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论语·雍也》第六篇第十九章——正直人生

《论语·雍也》第六篇第十九章——正直人生

作者: 旭日老师 | 来源:发表于2023-10-29 18:17 被阅读0次

【原文】

  6·19子曰:“人之生也直,罔(1)之生也幸而免。”

【注释】

  (1)直:正直,公正无私;刚直坦率。 儒家思想强调的“刚”的一面的美德。道家思想强调“柔”,如上善若水。又强调“曲”,如“曲则全,枉则直”。

(2)罔:诬罔不直的人。

【译文】

  孔子说:“一个人的生存是由于正直,而不正直的人也能生存,那只他侥幸地避免了灾祸。”

【感悟】

学习理解儒家思想的时候,我们最好把它跟道家思想对比起来理解,这样就好理解得多。

儒家思想与道家思想在中国文化上恰好是一阴一阳,一刚一柔的两面。虽然儒家思想的经典《易经》本身就讲一阴一阳,刚柔相济,但是他仍旧偏向于阳刚。比如相传为孔子注释的乾卦大象传讲: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坤卦大象传讲: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地有柔顺之德,柔中也有刚。即使是讲究柔和的谦卦,其中也透露着许多阳刚之气。作为儒家思想的亚圣孟子,更是把这种正直阳刚之气叫做浩然之气,他用三句话来说明这种正直的重要: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他把能够做到这样的人叫做大丈夫。孔子认为正直的人能生存,我们生活中的有些不正直的人,表面上看他们也能够生存,但是孔子认为,他们的这种生存避免后患就有侥幸的意味。而道家思想的避免祸患更多的是以退为进,以柔克刚。在中国历史上,这两种思想,因为每个人的个性不同,也因为时代的不同,有的以刚而成,也以刚而败,比如汉初的周勃和他的儿子周亚夫,他们父子俩是成也刚强,败也刚强。而道家思想以柔为主,比较成功的就是越王勾践的谋士范蠡,辅助越王以退为进,十年生聚,十年教训,最终打败吴王夫差,而且自己又以退为进,功成身退,弃政从商,三散家财,最终保有富贵功名。这些故事告诉我们,刚柔的运用,要注意时势和个性,可以说是本章思想的拓展和延伸。

相关文章

  • 【论语导读】6.19要做正直的人

    6.19要做正直的人 上一章讲君子之道,《论语》雍也第六篇第十九章讲做人要正直,原文如下,子曰:“人之生也直,罔之...

  • 《论语》日日谈 第81期

    《论语》日日谈 第81期 本章为《论语》:雍也篇第六篇二十九章 【原文】 子曰:“中庸之为德也①,其至矣乎!民鲜久...

  • 《论语》日日谈 第70期

    《论语》日日谈 第70期 本章为《论语》:雍也篇第六篇第十六章 【原文】 子曰:“不有祝鮀之佞①,而有宋朝之美②,...

  • 《论语》日日谈 第71期

    《论语》日日谈 第71期 本章为《论语》:雍也篇第六篇第十七章 【原文】 子曰:“谁能出不由户?何莫由斯道也?” ...

  • 《论语》日日谈 第69期

    《论语》日日谈69期 本章为《论语》:雍也篇第六篇第十五章 【原文】 6.15 子曰:“孟之反不伐①,奔而殿②,将...

  • 《论语》日日谈 第65期

    《论语》日日谈 第65期 本章为《论语》:雍也篇第六篇第十一章 【原文】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①,一瓢饮,在...

  • 《论语》日日谈 第63期

    《论语》日日谈 第63期 本章为《论语》:雍也篇第六篇第九章 【原文】 季氏使闵子骞为费宰①。闵子骞曰.“善为我辞...

  • 《论语》日日谈 第64期

    《论语》日日谈 第64期 本章为《论语》:雍也篇第六篇第十章 【原文】 伯牛有疾①。子问之,自牖执其手②,曰:“亡...

  • 《论语》人生,跟孔夫子念“之乎者也”第九十八天

    《论语.雍也篇》第十八章: 子曰:“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 解析: 孔子说:“人凭着正直生存在世上,不...

  • 岁月‖《论语》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

    逍遥玄出品,《论语》解读。 本章继续品读论语第六篇“雍也篇”。唯一直面谈到“中庸”的一篇。 在上文品读了“雍也可使...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论语·雍也》第六篇第十九章——正直人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hpvi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