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我的第100天分享
现在的人似乎都很“忙”。
做一件事的时候也总想着同时再做其他几件事情,因为这样似乎“生产效率更高”。
于是,在你出去玩的时候,脑子里还想着还有哪些工作没做;当你工作的时候,还时不时地想着周末去哪里玩。
我们似乎也都长着三头六臂。于是在你工作学习的时候,这个做了一点,然后就做下一个,下一个做了还没一半,又去做另一个。
同时做多个事情,真的效率最高吗?
01
注意力:无价的资源
- 我们的大脑不是“万能”的
《心流》中作者提到,大脑一秒钟顶多能处理126比特的信息。而我们光是听懂一个人说的话,就需要每秒钟处理40比特的信息,占了将近三分之一。
我们的注意力就像一个容量很小的口服液瓶子,它的容量是有限的。对方的表情、穿衣、旁边的事物等等任何事物都会消耗我们的注意力。
一旦注意力的内存占满,我们就容易出现“走神”或者“犯迷糊”的情况。“一心不能二用”,指的也是这个意思。想一下,当你的手机内存满的时候,是不是经常闪退,或者卡住?
为什么我们都被禁止“边开车边打电话”?其实这是有一定科学依据的。
开车与打电话这两件事情已经把我们的注意力“内存”占满,这使得我们很难再额外关注车辆周围的情况,这是很危险的。
所以如果你在开车的时候,如果有一个电话打来,我建议你先不要接,甚至连免提也不要用。找到一个安全的地方,把车停下来,专心地打电话。
02
“心流”:最优体验
- 精神熵
说到注意力,我们就不得不提及一个与它相关的概念,精神熵。
“熵”指的是一个空间内的混乱情况。
“精神熵”指的是因为各种各样的负面情绪或者外在干扰,使得我们的注意力转移到了其他地方,不能发挥它预期的功能。
一点点小事,就可以让我们的注意力“七零八落”。
有一哥们,他的车轮胎破了,工资还没发,没办法补胎。于是他每天开车都小心翼翼的,一整天他都在担心:“我的轮胎能不能继续坚持下去?我今天回得了家吗?我明天能准时到公司吗?”
这让他工作的时候也无法专注,一直在想着那个漏气的轮胎。于是一整天工作效率低,还频繁出错,被同事取笑,被领导骂。
连续好几天,他都被“担忧”、“紧张”、“愤怒”等各种情绪包围。
从“注意力容量”的角度来说,这哥们把他全部的注意力都放在情绪上面,这就使得他在工作的时候,没有办法分配多余的注意力。
在我们遇到一个小“坎坷”的时候,一定要从情绪的陷阱中跳出来,专注于当下这件事。把注意力集中在如何实现目标,而不是挫折所带来的负面情绪上。
前段时间我坐飞机。9点15的飞机,按照各种流程还有路上的时间,我应该6点40从家出发。结果当我醒来的时候,立马接近崩溃:已经8点了!
如果你遇到这种情况,你会怎么做呢?
在几秒钟的缓冲之后,我立马镇定下来。打开打车软件,预估了一下到机场的时间,如果路上不堵车,我应该可以8点40左右到机场。我还有机会!
于是我抓起要带的东西,从家门口到出租车,一路飞奔。感谢司机还有机场工作人员,给我一路“亮绿灯”。最终我赶在检票登机的时候追上了大部队。
如果我当时再任由大脑空白崩溃一会,那我估计就真的赶不上飞机了。
- “心流体验”:我的眼里只有你没有“TA”
精神熵的反面就是“最优体验”,也叫“心流体验”。
心流即一个人完全沉浸在某种活动当中,无视其他事物存在的状态。
前面那哥们有一个同事,他们做一样的流水线工作。流水线工作,你也知道,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日子久了,难免会觉得有些枯燥无聊。
这兄弟一干就是五年多,竟然还是那么精神愉悦,这是啥情况?
他说,他并没有把自己当做一个“打工人”,而是把自己当做一个“奥运选手”。每一次的工作,就像是一次次的比赛,每一次他都在思索如何“打破记录”。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这些年的突破,他完成一个装配所需要的时间,仅仅为规定时间的一半。这给他带来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除了更高的工资,他还获得了更多的自主时间来做更多提升自我的事情。
这位兄弟在工作的时候,就达到了“心流”的状态。周围的一切都感觉不到,心里只有那个信念没有其他。
全情投入能让我们当下感觉更加愉快和充实,也会强化我们的自信心,让我们能够以更加饱满积极的状态做接下来的事情。
注意力是我们最宝贵的精神资源之一。它的容量非常有限,想在同一时间内同时完成多个事情几乎不可能。
所以,看似最慢的“一次只做一件事”的方式,有时远比“三头六臂”的多线运行的方式要好很多。
“专注于当下”是非常好的帮助我们进入“心流体验”的方式之一。当你把那些干扰你的情绪、“精神熵”等无关因素去掉之后,你会惊奇地发现,原来你也可以完成那么多的事情。
以上是我今天的学习分享。我是润东,我们一起,向上生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