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中国触动》的读后感。作者张维为从80年代至08年走访过的一百多个国家的经历中向国人证明,我们中国不再是若有若无的小国,我们的话语权正伴随着综合国力的增强和“后美国时代”的衰落逐渐加大。尽管现中国的问题不少,但是不管是做一个横向还是纵向的比较,我们都能发现,中国的问题没有我们想象中的那么严重。
正如书的名字一样,看完后,心中颇为触动。我为中国改革开放近40年来取得的成就骄傲,我为“钢铁公司”邓小平折服,我为我们的政治体制和经济体制点赞。但是,不可否认的是,这本书的政治意味过于浓重,书中对某些观点的论证直接用“我去过......,做一个比较,发现......,最后,我们中国的体制不错”这样的方式。我不否认这样的论证方式,论证方式有很多,但是在不少人的看来,这种论证方式不够严谨,不够具有说服力。当然了,作者在拿我们国家与其他国家比较的时候,声明了这种方式的局限性。所以作者的主观地对一个国家的感受起一个参考作用,我们不应该拿这种打过预防针的声明作为批评它的理由。
我很喜欢本书中作者罗列的数据,作者与不同官员、学者和地方人员的对话,我也很喜欢作者回击西方媒体对中国体制,问题的抨击。这也符合作者希望争回属于我们中国的话语权的希望。但是,话语权哪有这么好夺回的,“只要你强大,你需要资源,你有自己不同的文化和价值观,他心里就不畅快,他就要排挤你,控制你,改变你”,主流文化与国家利益连在一起,他话语权的丢失对他来说就意味着潜在麻烦。而西方执政人竟然没有意识到和平是这个时代的发展主旨。你可以容纳不同的声音,因为每个国家的情况都不同,世界应该是朝着多极化的方向发展,而不是一家独大,我们应该让更多的声音融入进来,对每一个国家开放。一个优秀的集体不会容不下不同的意见,在这个地球村里面,我们也只有全部集中来,不落下任何一个人,共同参与建设才会对我们的发展有益。
环顾整个世界,纵观近代历史,中国的崛起是一股不可阻挡的力量。在作者笔下,被种姓制度、妇女解放、土地改革、文盲和赤贫问题困扰的印度;南斯拉夫的解体;苏联的解体,东欧的剧变;从欧洲到美国不同的文化差异......都成了我们中国崛起的例证。有人否认以这种拿别人的短来自证强的方式,但是作为一个访问超过一百多个国家的知识分子来说,这种比较是相当客观的。在展现中国国力的时刻,有人站出来提出反对声音不是坏事,但也不见得是好事。有人说最廉价的自豪感是民族自豪感,我听到后心里面特别不舒服,退一步说,就算你说的是对的,那说这话的人和信这句话的人连作为国人最后的底牌都没了。
我们需要信心,尽管我们面对着残酷的现实,尽管我们对未来充满了无知的恐惧,但是我们需要信心,这本书提供了作为中国人,我们应该知道的事实。托马斯.索维尔有过一个精巧的类比。在茫茫而又无限的未知空间里,我们的“知识”只不过像其中的星球一样,而星球与星球之间的空隙不知道要比那些星球本身大出多少倍。所以,我们需要“信仰”“希望”“爱”“奇迹”,甚至子不语之“怪力乱神”等被学者称为“必要之幻觉”之类的东西去填补这些空隙才感觉心安理得。
“中国的另外四种选择”“从丘吉尔名言说起”“东亚模式之争”......这些都是本书中对民主制度、行政体制和发展模式等的专业讨论,批评作者的人是不是“不识庐山真面目”。我觉得太多人习惯了“闷声发大财”这种思维模式
,一有点好,就马上否定,不然心里面过意不去。当然了,这与我们崇尚“谦卑”精神有关,但是站在世界民族之林的高度,我们必须有自信。这有什么用?当你身边出现“港独”“藏独”“法轮功”......的时候,你是不是应该站出来阻止他,至少从心里抵制它?
中国与其他国家最不同的一点是,我们对宗教不感冒。少了这一层意识形态,对于我们的思想解放,对外部事物的包容起着积极的作用,但是我们也容易迷失,失去方向。白岩松在《白说》里讨论中国人的信仰,辜鸿铭在《中国人的精神》里寻找......但是我觉得信仰对于中国人来说可有可无,就像“奇迹”“希望”一样,它们或许是用来填充我们无知的“必要之幻觉”,又或许我们过于将它特殊化了,所以我们不必为了不属于自己的维度而担忧。
智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这是前辈们总结出来的至理名言,我想我们的焦虑,对信仰缺失的焦虑能从这里找到答案。
中国的崛起是一个超大规模的文明古国的崛起,我们的历史和文化底蕴太丰富了。我们肯定不能照搬西方国家的模式,必须走自己的道路,“把美国的模式搬到中国大概就像用麦当劳文化改造八大菜系,怎么可能成功”。“中国已经在探索把'选拔'和某种形式的'选举'结合起来,这种方法已经明显地好于西方单靠'选举'的模式,因为它坚持了中国人'治国必须是人才'的理念,有助于克服西方单靠'选举'带来的诸多问题,如缺乏人才观、短视主义、民粹主义、过度福利主义等”,如今我们的自信不仅体现在制度上,未来还会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文化自信加入进来共同构建我们的民族自信。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