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才,小宝说了一句:我要喝牛奶。我醒了。我以为他真要喝牛奶,等待他的第二句话,哪知他翻了个身,又睡着了。
小宝这一翻身翻到了床边。我想把他往里抱一抱,抱了一下,没抱起来。30斤真的有点沉了。我把他往里拽了拽,盖好了小被子。
往右扭头一看,大宝也是小光腚,赶紧拉过他的小被子给他盖上。蹬被子是大人小孩的通病,我要不是被冻醒,估计也听不到小宝说要喝奶粉梦话。
我给自己也盖好被子,重新躺好。我就是这时候想起来没给妈打电话的。
我摸出手机,5:20。妈还睡着。等等。
前天,我去买水果,相熟的那家店门前摆满了各种礼品盒,有啤酒啊牛奶啊干果啊,很丰富。我恍然大悟:八月节到了啊!
现在的礼品盒是越来越精美了啊!我说。
店主说:买几盒回家看着。
可惜我没有人要送啊!我自己吃还要礼盒啊?我说。
在临沂,我没有亲戚没有可以走动的朋友,连礼都送不出去。我上次回家,去亲戚家串门,虽然才七月,为什么备的礼物那么丰厚?就是为了八月节啊!
娃爸说国庆节前后,单位有个项目要启动,很忙,有可能回不了老家。我就提前去送礼啊!奶奶那里,小叔那里,两个姑姑那里,外婆那里,舅舅那里,每家的礼物都不比过年时送的少。
我这里送礼那里送礼,却给一个人送的最少。那就是我的妈妈。我在济宁呆了五天,在老家呆了四天,连我家的院子都没有去。凉薄吧?
妈在伺候奶奶。除了睡觉,吃喝都在奶奶家。礼品不用特地送到我家院子里去。我就都放在了叔叔和奶奶家。
老太正月里摔伤后元气大伤。不能下床时,都是姑姑和小婶伺候,能下床走动走动时,就换了妈来服侍。姑姑不能老在家住着,家里有孩子有田,也一大摊子事呢。堂弟家的孩子读幼儿园,接接送送,汤汤水水的,离了小婶也不行。轮到妈上阵了。
老太能走了,晚上陪护有小叔,妈也就是洗洗衣服倒倒尿盆做饭给她吃吃。所以,一日三餐,妈得到奶奶家报到。早上起来,去做饭端给奶奶吃。等着小叔忙完,一起吃。上午如果田里有活就去干,晌午到家做饭一起吃。田里没活就在家里收拾收拾。到点了做饭。晚饭后,洗刷完,妈一天的工作结束,就回我家院子了。
我姐弟三个,和奶奶家一条胡同。东西向的村道,路南第二三家是我家的前后两个院子,路北第二家是奶奶家。我家盖的早的那所院子是妈在住,但她夏天是住在大弟的院子里的。为啥?大弟家屋里有空调啊。
妈住的院子没有铺水泥,因为走的人少,长满了草,甚显荒凉。我曾对妈说:你也薅薅草,你这院子都不能过人了。妈说:薅过的,一下雨又长起来了。
还是住的少啊。父亲去世后,大弟辞了工作,夫妻两个在镇街上开了个小炸货店,平时住在镇上,后来在县城买了房,就住在城里。只有孩子寒暑假,才长住家里。但也是住在后边他的院子里呀。前边的院子,小弟结婚时,爸妈搬到了东边两间偏房里,把三间正屋留给了他。但人家县城有房,不长住家里。小弟偶尔回来住住,也是住在大弟家的配房里,他嫌他的屋子还得收拾,住一夜两夜不值当的。
前边院子没人住,妈就懒得收拾。犄角旮旯都缠满了蜘蛛网。人立在院中,特别想逃离。可十年前不是这样的。
十年前,父亲还活着。两个弟弟还都在家住。一大家子人,走走停停,说说笑笑,热热闹闹,院子里哪能有机会长草?墙角哪能有蜘蛛网?父亲是个多么爱干净的人啊!
可是,父亲走了。我们家的热闹没了。逢年过节,吃吃喝喝,都是在小叔家。我回家,也是在小叔家。
奶奶和小叔是一个院子。老式的五间屋,不带楼板,院子很小。奶奶住东边两间偏房,小叔住西边三间正屋。堂弟结婚后,虽说住在城里从不回家,但三间正屋装修后给他留着,小叔小婶住到了厨房旁边的棚屋里。夏天热,奶奶睡的那个可以移动的病号床就安排在棚子里。小叔住在屋里,奶奶有事一喊他,他就能听到。
从我姑姑出嫁后,我们家就是,只要姑姑来了,都在奶奶家吃饭。我出嫁后,只要回家,也都是全家人在奶奶家吃饭。父亲走了后,只要弟弟们回家,都是在奶奶家吃饭。
奶奶家成了我们家的大本营。家里孩子不多,我,两个弟弟,加上堂弟,共四个孩子。堂弟不常回家,平时聚到一起,陪着奶奶小叔吃饭的都是我们姐弟仨。
村里人都说:你看你们家处的真好,那么多年都是在老院里吃饭。翠平
婶子的名字)也没意见?
这个老院,是农村的说法,单指跟着老的吃,指我的爷爷奶奶家。这个处不光指我们家和爷爷奶奶相处,还指和小叔家相处。毕竟小叔和奶奶一个院子,在奶奶家一起吃,婶子要买馍买菜要忙活。
真的是。这么多年,我从来没感觉婶子有一点烦。她总是说:你看,还买这咋?回家来就回来,不用买这些东西。
吃饭时,除了买的熟菜,还有要用锅炖。弟妹用一个锅,婶子用一个锅,屋子里灶房里,烟气缭绕。杯酒吆喝中,有时真的恍惚,爷爷和父亲究竟在呢还是不在?
十年中,我的三个孩子出生,小侄子出生,小侄女出生,堂弟娶媳妇,小堂侄出生。表弟娶媳妇,表侄子出生。家里添丁进口,热热闹闹,热气腾腾。
可是,我们一走,家里还是只剩下叔叔和奶奶。妈妈也是今年才长住家里的,前几年一直在县城照顾侄子的。
日子越过越好,老院子却越来越寂寞,我给妈妈打的电话也越来越少。
我从济宁回临沂有一个月了,我似乎一次也没打电话给妈。或许,到的那天是打过报平安的。
我真的就没想过妈妈吗?或许是我太忙了。可是忙是理由吗?我的手机有100分钟的免费通话,不用也就浪费了。可是,我每个月都剩那么多通话时长,却没给妈打过电话。
我不善言谈,拿起电话来,我不知道说什么。日常琐事,我也不愿意和妈谈。我不是不愿意和妈打电话,可是我就是没和妈打电话。
父亲去世前,我也很少打电话。打多了,父亲要生气的:挂了吧。费钱。后来,有钱了,电话费便宜了,但我也真就没事不打电话。微信盛行后,我有事就留言给弟弟弟媳,视频时有时妈在有时不在。
老家里不通网络,电视不能看。妈妈是老年机,手机不能看。晚饭后,人家去跳广场舞,她去干什么呢?漫漫长夜,她该怎么过呢?
昨日,见有妈的电话。我回拨过去,妈正在吃晚饭,我也正在吃晚饭。我说:等吃完饭,我打给你。
可是,我吃完了饭,在书房看了会书,给孩子们洗完澡,讲故事。孩子睡着了,我也睡着了。我忘记了要给妈打电话的事。
我本来是想着的。我想等读一会儿书,想等孩子们洗了澡,想等洗完了衣服,想等孩子们睡了觉。可是,等到了我也睡着了也没打。我忘记了。
记得爷爷去世后,弟妹抱怨:你说咱姑姑,爷爷活着的时候,她俩还来的勤点。这爷爷一走,她俩一个月都不来一回?
我是不是也这样呢?我本来就电话不多,是不是父亲一走,我的话就更少了?
前几年,妈妈和弟弟们生活在一起,热热闹闹。不打电话显不出来。现在,妈妈一个人住,我的电话就很重要了。
最近几年,我想不起来时,都是妈给我打电话。记得,以前她是从来不给我打的。她家长里短的絮叨,说说这说说那。我是真不愿意听。东家的事和我有什么关系呢?西家的事我也不关心。
可是,我的妈老了。我也是当妈的人,我能感觉不出来她的寂寞吗?
一夜好睡。天凉好个秋!记得给妈打电话。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