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前段时间,朋友带六岁的女儿来我店里。一进店,小女孩就躲在朋友身后,任凭朋友怎么劝说、拽拉就是不肯出来。
朋友担忧地说:这孩子不知怎么回事,这么胆小,还特敏感,一说就哭。
孩子早已一脸怯懦,满脸通红、眼含泪花、低着头、扯着妈妈的衣角晃来晃去。
朋友一脸苦恼:平时对孩子柔声细语,也很少责骂,可孩子还是很自卑、敏感。
02 其实很多孩子都或多或少带着自卑。研究表明自卑有十种常见表现:常年情绪低落、过度怕羞、拒绝交朋友、难以集中精力、经常疑神疑鬼、过分追求表扬、贬低、嫉妒他人、自暴自弃、回避竞争、竞赛、语言表达较差。
那么,孩子为什么会自卑?
心理学家阿德勒所说:所有的儿童都有一种天生的自卑感。
龙应台在《孩子你慢慢来》中说:小儿子出生时,朋友们来看望,大家都一个劲的赞美小Baby柔软、可爱。大儿子像空气一样存在。晚上,大儿子对着镜子左照右照,并问妈妈:我的睫毛不长吗?我的头发不软吗?我的手,不可爱吗?
大人的一言一行,就是他们认识世界、了解自我的重要途径。他(她)们渴望被关注、被肯定、在乎他人对自身的评价。
孩子,远比我们想象中敏感,大人的无心之举,一个小小的动作(一声叹息);一个不经意的表情(一个皱眉、一脸不悦),也许在孩子心中早已天翻地覆,稍不注意,一个自卑的孩子就产生了。
尤其是当孩子进入学龄期(6~12岁),他们进入学校,接触到更多的人和物,无形中会接收很多信息,包括负面的,他们会把一切当真。
埃里克森认为:学龄期(6~12岁),孩子会经历自卑的危机。
在这段时间,如果父母不加以正确引导,他们会从心底产生自卑,这将不利于孩子之后的学习和成长。
03 除了先天因素,家庭环境,决定着孩子自卑与否!
斯坦福大学的心理学教授指出:很多孩子长大后社交能力差、没有自信心,几乎都是因为年幼时期家庭环境影响造成的。
我的高中同学小叶,被自卑困恼了很久。
婚后,为了讨好老公,去割了双眼皮,月子里也事事亲为,却还被老公嫌弃;工作中谨小慎微,领导脸色稍不好,就担心自己哪里做错了,同事一时回答她慢了,就怀疑哪里惹同事不高兴了。她每天如履薄冰,领导、同事却觉得和她相处很累。她活得卑微而辛苦。
她总一脸谦卑地说自己来自农村,长得也不好,学历也不高,好羡慕城里人,样样比她强。其实,她长相出众,能力不错,只是她不自信而已。
后来,我才知道,她的自卑源于她的家庭。她从小,就在父母打击和攀比中长大。若别人夸她漂亮,父母会说:哪里哪里,一般般啦,还是你家孩子漂亮;别人夸她成绩好,父母会说:哪里好啊,从没拿过第一。
也许父母只是谦虚或希望孩子更加努力。但久而久之,在朋友心里,她是一个浑身有缺点、什么事也干不好的人。这导致她在日后的生活、工作中,丧失了自主、自信,顾虑重重,变得特别自卑,身陷无限痛苦。
家庭环境影响重大。父母在孩子的成长阶段,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适当的鼓励、赞扬对孩子非常重要,这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孩子自卑与否。
04 那么,面对孩子自卑时,我们该如何应对。
大人也会有自卑,何况孩子。切勿大惊失色。
如果孩子在你面前有自卑的倾向,请记得,不要说任何伤害他的话(如:你真没用/你看看别人等)。蹲下来,给他一个大大的拥抱,抚摸孩子的头或者后背,告诉他:这确实是一个难题,我们一起努力,一起解决它。让孩子,感受到你和他是一条心;让孩子感受到被理解、信任。他会慢慢放松神精,逐渐放下自卑情绪。
我们也可以通过陪伴,来帮助孩子走出自卑。
当孩子自卑时,专注地陪孩子聊聊天,不要打断孩子的话,让他把内心想法说出来。然后请以鼓励眼神和坚定的口吻,告诉孩子:宝贝,你做得很好,你真棒。让孩子相信自己是有能力做到的。
另外,我们可以多带孩子出去、多接触其他小朋友。孩子也和大人一样,进入一个新环境,需要一个适应过程,切勿强迫他立即融入。
每次出去,记得带着玩具或零食去,如果自家孩子不愿去玩或者分享自己的东西。你可以,蹲下来,看着他的眼睛,温柔地说:宝贝,如果你和其他小朋友玩,他们会很开心,你会多一个朋友,如果你的东西分给其他小朋友,其他小朋友也会给你他的东西,这样你就有好多不同的东西了。
这时,孩子会开始犹豫、思索,然后你把他带到小朋友面前,慢慢的他会玩得开心,会喜欢上这种分享的感觉,人也会逐渐开朗乐观。
孩子,需要大人的正确引导,有的时候,只要迈出第一步,他就会勇敢地踏出下一步。
自卑的孩子,都有一颗敏感的心,为人父母,请小心呵护,多些鼓励、少些责备。共勉!
备注:晴空,热爱生活,热爱文字,热衷于育儿教育。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