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简书电影简书电影院无戒学堂:365天极限挑战日更营
《如父如子》:没有人天生就会做父亲,但孩子却在认真地做着孩子

《如父如子》:没有人天生就会做父亲,但孩子却在认真地做着孩子

作者: 鹿君 | 来源:发表于2018-07-18 22:34 被阅读35次

花了160分钟看完了是枝裕和的《如父如子》,日式的温情,是枝裕和式的娓娓道来。像一条小溪慢慢汇入温和的大海。

看完书后又去刷了一下电影,顺便看了下豆瓣影评,很明显的一个说法是,电影不如书。这当然是陈词滥调了。在通常的情况下,原著总是能比影像传达出更深广的含义,而只在少数情况下,电影能够表达地比原著更好。

《如父如子》是不是这样一部电影呢?不是。所以,我们还是来看书吧。

故事的开始很平静,中产夫妇野野宫良多和妻子为了六岁的儿子庆多能够顺利进入名校成华学院小学部而忙地焦头烂额,当然,主要是妻子在忙碌,因为丈夫工作很忙,孩子的日常和入学事宜,主要是母亲在操心。

这不禁让人想起最近热映的印度片《起跑线》,只不过,这个故事里的情节要温和一点。母亲说,即使进了公办小学也没有关系。倒是父亲在说,为免以后的辛苦,还是现在努力一下吧。从这里可以看出日本社会人员的进阶方式。

不过父亲也是感慨,自己小时候也是在成华学院读的,但是,并没有上什么辅导班就取得了入学资格。母亲则尽量在鼓励,庆多在努力成为爸爸那样的人呢。

这都是伏笔。

果然,在得知庆多不是自己的亲生儿子后,良多的第一反应是:果然是这样啊!

果然,懦弱的性格不像自己,果然弹钢琴弹得如此之差不像有天赋的自己,果然,一切对儿子的不满意都在血缘上得到了解释。

良多开始理性地与另一方家庭沟通,与医院和律师沟通。甚至,贪婪地想要把两个孩子都抚养起来。这样,既不会伤害到妻子的感情,又可以寄希望于另一个看起来似乎更像自己的儿子。

另一边,是庆多和琉晴。

庆多从小性格温吞,在父亲眼中是没有上进心的表现。母亲则一直认为这是来自于自己的遗传,甚至一直因此对丈夫心存愧疚。但是,庆多是个敏感的小孩,他把父亲的严肃和不苟言笑看成是自己做的不够好的结果。

所以,当母亲问庆多,如果不喜欢弹钢琴,就不要弹了吧。庆多迟疑地说,但是爸爸很高兴啊。他记得的是,在上一次钢琴汇报演出上,因为自己的出色表现,良多喜笑颜开。为了父亲的笑容,再努力努力吧。

这是个温柔善良的孩子,虽然和良多的强势和上进有很大不同,但是,也是个好孩子。

况且,他还有着可能成年人都无法忍受的耐心。

两家为了互换孩子而做准备,前期的计划是定期把孩子送到对方家里的借宿。这对从小生活有弟弟妹妹的环境中的琉晴来说,似乎不是什么大问题。但是对敏感的庆多来说,需要克服怎样的心理障碍才能说服自己,恐怕连母亲也想象不到。

良多是这样劝说庆多的:到琉晴家借宿,是一项让自己变得优秀而强大的任务。庆多点点头,因为懵懂的他知道,在父亲眼中,自己一向是不够优秀和强大的。

最后,为期几个月的寄宿计划终于结束,两家决定彻底交换孩子。良多给庆多的解释仍然是,做任务,只是这次的期限是“不确定”,其实良多想说“永远”,但终究是不忍心,只解释道,十年后你就会懂了。

但是,庆多对十年哪有什么概念,到了亲生父母家里后,他一心想的只是,努力听话,做好任务,等变得优秀和强大,就可以回家了。

甚至,当调皮的琉晴偷跑回养父母家里,良多追过来的时候,庆多也只是躲起来,既然爸爸不是来找自己的,任务没有完成,那么就不可以见他。

这样的庆多,怎能让人不心疼。

我们通常都只觉得孩子还小,还不懂事,其实他们什么都懂。

他们知道父母对自己的期待,知道自己怎么做才能迎合大人们的欢心。但是啊,有些时候,光靠努力是不行的。就像庆多的妈妈对丈夫说的,不是每个人都能像你那么努力的,有些人就是不行。

不行,不代表就不是好孩子。

故事终究是故事。小说给了一个契机,让父亲可以名正言顺地让“不像”自己的儿子出局,重新开展一段可能会更符合他的心理预期的父子关系。但是,在现实中,这种事情几乎不可能。

孩子生下来,父母在一开始当然会按照自己的意愿去教育他或她。然而,他或她真的会按照父母所预期的轨道去发展吗?不可能百分之百,那么,在这样的一种不协调之下,亲子关系该如何维护呢?

在东方式家庭里,父母通常就会说,养了个白眼狼。小时候多听话,大了翅膀硬了就不行了。诸如此类。

悲剧。如果父母生孩子,只是为了生一堆复制品,那么,整个社会都可能会倒退了。

孩子是一个生命,而不是实现自己未竟事业的工具。良多为什么把“弹钢琴”作为优秀的标准之一,就是因为自己在小学时被迫中断了钢琴课。所以,他根本不管庆多是否喜欢弹钢琴,只是觉得那是自己孩子的必修课。

后来,当庆多要回到亲生父母那儿了,庆多问,那我还要弹钢琴吗?良多说,弹不弹都无所谓。庆多因此非常惊讶。这是孩子的世界与大人的世界的不同之处。庆多一直把弹好钢琴作为换取父亲笑容的条件,怎么现在就不要弹了呢。

那是因为,在“父亲”眼里,这个即将不是自己儿子的孩子,弹不弹钢琴,有什么所谓?这种没有解释的行为,让孩子非常受伤。同样地,在这个时候,良多还是认为庆多什么也不懂。只要将他送回亲身父母那儿,要不了多久,他自然会融入进去。

但是,他太小看孩子的内心世界了。

庆多走后,亲生孩子琉晴来到了家里。与庆多不同,琉晴是个非常“野”的孩子。尽管在一开始,良多就给琉晴定了N条规矩,但是琉晴根本不买账,甚至屡次挑衅良多的权威。这是良多不能忍受的,但是,他转念一想,这难道不是自己所希望的自己儿子的优良品质吗?于是忍了下来。

终于,琉晴与良多夫妻俩相处融洽了,良多很满意。但是,在一个流星划过天空的夜晚,琉晴许了一个愿,良多追问是什么?

琉晴哽咽着说,我想回到爸爸妈妈身边去。

原来,琉晴看似顽劣,但是,内心深处仍然念念不忘与自己生活六年的父母。什么血缘,小小的他只要和他爱的人在一起。

于是,良多开始思考,自从事情发生以来,自己究竟在做什么。血缘和亲情到底哪一个更重要,人与人之间的感情是不是仅凭血缘就可以分个一清二白。

够了,够了,良多在心里一遍遍说。

他无意间拿起相机,打算把以前的照片存进电脑里。

却发现了让他战栗的事实:庆多,就是他的孩子啊,没有任何疑问。

相机里,模糊不清的,都是良多。在沙发上胡乱睡觉的他,深夜伏案工作的他,洗脸台上刷牙的他,床上熟睡的良多和妻子……

这都是“庆多记忆里的爸爸”。

良多没有犹豫,开着车一路前行,找到了苦苦等候的庆多。

“庆多,对不起。”

庆多说:“爸爸已经不是爸爸了。”

“虽然很不称职,但我还是爸爸呀。”

“庆多,任务已经结束了。”

父亲不顾一切地保住了庆多,小小的身体,从僵硬慢慢变得柔软。

没有人会天生做父亲的,但是,孩子啊,却真的是在认真做着孩子。

无戒365写作训练营日更 Day 092

相关文章

  • 《如父如子》:没有人天生就会做父亲,但孩子却在认真地做着孩子

    花了160分钟看完了是枝裕和的《如父如子》,日式的温情,是枝裕和式的娓娓道来。像一条小溪慢慢汇入温和的大海。 看完...

  • 如父如子

    《如父如子》儿子倒逼父亲在成长,也感谢想念我的大孩子。

  • 有趣的《父与子》

    之前听过《父与子》的介绍,在网站买书时也能看到这本书的推送,希望孩子他爸可以看看,因为没有人天生就会做父母...

  • 如父如子:我想有个孩子

    昨晚的时候,做了一个从来没有的梦 我梦见我有了个孩子 我梦见我有了个孩子,他妈妈痛苦的生下了他,从始至终我的梦里都...

  • 学着成为父亲——《如父如子》

    《如父如子》,作者是枝裕和,日本当代电影大师,其电影的题材大多切入家庭情感和社会人文,本书也有同名电影上映。 这是...

  • 爱是一切的解答

    2019505 《如父如子》:当意识到孩子也在注视着自己时,那一瞬间,便懂得了什么是如父如子。...

  • 爱是一切的解答

    2019505 《如父如子》:当意识到孩子也在注视着自己时,那一瞬间,便懂得了什么是如父如子。...

  • 如父如子

    您总是很忙,忙着糊口忙着养家 您算过我们父子俩一起呆过的时间吗 我算过,还没有一年!很可笑吧,我现在23岁 您错过...

  • 如父如子

    发出的微信没有收到 回复 不知道是压抑的平静 还是 什么 没有 波动 是假的 看文献 看不进去 总得 把时间 耗完...

  • 《如父如子》

    最受不了的就是亲情片,又哭了,其实孩子想要的只是陪伴,哪怕生活得不富裕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如父如子》:没有人天生就会做父亲,但孩子却在认真地做着孩子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idap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