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瑜
最近看了《历史那些事儿》,里面的苏东坡无比亲民,一个会唱Rap的吃货的形象让苏东坡这个“过气”(?)诗人又火了一把,一时间网上一半是“哈哈哈哈哈”一半是各式的科普贴,网友们纷纷觉得自己当初认识了一个假的苏东坡。
纵然《历史那些事儿》里面有关苏东坡的描写有夸张的成分,但也确实是有现实依据的。譬如东坡独创的东坡肉,为此苏东坡还特创了《猪肉颂》,“净洗铛,少著水,柴头罨烟焰不起。待他自熟莫催他,火候足时他自美。黄州好猪肉,价贱如泥土。贵者不肯吃,贫者不解煮。早辰起来打两碗,饱得自家君莫管。”听起来很惬意,但是其实也不过是水煮肉罢了。当时苏东坡买不起牛肉羊肉,只能买大家都不爱吃的猪肉,换作别人早就自怨自艾了,他却角度清奇,觉得自己厨艺了得,因为自己发明了新菜式而洋洋自得,觉得自己小日子过得挺滋润。
后来苏东坡又被贬到惠州,当时的岭南一带被称为南蛮之地,谁也不乐意去,苏东坡去了之后,迅速融入当地生活,具体表现为,他真的,非,常,喜,欢,吃荔枝。苏轼在惠州第一次吃荔枝,作有《四月十一日初食荔枝》一诗,对荔枝极尽赞美之能事:“……垂黄缀紫烟雨里,特与荔枝为先驱。海山仙人绛罗襦,红纱中单白玉肤。不须更待妃子笑,风骨自是倾城姝……”此后他又多次作诗表达自己对荔枝的喜爱。《新年五首》:“荔子几时熟,花头今已繁。”《赠昙秀》:“留师笋蕨不足道,怅望荔枝何时丹。”《〈和陶归园田居六首)引》:“有父老年八十五,指(荔枝)以告余曰:‘及是可食,公能携酒来游乎?’意欣然许之。”《和陶归园田居》其五:“愿同荔枝社,长作鸡黍局。”其中最让我惊讶的莫过于《食荔枝二首》其二中写到的“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一天三百颗,什么概念,是上火起来得连喝半个多月凉茶的概念。当然,难道苏东坡来到了岭南只吃荔枝吗?当然不,他还吃枇杷,杨梅……好吧,苏东坡先生他不挑食,能尝的好吃的他基本上都尝了个遍。
《诵经贴》中也有一个很有趣的故事。“余患赤目,或言不可食脍。余欲听之,而口不可,曰:'我与子为口,彼与子为眼,彼何厚,我何薄?以彼患而废我食,不可。”
苏东坡患了眼疾,医生叫他不要吃肉,吃的清淡一点,苏先生状似无奈,说“我也想听医生的嘱咐不要吃肉,但是我的嘴巴不答应,我的嘴巴说:‘我是嘴巴,眼睛是眼睛,嘴巴吃肉关你眼睛什么事?’”苏东坡先生为了吃肉也是很拼了。
仅仅是看这些故事,很难想象苏东坡是个那么倒霉,仕途不顺的人。他似乎只是一个整天乐呵呵的只知道吃的有点游手好闲的大叔。大概正是这样的他,才更让人敬佩,他像太阳,虽然离我们很遥远,但是散发的热量却能越过时空温暖我们。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