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文章精选简友广场
怎么理解《道德经》里“是以圣人之治, 虚其心, 实其腹, 弱其志

怎么理解《道德经》里“是以圣人之治, 虚其心, 实其腹, 弱其志

作者: 橡木桶 | 来源:发表于2023-12-21 11:03 被阅读0次

怎么理解《道德经》里“是以圣人之治, 虚其心, 实其腹, 弱其志, 强其骨”?
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出自《道德经》第02章,意思是说:圣人治理社会的方法是让民众虚心谦逊,吃饱喝足;眼低志矮,身强体壮。

道家思想认为:平民生活的核心是吃饱喝足,大众生活的关键是身强体壮。领导者搞好这些核心与关键,就能维护社会稳定,经济发展和文化繁荣。如果刺激平民心高气盛和纵欲豪情,鼓励大众拼搏奋斗,就会引发社会动荡,秩序混乱和生活困苦。

首先,吃饱喝足了就会深思熟虑;饥寒交迫就会铤而走险;充实的腹肚才能产生优秀的思想;饥寒的胃肠只会产生凶恶的念头;物质决定意识,存在决定思维。吃得饱才能想得好,思得深和算的全。作为领导者,无论是经理还是家长,不要聊愿景,谈理想和定目标;应该给待遇,发福利和配资源,饱不想家,乐不思蜀;丰厚的待遇产生奇妙想法;充足的资源提高学习成绩。当然包括领导者自己。

其次,身强体壮了就有善行良为;身弱体差就会行动萎靡;健壮的体魄才能产生优秀的行为;脆弱的身体只会做到低劣的动作。实力决定技术,能力决定行为。养的壮才能干得好,做得妙和为的优。作为领导者,包括老板和父母,不要树立雄心壮志,而要培养实际能力,不要大谈理想愿景,而要配备优质资源。

然后,吃喝是生活的大事,身体是工作的本钱,资源是事业的关键;用忍饥挨饿的方法攒钱是愚蠢;用玩命找死的方式挣钱是野蛮;用目标理想创业是欺骗。心情和腹肚紧密相关,行为和身体紧密相关,成就和实力紧密相关。

总之,道家思想告诫人们,平衡很重要,和谐很紧要和协调很必要。吃什么饭想什么事,有什么力干什么事,得什么资做什么业。一切从客观现实出发,凡事从实力资源开始,想什么不重要,有什么才重要;干什么不重要,能什么才重要;做什么不重要,得什么才重要。知道自己能干什么是成长,知道自己不能干什么是成熟。

相关文章

  • 道德经作业

    是以圣人之治也,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恒使民无知、无欲也。 对于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心和志为...

  • 虚其心,实其腹......

    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道德经》 多数人认为,这是老子在提倡愚民之治,真的是这样吗? ...

  • 2020-11-22

    【晚读608】 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 圣人如何"治世"?首先就要"虚其心",让心变...

  • 百字瞻瞻26:虚其心,实其腹

    ————道德经与孩童生长 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道德经•第三章》 圣人的治理原则是:...

  • 道德经(八)> 是以圣人之治也

    是以圣人之治也,虚其心①,实其腹,弱其志②,强其骨③,恒使民无知、无欲也。 【注释】 ①虚其心:虚:空虚;心:思想...

  • 道德经中神秘的圣人是什么

    道德经文中,圣人出现32次: 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

  • 虚其心,实其腹

    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老子《道德经》 老子说:“圣人最智慧的治理方法是让老百姓空泛心愿...

  • 《道德经》

    《道德经》第三章2 第三章 圣人之治 第二节 【原文】 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①,实其腹,弱其志②,强其骨。常使民无...

  • 道德经新解03章无为之治

    是以圣人之治: 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 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 圣人之治,即“处无为之事,行...

  • 被洗脑的人那么多,也不差你一个

    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 ——《道德经》 使民众吃饱喝足,...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怎么理解《道德经》里“是以圣人之治, 虚其心, 实其腹, 弱其志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hoxn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