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意识

作者: 莜薇 | 来源:发表于2019-01-06 23:13 被阅读30次

    继续《像哲学家一样思考》的第二章“自我与奥德赛”的第三节“成长”。

    我们在自我的困境中徘徊不前,戴着不同的面具,找不到真正的自我时,我们应该怎么办呢?我们渴望着成长,但是成长又有很多的不安全,可能如俄狄浦斯一样,兜兜转转,仍然逃不脱命运的摆布。

    而在“成长”的前五部分列举了诸多阻力后,继续告诉我们成长的道路是坎坷的。

    六、权威危机

    从2198年(不远的未来)一个成长测试引入,在这个测试中,告诉你的是:

    成熟是一种伴随你成长而来的被广为接受的谎言和自欺中分辨出部分真理的能力。

    突然让我想到了这几天流传在朋友圈里的索尔仁尼琴的:

    我们知道他们在说谎

    他们也知道他们在说谎

    他们知道我们知道他们在说谎,

    我们也知道他们知道我们知道他们在说谎

    但是……

    他们依然在说谎

    很多时候,我们的社会无法成长,因为我们每一个人都无法面对成长 ,我们原来生活在《巨婴国》里。

    回到正题,哲学家们认为,我们获得自主的主要障碍是未能与权威分离。一方面由于我们害怕,时间越长,分离就越困难。而另一方面,在权威方面,是不容易放弃。记得有一句话印象最深,只有父母的爱是奔着离开的,每次读时,总感觉不舍。所以依赖的关系是双向的,而这种双向的依赖增加了成长的鸿沟。

    七、发展自我意识

    这时才真正提出如何才能成长,哲学家们认为,恢复整个自我的条件是发展自我意识。

    我们在负面情绪时,如果一味地压制,强迫忘记的话,这个负面的自我虽然被压制下去,但时不时还会抬起头来,在现代激烈的社会竞争中,我们总是将自己最好情绪的一面表现在人前,而压抑自己的负责情绪,因此现在抑郁症、焦虑症的人特别的多。

    书中告诉我们,当我们出现负面情绪时,需要坦诚地对对待自己的内容 ,承认并且正视它,最终我们会发现,我们仍旧渴望生活,热爱生活。所以不能压抑痛苦,因为它是最真实的自我。

    用鲁迅的话说,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而现代所有的心理学课和情商课都跟我们说,在负面情绪出现时,我们不能沉默,而是应该适当地表达,可以与朋友交流,可以写日记,只要表达了,直面了,这种情感就会慢慢消亡,慢慢会找到生活的力量。记得一本书《小炸弹联盟》讲的就是一群因为恐怖主义而丧失家人的家庭组成的联盟,他们不断地重复这些痛苦,直到能够面对丧亲之痛,化悲痛为怀念,从而找到生活下去的力量。

    八、“智慧来自苦难”定律

    古希腊悲剧之父埃斯库罗斯认为

    智慧只有经历磨难才能得到。

    痛苦来源于我们原来具有美好的信念,而鲁迅说过,悲剧就是把美好的事物撕破给人看。成长的洞见让我们知道信念其实并不真实,常常很脆弱,当失去信念时,人们悲痛无比。

    当洞见已经摧毁了信念而我们仍然需要它时,我们的疼痛可能会特别尖锐。这是灵魂在哭泣。

    很多大部头的作品主题无非就是这个,生活在不断地用苦难来催毁我们的信仰,而我们却不得不踏着信仰的碎片不断前行。

    如罗曼·罗兰所言:

    世界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是在看清生活的真相后依然热爱它。

    路遥的《平凡的世界》、《人生》中的主人公就是在苦难中摸爬滚打出一番成就的。

    现在流行的《大江大河》,无论是雷东宝还是宋运辉,他们的信仰不断地被生活打破,但他们一直与生活作斗争,一直用自己的奋斗来热爱生活。这才是大部头作品真正的感人之处。

    书中这一节引用的图片:毕加索《镜前少女》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自我意识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iber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