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其心,实其腹......

作者: 董禹阗 | 来源:发表于2022-10-19 22:57 被阅读0次

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道德经》

多数人认为,这是老子在提倡愚民之治,真的是这样吗?

这里的虚心,不只是简单的指谦逊,实腹,也不是简单的指吃饱饭。这句话的真正内涵,是让人返璞归真。返璞归真,不是愚民,而是把人从智巧中拉出来,恢复自身的淳朴本真。

单从摄生与修真的角度来说,虚心,为降心火,以离中真阴,下济肾水,坎水充实,故曰实腹。肾水坚实,则生志,志多髓空,志闲髓实。虚心实腹,讲的是坎离循环,上为离火下为坎水。弱志强骨,讲的是精髓循环,上为髓,下为精。强骨,不是单纯的讲骨头的硬质外腔,更主要的是说,骨头内部的髓。

圣人治理天下,倡导百姓返璞归真,人们都会身体健康,很长寿,而且内心平和,于是整个社会清宁而又太平。

反过来,如果实心虚腹,强志弱骨的话,那么社会就会变成前面几句里面讲的那样:狂热的金钱崇拜社会,男盗女娼的窃贿社会,民心大乱百姓为奸人操纵的社会。

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知者不敢为也。

这句和上一句一样,都是从正面给出的社会治理的原则和方案。欲,在道德经一书中,当做欲望解的时候,其含义,是指人由于匮乏而产生的一种症候。肾水的匮乏,会产生心火。精髓的匮乏,会产生志。心乱志狂,则百欲丛生。

欲望生于匮乏,匮乏源于丧己于物。失去了自己,才会追逐身外物来填满自己的匮乏,而以身外之物,填身外之身,则越填越离本真的自己越远。只会助长了更多的匮乏,导致更多的欲望。

道德经里,是把过度的欲望当做一种病态来对待。并且认为,要治好这种病,就是反过来,回归本真:实腹,壮骨。肾水坚实,精髓充实,则自然的不会产生过度的欲望和追逐心。当然了,道德经,并不刻意的主张让人过苦难的紧巴日子,只是让人不要太出离自身,因为过度的追逐身外物,而丧失人的本真和精髓。

所谓的现代文明病,各种亚健康。说白了,都是心火旺,焦虑,坎水虚,更助浮阳之火上扬。而那么多的大脑方面的疾病,脊椎方面的疾病,则都是因为,志多伤骨,把身上的精髓耗光了。

朴散以为器,道散以为物,物各命其名,格物以为知。在道德经中,作为知识智巧来讲的时候,认为,知识和智巧的产生,是因为对道的丧失。人因为失去了本真,而产生了匮乏,于是就有了欲望。人因为失去了道,而迷失在万物丛中,进而产生了知识。

倘若,人们都能做到存其真,抱其道。那么社会上的一些居心叵测的智巧之人,野心家阴谋家,也就没有可乘之机,不敢为非作歹了。

相关文章

  • “虚其心,实其腹”

    对“虚其心,实其腹”的一些想法 “实其腹”,很难。能做到这一点就是很困难的,五千年至今,恐怕现在的中国也不敢说“实...

  • 虚其心实其腹

    黄帝内经·素问的第一篇是上古天真论,昨晚静坐时听徐文兵和梁东的解读。有感如下: 最近因为要讲课的缘故,自己也在学习...

  • 虚其心,实其腹

    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老子《道德经》 老子说:“圣人最智慧的治理方法是让老百姓空泛心愿...

  • 虚其心,实其腹......

    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道德经》 多数人认为,这是老子在提倡愚民之治,真的是这样吗? ...

  • 今日大收获

    虚其心实其腹若其志强其骨

  • 道德经作业

    是以圣人之治也,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恒使民无知、无欲也。 对于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心和志为...

  • 道德经(八)> 是以圣人之治也

    是以圣人之治也,虚其心①,实其腹,弱其志②,强其骨③,恒使民无知、无欲也。 【注释】 ①虚其心:虚:空虚;心:思想...

  • 《西游记》详注 第七十六回 心神居舍魔归性 木母同降怪体真

    悟元子曰:上回结出金丹妙旨,欲虚其心,必先实腹矣。然欲实腹,必须虚心;虚心必先识心。既识其心,则虚人心,而实道心。...

  • “虚其心,实其腹”之他用

    故事 一个大学毕业2年的女孩,因能力、态度及心理方面原因,不适合对应的职位,公司只好fire掉她,按以前的处理方式...

  • 2020-11-22

    【晚读608】 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 圣人如何"治世"?首先就要"虚其心",让心变...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虚其心,实其腹......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rpyz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