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一一绿茶 失踪 火锅
火锅的存在由来已久,作为中国美食界的支柱,不可或缺而且源远流长。
关于火锅的起源,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是在三国时期或隋炀帝时代,那时的“铜鼎”,就是火锅的前身;另一种说是火锅始于东汉,出土文物中的“斗”就是指火锅,历史考证火锅在我国已有1900多年的历史了。
火锅最初流行于我国寒冷的北方地区,人们用来涮猪、牛、羊、鸡、鱼等各种肉食,后来随着我国经济文化日益发达,烹调技术进一步的发展,各式的火锅也相继闪亮登场,南北各大菜系结合自身特点,演变出来的火锅也均各显特色。
然而,一些传承的手艺或因为某种原因流失或消失,这个故事要从小西带着父亲老西去顺德旅游时说起···
小西参加工作第三年,有一次要到顺德开会,无意中听到老西说,以前走南闯北,就是顺德还没去过,老西以前是厂里的经销,经常出差。
小西对老西说:“老爸,我带你去顺德,我开会是周一,咱们提前两天去,利用周末去玩玩。”
老西虽然身体没从前结实,感觉到顺德看看也不错,也算是完成了一个心愿,所以满口答应。
父子俩备齐简单的行囊,周六早上就坐车赶去顺德,下午三点就到了,小西带着父亲先逛了宝林寺,天色不早,就在周边找了家旅店住了下来。
顺德是粤菜的发源地,特别是在料理鱼的造诣是全省乃至全国前列,技术和要求近乎苛刻。
顺德的厨师蒸鱼是计算到秒的,因蒸鱼时间太短带血不熟,蒸时间太久就老了,鲜味跑掉,所以他们是根据顾客坐的位置来读秒,坐得近的蒸刚熟,端上开吃,坐得远的要提前几秒开蒸盖,端着鱼走到顾客跟前刚好鱼全熟,这种吹毛求疵的方式最大程度保障了鱼的鲜嫩。
当地的粥底海鲜火锅的鲜嫩程度更是天下无敌,利用粥的黏度锁住海鲜的水份,高温让瞬间熟透,让平淡无奇的海鲜化为极品,令人吃起来回味无穷感觉欲罢不能
来到顺德,哪能不品味美食?小西拉着父亲在旅店周边找了一家饭店,点了一个粥底海鲜火锅,要了一瓶双蒸酒,父子俩就喝上了。
品着鲜嫩海鲜喝着粥汤,老西心情显得特别愉悦,手里的酒一干而尽。
小西看到老爸开心,又给老西倒上一杯:“怎样老爸?你以前吃过这么好的火锅吗?”
老西眯一眯双眼,端起手中的酒杯:“你还别说,我从前在厂里跑经销时,吃过一种火锅至今难忘,但是那种感觉已经消失了,再也找不到那个味道了···”
看到老西深感遗憾的神情,小西感觉很奇怪:“哦!是什么山珍海味做的火锅?”
“是神仙素火锅!”老西陶醉的样子,仿佛又回到了当年的时光。
“神仙素火锅?神仙是什么菜?没听说过啊。”小西着急的问。
老西将杯中的酒一饮而尽,开始说起那段难忘的往事————
一九八四年,老西在厂里上班,主要负责跑外线,有一次叫带着工厂样品到梅州见一个重要的客户,坐着中巴车一路颠簸,来到了丰顺县猴子岽前汽车就抛锚了,维修到天黑车还没修好,司机和其他乘客都准备在车上过夜,老西弹算了一下,从丰顺到梅州有二十多公里,如果快步疾走,走到天亮应该能到达梅州,为了准时会见客户,老西带着样品摸着黑,徒步往梅州方向行走。
出门在外打拼的都不容易,也是老西的运气背,为了走近道,老西选择了爬山路,走了一个多小时刚攀过了猴子岽,就迷路了,这时老西算是懵了,转了半天楞找不着路。
荒山野岭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说不定还有蛇虫野兽,老西又累又饿,几近崩溃。突然,老西看到在山坳边有一点亮光,老西顿时精神大振,连滚带爬往亮光的方向狂跑。
走近一看,原来是间小屋,老西赶快敲门,这时门开了,屋里走出来一个老人,看到老西失魂落魄的样子,老人猜到了几分,没等老西开口,就把老西请进屋里。
老西简单的说明了一下情况,老人慈祥的说:“出门人,理解!肚子饿了吧?”
老人说完到厨房端出一锅绿色的汤,点上煤油炉,架上锅烧了起来,又端出花生米炒米,切了几棵青菜,等到汤烧开,将配菜象打火锅一样放进汤里,用勺子捞起一碗对老西说:“来吧,没什么好东西,吃碗热身。”
老西早已饥饿难耐,端起碗“巴拉巴拉”吃了起来:“哇啊叔,真好吃,太美味了,我这辈子没吃过这么好吃的东西,这汤是什么做的?”
老人笑了笑说:“是绿茶汤而已”,说完又给老西捞起一碗。老西确实是饿坏了,连续吃了三碗。
吃完后休息了一会,问明了路道,老西就告辞上路,临走时塞了二十元给老人,老人硬是不收,老西也没再勉强,老西心想:这么好的人,我日后一定另找时间专程登门拜访感谢。
第二天老西准时赶到梅州与客户洽谈,进展很顺利。
后来老西有几次经过丰顺去找老人,都找不到路,问了当地人,都说没这个人,老人就象是凭空失踪,问当地人说有没有绿茶素火锅,也都说没有。
老西认为那老人就是神仙,是老天派来帮助他的,那锅绿茶素菜汤就是神仙素菜火锅。
往后的日子,老西再也吃不到比神仙素菜火锅更可口的东西···
说着说着,老西眯上眼又喝了一杯,陶醉在那神仙素菜火锅的味道中···
小西若有所思,他知道老西口中的神仙素菜火锅其实是客家擂茶,只不过是好心的老人为了快速解决老西的饥饿,将擂茶以火锅的形式烧开,让饥饿难捱的老西品尝到独特的美味。
擂茶又名三生汤,起于汉,盛于明清,流传已久。关于擂茶的起源,目前公认的说法为广东省揭西县河婆镇南关城老妇人何婆售卖的街边小吃。当时的南关城是潮汕和惠州经商的必经之路,而何婆的擂茶解决了往来客商的疲劳,因此名声远播。擂茶一般都用大米、花生、芝麻、绿豆、食盐、茶叶、山苍子、生姜等为原料,用擂钵捣烂成糊状,冲开水和匀,加上炒米,清香可口。
小西不忍心将真相告诉老西,对着八分酒意的老西说:“老爸,神仙素菜火锅没有消失,下次我一定带你去吃”
······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