎么能够做到?其时首先要做到的就是到底用多久?有的家长就会说,不能让孩子玩手机,就不让他碰,行不行?我要说万万不可,为什么?孩子他天生喜欢获得信息,尤其是新鲜有趣的东西,那手机游戏设计的真的好,他的那个内容设计的真的很棒,她是去了解了孩子的这种学习机制、认知机制设计出来的,有反馈模式的,能够让孩子对学习知识最感乐趣的方式。如果我们不让孩子玩手机,其实就把孩子学习的最快的途径给他截断了,那一定是不行的。以前没有手机的年代里,爸爸妈妈会讲故事给孩子听,孩子会在院子里面嬉戏。但今天我们就在想:是不是手机耽误了孩子的信息,耽误了爸爸妈妈讲故事呢?如果是这样的话,其实要怪爸爸妈妈太懒,因为他们把手机作为电子保姆,扔给孩子了,他不再给孩子讲故事,他不再去陪着孩子在院子里嬉戏,其实本来这两种方式,都应该在孩子的生活中存在的。如果用的好,我相信孩子既可以听爸爸妈妈讲故事,又可以在其他时间,自己在一些app上去听故事,小的时候用收音机听鞠萍姐姐讲故事,各个电台中去听各种各样的生动有趣的声音,听老师去讲故事,是一样的。而且以前的故事可选性少,可能很多时候都是这种寓言故事,童话故事,而现在我们发现手机里面的故事太多样了!所以单就讲故事这一点来讲,现在的新媒体的形式,远远强于以前的模式,换句话说,手机里提供的还更多,可以在讲故事的时候,看到视频形象,视频直观清晰地呈现了人物之间的关系,孩子对这个故事情节有更深的了解,这多棒呀!所以,家长如果在当今年代还反对孩子玩手机,那一定是没有对手机的好处真的去了解,我们要做的一定不是不用手机,而是怎么去合理的使用。
首先,涉及到的第一个问题,就是怎么去控制使用手机的时间?
第二个问题,当你控制他,限制他用手机时间的时候,跟他之间发生冲突怎么办?当孩子哭啊闹啊,不肯同意的时候怎么办?
第三个问题,如何能够让孩子玩手机玩的有成就感,能够让孩子玩手机玩的很棒,能力得到提升?
第一个问题是如何控制手机使用的时间?
我先问大家,当你去控制孩子玩手机的时候,你经常碰到的问题是什么?有没有你跟孩子说,孩子你就能玩20分钟哈,孩子玩的时候说好,你问他你能做到吗?他说能!好了,等一会儿,20分钟时间到,你说孩子到点儿了,把手机关了吧!孩子会说什么?肯定会说:不行我还要看,有没有?第二句话是:不可能,怎么那么快!有吗?等你直接把手机从他那里拿过来,他可能就哭了!
孩子为什么说好,就玩20分钟。可等了20分钟到了的时候,他不肯交手机呢?他还说我没玩够呢,不可能就20分钟呀,我还要再看,为什么会这样?
我们先说孩子对时间的感受,我如果问大家,今天晚上咱们讲微课,要讲一个小时。这么说的时候你什么感受?你心中知道一个小时,8点到9点是多少时间对不对?这一个小时的时间在我们的生活里边,其实有各种各样的坐标。我们知道小学生上课是45分钟,所以一个小时多长我们就知道,有时候坐火车,从一个地方到另外一个地方,是一个小时走路我们会知道,走上一公里是十分钟,那么六公里,是一个小时,我们做饭时炖一个汤,选择快炖,大概需要一个小时,电饭锅煮米饭,像我家是55分钟,再煮5分钟是一个小时,所以我们从小到大,有各种各样关于时间的经验,一个小时这个概念,我们清晰的知道它。所以当我们大人说一个小时的时候,我们就特别清楚,时间对我们来讲,是一个长短比较清晰的概念,那换到孩子身上呢?
一个一两岁两三岁,三四岁的孩子,在他们的眼睛里时间的概念是什么?如果你们家游戏定的时间是20分钟,当你对孩子说,孩子玩20分钟啊!孩子当然高兴,反正你现在让我玩,那我就高兴的玩喽。20分钟到底有多长?他的生活经验少,他不知道,所以等到你说要关的时候,他什么感受?他当然不干呀!他当然要哭呀!他会觉得很突然,怎么就到了20分钟呢?你会不会骗我?还有我们用手机定时,当手机铃铃一响的时候,孩子游戏正玩到一半,他什么感受?我没预期到时间就到了,我正玩一半,我结束不了呀!所以这个时间就来的很突然,他就没有预期,孩子对这个时间没有经验的时候,怎么样?我们和孩子之间在提要求上不具有一致性,我们说的20分钟是个很清楚的要求,在孩子看这个20分钟是个模糊的概念,1到4岁的孩子,他的思维处于感觉动作思维到具体形象思维这样的一个阶段,感觉动作思维,孩子的这种思维能力,思考的能力,依赖于他的感觉,他眼睛看到的,他的耳朵听到的,他的手碰到的。依赖于动作,他手里正在操作着的,如果孩子没有看到时间变化,你却说20分钟到了,我怎么知道?具体形象思维,依赖于眼前看到的景象,或已有的经验。那如果说20分钟,我没感受,你来叫我的时候,我就会很惊讶,我就会耍赖,所以,我们说手机使用时间的控制上,首先做的第一个事儿就是,怎么样让我们说的这个20分钟的时间和孩子头脑中的20分钟的时间的概念要一致,那怎么能够做到一致呢?
首先就是让这个抽象的时间变成孩子可以理解的,可以看到的东西。怎么能够让孩子看得到时间?我们买个沙漏回来,比如我们说游戏刚好是20分钟,我们就可以在网上买一个20分钟时间的沙漏,当孩子开始玩游戏时,让他知道这个沙漏流完,就不能看手机了。他就会一边玩游戏眼睛一边去看沙漏,开始他会心里面很放松,还有那么多呢,接着玩,过会再看变少了,再玩,过会儿再看,变的又少了,快玩。再看,呀!时间快到了,我要赶快把这局玩完,这样孩子就会对时间有感觉,当沙漏里面的沙子全滴完的时候,孩子的游戏也刚好结束,或者他会说:呀,玩不完了,明天接着玩。慢慢的知道了时间的概念。如果再大一点的孩子,可以用那种表盘上能够转的计时器,比如我们家经常会使用那个计时器就是一个定时器,做饭用的。你拧开的部分时间是红色的,然后,比如说定了20分钟,他就会在那个定时器上走上四个格,每个格五分钟,然后中间是红的一片,之后当定时器往回走的时候,那个红色就慢慢慢慢的减少,当那个红色变成一条线的时候,再一合上铃就会响,孩子眼睛就看得到,他看到这个时间减少减少减少,哇!没了。好了,当这个时间没有了的时候,孩子就知道,又没了,所以他的眼睛看到那个20分钟的时间是怎么转没的。他头脑中的20分钟和我们头脑中的20分钟,才是一样的概念。这是计时的方法,还可以怎么办呢?比如他看动画片时,一般设计的也不是很长,大概是四分钟一个小节,四分钟一个小节,那你跟孩子说今天我们一共看五个小节,五个小节,你会记吗?你会发现小孩会对记数很感兴趣,我们可以怎么做呢?做一个表格,里面有五个小点儿,给孩子说我们做一个记录,每看完一节在这个点上涂色,再看一节再涂色,再看一节再涂色,五个色都涂完的时候,今天就看完了,就不能看了。孩子就会知道,五个都看完了,就不能看了。所以我们前面说到20分钟就变成了五个小节目。孩子去涂色,孩子就会知道并对这个20分钟的时间有理解,这个是控制时间的前提,能够让孩子去理解到这个时间到底有多长。否则再下一步我们和他是没办法沟通的,这个其实具有很重要的意义,当孩子他能够知道这个时间有多长的时候,慢慢的孩子就知道这么长的一段时间,这个沙漏落下来的20分钟或者这个表盘转没的这20分钟,这么长的时间里面,我可以怎么去安排这个时间,孩子才会对这个时间有掌控感,而不是每次家长叫时间到了。这样的话,孩子对这个玩游戏,总会处于一个被动的,被家长要求的状态,而没有办法主动的去掌控游戏时间。如果在小的时候,他总是玩游戏,然后被动的被我们叫下来,而不是他主动的说20分钟我知道有多长,我能够自己设计游戏。小时候玩游戏总是玩不够,长大当你管不到的时候,无聊的时候,这个游戏可能就会重新出来勾搭他,让他想去玩,而且玩的时候停不下来,所以在孩子小的时候要控制游戏时间,一定要用孩子自己能够掌握得了的方式去计时,让孩子用他的方式去控制时间。
这是我们要管理孩子玩游戏的第一个方面,我们要控制手机使用时间的时候,要运用沙漏计时器或者是那种可视化的记录表格,让孩子记住自己看了几小段,用这些可视化的方法,将抽象的20分钟的时间概念,变成孩子可以看到可以理解的时间的记录。当然,时间到底多久才好,我要说其实不一定的,可能从眼睛的角度来讲,那孩子十分钟二三十分钟之间就可以了。但是就每家的情况来讲可能就不一样,很多家庭里面家人也需要,上午妈妈也需要有个十分钟的时间来休息,下午再有个十分钟的时间来休息,那就可以上午玩十分钟,下午再玩十分钟,或者上午玩25分钟,下午玩25分钟也可以,所以每个家庭在时间上,要根据自己家庭的实际情况去确定。
第二个问题,我们管理孩子游戏使用时间的时候,跟孩子发生冲突怎么办?你不让他玩,他玩在兴头上,这个时候会发生什么事儿?
孩子不干了,孩子不愿意,我们控制手机使用时间,就是我们在给孩子立规矩,讲规则,这个规则通常会跟孩子的需求是冲突的,孩子内心是要玩的,是想玩的,然后当我们说只能玩20分钟,多了不能再玩,那孩子会是什么感受?我没看够,我还想看,游戏有趣儿,游戏让我获得信息,所以问题就来了,孩子没看够,我们关了不让他看的时候,孩子会怎么样?我们做家长的不用想就知道,他一定会哭,会闹,这个时候怎么办呢?如果他哭的厉害,我们可不可以说:好,就再玩五分钟,行不行?不行,为什么?如果开始定的时间是20分钟,孩子因为他的哭闹多得五分钟,那以后每次玩完手机,孩子都得哭一通,然后得到五分钟,哪怕你说哎呀,既然每天都多得五分钟,就25分钟吧,25分钟之后不要再哭了,孩子会怎么样?他会跟你确定25分钟,你强制抢下来之后,他再哭再多得五分钟,有没有?所以如果孩子因为手机使用时间的问题,他哭了,你妥协,这时候就会很麻烦,我们不但管理手机没管理好,而且还会让孩子用哭来解决问题。那我们可不可以这样威胁他呢?“最后一次,如果你下次再哭的话,我把手机扔了,不给你玩儿了。”有家长会气的说这句话。如果你们家真的禁用了手机,谁都别用了,电子产品全都不用了,你要真的这样做,可能这句话还有用,但实际上,家长是常常生气说的也不会做,那孩子什么感受?也不要紧吗?反正你说的也没做嘛,你用这话威胁我,那下一次你惹我,我也威胁你,小朋友惹我,我也威胁小朋友,是一样的。
所以在使用手机中,如果真的在管理上发生冲突的时候,到底怎么才能让孩子能够遵守规则,这时我们就要用到一个方法,叫做温柔的坚持。温柔的坚持,是让孩子在整个婴幼儿期形成规则的最重要的方法。温柔的坚持,首先要做的第一点就是坚持。就是规则设定以后需要去遵守的。如果我们确定玩游戏的时间是20分钟,那么在执行的时候就是20分钟,不能因为孩子哭我们就改时间,如果因为孩子哭了,我们就改规则,对孩子来说不但掌握不了规则,而且会让孩子形成坏的行为模式。我们会说在制定规则的时候怎么能够有弹性?怎么能够理解孩子的需求,在坚持的时候,这个规则是不可以因为孩子闹和哭而改变的。如果我们商量好了,时间就是20分钟,不管孩子哭、闹、不同意,我们都要去坚持。而且要预想到,只要我们限制他,这个冲突就会有。孩子很有趣的,他不会真的一直哭,我相信每家在限制手机使用的时候,孩子都会哭,但是我要说的是,当他哭的时候,我们可以理解他说:你没玩够妈妈能理解,但是手机真的只能用20分钟,我没有办法给到你,如果你想哭,很难过,那你就大声哭一会儿。当他把那种愤怒的情绪失望烦躁的情绪哭没了,当孩子安静下来的时候,我们好好去陪伴他,跟他一块去玩会儿别的游戏就行了。第一天孩子会哭,第二天孩子还会哭,第三天他还会哭,只要我们坚决的说20分钟,没有一个孩子会哭到两周还哭的。就像我们生活中,有些家长经常会困惑的说,孩子要吃糖我管不住,因为我不给他,他会哭。这时候我就会问家长,如果孩子要吃的是药呢,你会不会给他,当然不会。对不对?为什么吃糖你管不住,吃药就管得住呢?因为我们心里面知道孩子吃药是要命的,不好的。那换到手机上也是一样的。我们知道,如果孩子用太长的时间去玩手机,过量的使用手机,对他未来的学习会造成坏的影响,如果我们看到这个长远意义,那在坚持的过程中,就能够做到心态平和的坚持,因为我们是对的。所以这个规则在坚持的时候,尤其是在整个婴儿期和幼儿期,应该是非常坚定的去遵守(规则),是不可改变的。
有一本书叫《养育儿子》,作者对这个规则的观点,他打了个比方,说不同年龄段规则在坚持的时候,这个强硬程度是不一样的,在整个婴幼儿期,规则就是一个石头墙,什么意思呢?石头墙就是坚硬的,撞过来必定会给你挡回去的,是不可以跨越一步的。然后当孩子长大一点,在幼儿晚期到童年早期的时候是橡皮墙,规则是软的,当你撞上去的时候,它可能会往前跑一点点儿,但是它还会再把你弹回来,所以规则开始变得可以摇摆一点儿。然后再大一点,等到了青春期,幼儿晚期和青春期,规则就是栅栏。栅栏的意思就是可以开门出去,但是你又得回来。栅栏是挡着孩子,但偶尔可以让孩子出去的。规则就立在这儿,孩子可以偶尔去挑战规则,然后再回来。那等到过了青春期到成年期的时候,孩子就形成那种不用外界给上规则,就可以把所有有形的墙给拆掉了。所以回到整个婴幼儿期来讲,那么规则应该是石头墙,规则立下,是不能去改变的。那问题来了,你们家如果要是有80条规则,每条规则都不能改变,行不行?那就麻烦了。在什么事上可以立规则?规则一定不能随便乱立,立得太多,那这个规则就不好去坚持了。规则就是那种必须得做,不做就不行的事儿。这个玩手机的时间就是一个规则。所以在规则的使用上,规则要越少越好,制定规则的时候,规则要制定的略微有余地,有余地的规则,让孩子完成起来不太难,不太费劲的规则才是能够完得成的规则,能够坚持得了的规则,所以在制定规则的时候,要用到两个字,温柔。
对孩子要温柔,不是太多的温柔,是全方面的温柔,我们要理解孩子的困难,理解孩子完成规则为什么那么难?这个规则制定的时候我们要去考虑到,这个规则要根据什么来确定?孩子有哪些特点?孩子完成规则的时候有什么困难?我们怎么去给孩子搭建台阶?怎么去给孩子多方面的支持?这个完成规则它是一个系统,我们要多方面支持到孩子,而不是简单粗暴的跟孩子说必须这样,那是不行的。比如制定手机规则的时候,你就得去琢磨不让孩子玩手机了,那省下来的时间让孩子玩什么?如果你们家就很无聊,只有手机有意思,没有别的更有意思的游戏,那他做什么?所以如果最近要开始限制手机了,最好你们家先准备上两三套有吸引力的玩具,那孩子放下手机说,哇!那也很好玩,那孩子是不是痛苦一小段时间,他是不是就去拿那个玩具了?那孩子就比较好过渡,还有第二个要考虑的问题,你能不能说孩子从明天开始呀,玩手机只能20分钟,到点儿必须得关,不关你哭妈妈也不给你!这样行不行?不行,你要先去多次预告,你要预告的很到位,打预防针的跟孩子说,你要观察他,比如他最近都是玩40分钟的,你要说那个玩手机医生说玩40分钟不行,对眼睛不好,确实是你看生活中这个戴眼镜了那个戴眼镜了那个眼睛不好了,说手机呀一次只能用15分钟,每次只能用15分钟,但妈妈想你玩游戏也很重要啊,只用15分钟妈妈怕你玩不够,这样啊上午玩15分钟,下午玩15分钟,但是妈妈跟你讲到了15分钟的时候,咱们手机就得关,你一定要说到做到,到时我就会拿走的。孩子心里会明白什么?你会拿走的,他知道他闹也没用,他就会闹的少一点了。而且你要去跟全家去沟通,当孩子玩手机,然后没法沟通,他哭的时候全家怎么办?全家一定得有个一致的方法。当然喽,你要考虑这些问题,同时你还要考虑的,比如说你怎么去计时,你们全家是不是都得少用手机呀,不让孩子玩手机,然后你和先生两个人,一人一个抱着手机那嘎嘎嘎的乐,那孩子是什么感受?没意思呀,所以呢,温柔的意思不只是态度温柔,而且是我们理解孩子的需求,限制使用手机中的困难,然后多方面的支持到他,这个才是温柔的坚持,要制定规则的时候温柔,考虑到很多因素。然后执行规则的时候坚定,然后这就是管理手机中发生冲突怎么办?要做到温柔的坚持。
第三个问题,如何让孩子玩手机的时候玩出成就感?
手机很重要,我们发现孩子手机玩的好,他会非常的自信,他对他自己游戏的能力,会很有信心。比如我女儿每天只玩十分钟的游戏,当然了最早玩十分钟游戏,确定十分钟的时候,她哭了好几天,大哭大闹的,她脾气很大,但是后来当她知道只能玩十分钟的时候,她会自己去决定她玩什么,她会自己去用手机直接定十分钟的闹钟,然后她会自己决定她一天什么时间去玩,而且她让我觉得最神奇的就是她手机玩的非常好,她玩游戏在过去的一年的时间里,她每天都在玩我的世界。我的世界,我看见的感受是挖地三尺去挖地道,然后在往上去盖房子,然后去搭建桥,有各种各样的空间的那种去搭建,十分钟对那个游戏来讲太短,但这个孩子,她玩我的世界,能怎么样?她今天玩10分钟,明天玩10分钟,后天玩10分钟,大概有一个月的时间,他们每天都玩我的世界,然后等一个月下来以后,我的世界她玩的厉害的不得了,她很会玩了。然后前边还有一段时间,她在玩那个王者荣耀,我们知道王者荣耀一直要打很长时间,所以她中间如果要是跟别人打联机游戏的时候不行,因为中间她下线,别人没下线,她觉得对不起队友,所以她打那个单机游戏,打单机游戏就会很有困难,十分钟不够用,所以她开始的那阶段是打一段时间,然后到10分钟停下来,第二天接着练,练不同的技法和技能,后来有那么几天她就和我商量,说我打这一局可能要13分钟,如果我十分钟打不完的话,今天我能不能多打3分钟,然后明天我少玩3分钟,我只玩7分钟行不行?我一听我觉得还好,我说好呀,那你这样计时,但是不能超过15分钟,要超过15分钟你就得退出来,孩子说好。这就行喽,所以,怎么让孩子玩游戏玩的有成就感?就是让她玩游戏玩的好,让她觉得她自己很厉害?
第一点要做的就是要让孩子自主地玩,当我们把时间确定好了,和孩子之间把规则确定好了后,就让孩子自己决定他要玩什么?什么时间玩?怎么计时?或许当他玩的时候,我们要去追随他,可以说:哇,这个这么好玩,怎么玩呀?哇,我也想玩,等他玩的时候,我们也和他一起玩一玩。孩子什么感受?哇,你看我多会选游戏呀;哇,你看我游戏玩的多棒呀!我相信一个觉得自己有掌控感的孩子,他知道怎么管理游戏时间,知道怎么玩游戏玩的很棒的时候,他长大以后在游戏的管理和使用中,一定会更自信,更有办法。
第二点,有目的地玩。玩游戏最怕什么?最怕被动的吸引,因为游戏新鲜有意思,所以想每天都玩。因为游戏叮铃铃响,给我奖励,给我礼物,所以我玩儿,这个东西是被动吸引,这样孩子他玩游戏的水平是很难提升的。所以,要想让孩子游戏玩的好,我们也得让孩子去进行刻意练习,有目的地去玩。当他玩完一局游戏的时候,我们要去向他讨教玩法,我们可以这么说:哇,你打的这么厉害,怎么打的呀?这游戏怎么玩才能玩好?这个东西和那个东西中间怎么躲避呢?怎样能够让你的动作变得更快呢?这个建筑,当你往下挖的时候,挖到死胡同你该怎么办呢?呀,你这边是一个人,那边好几个人,那现在你这边没有资源,你怎么去弄到资源,跟他们对抗呢?或者你这边有五个人,你怎么去安排五个人的站位,让他们在攻击起来的时候最有力量呢?你去问,问的时候,我们不是去指导她,而是去向他讨教,怎么做能做的更好?孩子,天生就有这种领导者的愿望,当你去问,他就会想,怎么能够玩的更好?当他真的去想的时候,他玩游戏就会带有目的,就会不断去挑战自己的能力,这样做为以后的好好学习打下基础。孩子就会知道我怎么能够玩的更好,怎么能够集中注意力,还是先策划,怎么样能更好呢?就会去思考。实际上有时候,能够自主的玩儿,有目的地玩的孩子,在玩游戏的时候,他的信心是非常强的。
第三点就是多元内容的玩,不能光打格斗游戏,也不能天天在那喂小鸡,天天去喂青蛙。不能光玩一个游戏,如果只玩一个游戏的话,受那种本身游戏水平的限制,其实她很难玩到最好。这时候你要做的事儿就是鼓励孩子去玩儿不同的游戏,去看不同的内容。实际上孩子不止是对这种电子游戏感兴趣,对学习知识本身就很感兴趣。这个时候我们要做的就是当他玩游戏时候,你要说:哇,这游戏真好!当我们偶尔看到他有一次正在跟手机里面的一个视频节目学背诗呢,我们就说:哇!你竟然还偷偷背诗啊,你这孩子可真有趣!别说你这孩子会背诗,真棒,真爱学习,不行。这样样说孩子知道她上当了,她以后还是不要背诗的好!你要让孩子觉得她很特别,哇!你竟然用游戏时间在背诗呀,对呀我有时候就会用游戏时间背诗啊,她下次可能还会接着,就会发现游戏时间背诗也不错。有时候我经常会看到我家孩子在跟着游戏学英语单词,有时候看到在跟着游戏在那做口算题的时候,你知道吗?我的眼镜都瞪大了,说:那么宝贵的游戏时间,她为什么会在那做数学题呢?因为她是小学生,平常写口算,有的时候会写,可是她在这上面做这个数学题的时候她会做的很开心,很投入。她会发现一关一关过关斩将,她很厉害。所以我们家长还是要放宽眼光,孩子对于电子产品的使用,她一定是想了解电子产品的多种多样的功能,所以当他去用到每一种能力的时候,我们就去看到,并且强化到她,同时在孩子玩游戏的时候,我们可以去发现孩子哪一类游戏玩的好?孩子对哪些内容感兴趣?慢慢的,她可能在游戏中会突出这种能力,强化这种能力,实际上是为她未来的优势能力的培养去打好基础。
第四点就是巧用榜样的力量,看了那么多的视频,玩了那么多的游戏,这个时候这些东西怎么在生活中去使用呢?所以我们特别提倡的就是,当孩子用电子产品的时候,我们最好是在身边陪伴,对她那20分钟看的东西,我们心里要有数。比如咱们听讲座的人都是可可獅的用户,你手里也会有可可獅的那一套电子产品,这时候你怎么办?当孩子看的时候我们也看,比如今天看可可獅在刷牙,他讲那个牙要怎样刷才好?等他讲完以后,你问孩子:可可獅说怎么刷牙?那样刷那样刷,我们说:孩子你听得真明白,晚上刷牙的时候咱们试试看。好啊,晚上刷牙的时候你要去问他,她就说应该那样那样,我们就说孩子你看的好认真呀,好啦,咱们那样来刷吧。怎么样?我们就把可可獅怎么刷牙,用到孩子现实中怎么刷牙了,对不对?别的方面也一样,比如说这节课可可獅干的事是,跟好朋友冲突的时候,怎么跟好朋友说对不起?孩子就学会了。你对孩子讲,哇,原来可可狮真的在跟好朋友说对不起呀。不知什么时候你有机会跟好朋友说对不起?你要做错了事的时候,你会怎么说呀?孩子一听你的语气。不但没有责怪他做错事儿,而且说的是如果下次我碰到那种情况,我就知道怎么说,有没有觉得自己好厉害?好啊,那下次干嘛?生活中就练,妈妈假装不小心碰了她,然后妈妈就说,对不起!如果碰到了妈妈,孩子说,对不起,那俩人都会说喽!然后可可獅说的是对不起,我不是故意的。那孩子也学会说对不起,我不是故意的。学完以后,等到她在小区里游乐场中玩,她碰到别的小朋友的时候,她把别人的玩具不小心碰掉的时候,孩子会怎么样?她会马上运用那句话说,对不起,我不是故意的!你会发现你教育起来还难吗?小孩在思维上有个特点,叫做拟人性,在咱们眼里可可獅就是一个玩偶。在小孩眼里可可獅是什么?那可不是玩偶,那是跟他一样的伙伴,他会觉得可可獅是像他一样有生命,真的是他生活中的伙伴。而小朋友在伙伴之间是最容易去学习别人的能力,别人的方法的。所以我们家长要去陪伴他,看到哪个她看的视频中有哪些点可以用到,那么就要把这些点,这些知识或者能力迁移到生活中来,让孩子在生活中去使用。这样孩子这个玩手机就会玩得特别的有成就感,能够让自己玩手机玩的很自信,而且能够去琢磨怎么玩得更好,还能够发展多元能力,同时在生活中,我们教育他还能够有榜样。
今天我们讲了三个问题,第一个问题就是怎么控制手机的使用时间?要用的就是可视化的计时方法,把约定的时间段,变成用沙漏计时,用那种圆盘式的计时器计时,让孩子能够看到时间,然后去做一个可视化的时间记录表,让孩子记得今天看了几段视频,当这个变成可视化的时候,我们要求的20分钟和孩子头脑中的20分钟才可以对应。
第二个问题,管理时发生冲突怎么办?要做的是温柔的坚持,首先要去敏感地对待孩子的需求,然后根据孩子的需求,孩子的特点去设计应该提多少时间的要求,接着如何去支持孩子完成要求,把这个要求设计好之后,等到坚持的时候要坚持到底。不急躁,不发火也不妥协的坚持下去。
第三点如何让孩子玩的有成就感,其实要做的就是让孩子自主地玩游戏,有目的的玩游戏,发展多元能力,而且将这些能力迁移到生活之中。
那在课程的最后,跟大家来分享这首诗:
‘‘谁也无法说服他人改变,
因为我们每个人都守着
一扇只能从内开启的改变之门,
不论动之以情或是说之以理,
我们都不能替别人开门。”
那么能为孩子开门的人只有他自己。
我们今天讲的是如何管理孩子玩手机的问题。但是我们讲的真的只是孩子玩手机的问题吗?不是,其实我们讲的是如何让孩子遵守规则。玩手机可能是孩子在小的时候,在规则上最大的冲突,所以如果我们用对方法,让孩子在手机上能够遵守规则,并且在遵守规则之后,能够自信的、有掌控感的去玩手机,用手机,实际上在其他方面需要遵守规则的时候,一样能够帮助他获得那种,既自律又自由的天性,这个会让孩子未来的一生都受益。
再次感谢“可可狮笔记公益输出团队”认真细致的整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