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士下山》

作者: 愤怒的猪猪 | 来源:发表于2015-07-07 08:49 被阅读375次

如果不是张震出现,原本电影还算顺畅。

前五分之四,没有看表,粗估算的,虽然不是处处精妙,但可看之处颇多:范伟的戏,元华师徒的打,西子湖的沉船;林志玲的颜;如同拉洋片,吆吆喝喝打打闹闹一路走马观花,倒也看得热闹。看电影吗,不就是一乐?

有些Bug,比如:下山的理由说不通啊?不过时间短任务重,下了就下了。王学圻明明就是陈导演自己,心灵鸡汤生硬得有些植入广告的赶脚;还有莫名童声旁白,又是个什么鬼?

但是都算不上灾难深重。

张震出来就乱套了。乱入的战场闪回,基情四射的滚草地,莫名其妙的河边嘶吼,对于观众而言还陌生的一段人物关系,直接旱地拔葱,直接高潮…看得我竟有些难为情了,文学的讲法是如坐针毡;

张震出场前通篇气是顺的,结构和人物都清晰,屌丝道士的浮生游记之类的荒诞感已经油然显现,如果从容走下去,走到完结,虽不是绝世佳片(其实是有机会的,剪去全部旁白,剪去王学圻所有镜头,剪去第一场戏,剪去战场闪回,剪去山洞戏),但也是一篇好文。摄影,美术,造型,氛围营造,剪辑;说俗了就是唱念做打都见功力,这是凯歌的电影,除了见事,还能品韵。

可惜叙事自张震开始便乱了阵脚,凌乱不堪。张震这么不世出的牛逼演员屡屡被用成鸡肋,也是醉了。最后的决斗一场,从造型和摄影上,即失了气度格局,也失了前面的优雅。

看得此处突然想起聂卫平巅峰后的棋,前五十手依然冠绝天下,后面则处处捉襟见肘。

是生命规律吗?

不尽然。电影和体育竞技不同,在漫长的一两年的打磨中,电影创作更见的是对生命的见识,见识乱了,或者自我战胜了常识,那么所有的语言感觉,所有的视觉追求,所有的造型意图,瞬间就浮云了。

我真挺喜欢凯歌导演的电影感,这是中国导演中少有的,而其他大多数人是在银幕上孜孜不倦地拍电视剧。凯歌电影中处处散布着一些他的机敏和巧思,散发着电影本体之美,让爱电影的人迷醉。然而叙事大线表意洪流中断骨般刺目锥心的断点,却不断地让观众游园惊梦。

我猜测他身边会有很多被他才情彻底慑服的合作者,膜拜着他的智慧和电影感;逐渐忘却了一个事实:在现代电影的叙事中,电影感已沦为小技,过期的蒙汗药,往往不能蒙倒观众却会迷醉了自己。

相关文章

  • 道士下山

    王宝强:一个女人天天来寺庙求子,三年了也没生出来, 师傅:再生不出来就会受人轻贱对吗? 王宝强:对啊,我想帮她 师...

  • 道士下山

    长松落子满空山, 月气吹云草欲烟。 马踏中原惊鹤梦, 孤灯照夜入长安。 (以下文章转载自搜狗百科) 安史之乱爆发后...

  • 道士下山

    执落子,堪山河破。 智者曰,荒唐纸落。 抚婴试剑,家国山河。 掩道门,天尊无量。 终此身,赴汤蹈火。 梦城山破,梅...

  • 道士下山

    故事开始于1926年,一个道士受不了山中寂寞而回归人世,意图寻求内心的平静。开头便让我觉得有几分意思,试问:山中清...

  • 道士下山

    先来说说下山的必要性。看道观的地理位置怕是高山之处鲜有人问津,按理说属于自给自足型,何安下没理由下山,一个人离开道...

  • 道士下山

    这篇不算影评吧,算观后感吧 彭乾吾父亲临死前跟他讲“不是不想传你,你误在俗事里太久了” 彭乾吾作为大弟子,帮助父亲...

  • 道士下山

    壹. 青云山下小道士在镇上摆了个算命摊。 那日,张家小姐带着帏帽去前面的胭脂铺,风来,吹起一点皂纱,露出半张面容。...

  • 道士下山

    翻开电影列表,在一些无感的电影里这部电影令我眼前一亮,由王宝强、郭富城等知名演员出演,剧情搞笑,内容深刻… 这部电...

  • 道士下山

    内容标签:修道 言情 岐山的初夏向来不热,清爽的山风夹杂着湖水带来的几分湿意,顺着近垂直的山壁吹进来,...

  • 《道士下山》

    如果不是张震出现,原本电影还算顺畅。 前五分之四,没有看表,粗估算的,虽然不是处处精妙,但可看之处颇多:范伟的戏,...

网友评论

  • 2108b5f3e18b:王宝强这个演员其实一大败笔。换一个何安下 会好太多。我心中期待的何安下是:萌而醇。最喜欢的一段情节是王宝强 房祖名吃死老鼠变形记这一段的荒诞感。至于踩花径偷情、沉船等视觉美而已。另小叔子演员像陈豪演 金枝玉孽2 的别扭。
  • MJGA:还没看过道士下山,他的电影开头总是非常出彩

本文标题:《道士下山》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ibyq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