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爱,不是单纯的给予,还包括适当的拒绝,及时的赞美,得体的批评,恰当的争论,必要的鼓励和有效的监督"
——少有人走的路。
见
最近上海一位17岁的职校生因为无法忍受母亲的批评,一气之下跳下天桥的视频引起了大家的广泛关注。无论是办公室里还是学校门口,大家都在议论此事,很多的网友一些"冷血"的点评让人不寒而栗。
感
当同事说起这事是时还不知道事情的原委,后来下班以后重新看了一下视频,在孩子决绝跳下楼的瞬间,隔着屏幕都能感受到那位母亲的绝望和歇斯底里的懊悔,不禁眼圈泛潮,自责和痛苦将会伴随着她的一生,还得面对来自周遭的各种指责。
思
相信每一位妈妈从孩子出生的爱孩子的,可是走着走着就偏离了原先的轨道。
回想之前在辅导班上的时候就听老师们讲过身边很多学生自尽或者抑郁的消息,其中有位四年级很优秀的女生跳楼自杀,遗书中写的是恨自己的父母,无论自己成绩考的多好,父亲都会挑出毛病,特别是发挥失常的时候,还会遭受父亲的一顿打,母亲不但不劝阻还会附和打的好,那一刻她就想到了死。孩子的心里没有丝毫温暖。孩子能撑住所有的委屈,唯一撑不住父母的一句不是。
很多父母亲以爱之名给孩子输出了很多,但是这未必是孩子想要的温度。有时候太热,紧紧控制住孩子的一切,这种灼热的温度会把孩子灼伤。有时候太冷,想用打压的方式让孩子独立坚强,殊不知这种冷漠会把孩子粗暴的推开,越走越远。
最近三岁的女儿不知为何经常会模仿大人的语气:你看,叫你不听话,把衣服弄脏了吧;我不爱你了,谁叫你不听话……语气里透露着攻击性。观察了段时间,原因是奶奶经常会把"你怎么这么不听话"挂在嘴边,宝贝久而久之就跟大人学,细想语言暴力太可怕,学会说话的确需要狠下功夫。
语言暴力所带来的伤痛,是对自己生命价值和贬低,是对自己存在的意义的否定。会让孩子和心里产生疑惑:我还是你们的宝贝吗?你们还爱我吗?是不是我离开了,你就会开心?
行
曾经有项研究表明:当一个孩子,向长辈发出表达爱或者求助的信号七次没有得到回应的话,那么孩子将不再继续发出信号。当这类孩子长大成人以后,遇到危难或者紧急情况,都不会选择跟长辈求助,甚至不会分享开心的事。
或许这样的孩子会被认为很省心很独立,但后来研究发现,这类孩子之后连亲密的爱意都不会向长辈表达,甚至是爱人和孩子。
父母和孩子应该是平等和相互尊重的,而不是来自自诩权威的轻蔑。拒绝、打压、自以为是的经验之谈,都是将孩子原本火热的赤子之心推开的一步步。
无效地沟通是摧毁任何一种关系的致命武器。所以,任何时候请学会好好说话!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