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体检,那些高高低低的指标,都藏着家人对你身体健康状况的担心,如果能想到这一层,是不是就意味着你已经明白,你的身体不光是你自己的,还是家人的,因为我们是命运共同体。
通过大姐的转述,我才知道了我大哥血糖现在已经飙升到了13.4。另外还伴随着高血脂,血压也有可能不低。
虽然表面上我没有过多的去附和大姐的愤怒和指责,但心里的隐忧让我在凌晨不到5点就醒了。
虽然心理学常提边界这个事,自己的事,他人的事,老天的事,每个人需对自己的身体健康心理状况情绪好坏负责,别人的事交给别人自己负责,至于老天的事只能交给老天,你无能为力。
但明白这些的又有多少呢,每个人都活在自己自以为是的模式里。
长期的认知形成理念,理念指导行为,行为成为习惯,习惯演变成模式,你的模式决定你的结果,出现结果了,如果还不能引起你的反思,这说明你已经出现了固化。
而很多人就在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重复里,形成了固化的模式。
我家老大经常说:
我不吃鸡蛋,我一吃鸡蛋就难受。
胡萝卜我是不沾的,小时候吃伤了。
牛奶,喝不下去。
还有,韭菜吃了撮心,羊肉太膻,粥粘糊糊的喝不下。
但是,烟不离手,每日的小酒也离不开,喝完白酒必须再喝一罐啤酒,美其名曰透一透。
吃菜必须要大油大盐大辣,要够味儿。
当你告诉他抽烟有损健康喝太多酒不好的时候,他会给你举出某某伟人抽烟抽到了八十多照样精神抖擞,某某某伟人又抽烟又喝酒,活到九十多,标准的以偏概全的思维。
我向来对弗洛伊德的理论有些敬而远之,但当某些需要追根溯源的事情出现时,我还是能想到他老人家的某些理论。
弗洛伊德说,人的童年分成口欲期肛欲期。俄狄浦斯期以及青春期。他们两个就属于在口欲期没有风化的好,有了口欲期的固着。所以反映在行为上就是要一直不停的满足口欲,比如说抽烟,比如唠叨。
应该是他们两个在家都是老大,可能那个年代嗯大人也比较忙,生活条件也比较差,所以他们的口欲期的发展就不是太顺利。
还有两人的思维模式都是外归因,都属于“我好,你不好,我不好,你也不好”这样的模式。这样的人往往去到父母状态,自以为是,思维僵化,尤其男性到了55岁以后,固化程度越来越深,就是我们家大顽固和二顽固的状态。他们往往会把自已一切的不顺不如意都推给外界,怪别人,甩锅,不愿为白己负责。
比如他们会固执的认为,哦我不喜欢喝牛奶,我不喜欢我不喜欢吃鸡蛋,那我就可以不吃,是那种宁愿吃药也要满足自己口腹之欲的人。从来不去管吃下的东西对自己的健康是有好处还是有坏处的。
发展爱好要以兼顾健康为基础,否则就是瘾君子。
这样的人你要跟他说要终身成长,要改变观念,要扩展认知,对他们来说有点类似对牛弹琴。
一个自以为是又顽固的男人过了55岁简直就是一块大顽石。
对付这样的人你们有好办法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