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作为一个衡量,每天24小时,每小时60分钟,每分钟60秒,它运行的节奏都是保持不变的。如何知道时间的进程,我们大多数人是依靠看手表,现在基本都是在看手机。很少有人去靠自己的感觉来准确感知时间。
单位上有一个领导,他有个习惯,每次在大会上讲话,一定会提前告诉我们,他将会用多长时间,而且一定不会超时。每次他表达完所有事情后时间往往正好。当时注意到他在讲话时会把表放在桌上。
《奇特的一生》的主人翁是一个牛人,他能够靠自己的感觉感知时间的过程。
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个牛人是怎样做
阅读原文:P44(上接Day3)
多年来经常看表的结果,柳比歇夫肯定形成了一种特殊的时间感。在我们机体深处嘀嗒嘀嗒走着的生物钟,在他身上已成为一种感觉兼知觉器官。我做出这样推断的根据是:我同他见过两次面,在他日记中都有记载,时间记得十分准确——“1小时35分”“1小时50分”,然而当时他自然没有看表。我同他一起散步,不慌不忙,我陪着他;他借助于一种内在的注意力,感觉得到时针在表盘上移动——对他来说,时间的急流是看得见摸得着的,他仿佛置身于这一急流之中,觉得出来光阴在冷冰冰地流逝。
柳比歇夫是几十年专注时间记录的牛人,这看似很繁琐无趣的事情,他乐在其中,他重视时间,并用这种方式让生命的所有活动与时间紧凑链接。同时也逐渐能够感受时间的节奏。
他从时间统计中知道自己阅读一本书大致需要的时间,知道重要项目一年需要的总体时间…
长期以来形成了对时间的内在记忆力。
在开始这个100天挑战阅读《奇特的一生》时,我就是抱着一种探秘的心境。写到现在,能够感受自己柳比歇夫的时间质感。
我自己也在二十多天的时间记录中,看见了我自己的时间消费观,也同时在柳比歇夫时间统计的耳濡目染中,看见了时间不一样的气质。
其中,敏锐感知时间的流逝,逐渐建立内心时间的秩序感就是其中一点吧。
附2月25日时间记录分析
1.学习时间共55分钟。其中简书写作35分钟,晨间复盘日记20分钟。没有时间阅读。
2.宝妈成长16分钟。
3.运动2.45小时。
4.工作7.45小时。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