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起来上班的时候看见小区里边旁边的门楼搭了个棚子,旁边放着几个花圈,应该是有人离世了。刚才看着书,突然听到了外边鼓吹的声音。现在住的小区一般都是上了岁数的老人,经常有老人离世,尤其是冬天的时候,基本上三两天就有。
感觉离死人最近的时候是那年奶奶去世,当时在是在县里读高中,突然父母去接我,让我请假跟着他们走。可能小的时候不会去观察父母的表情,也没有去多想,等到回到乡下村里我才知道奶奶去世了。其实可能是个冷酷无情的人吧,当时也没有太多的伤感,村里面规矩多,老家那边一般都是土葬,从去世到下葬的中间要请鼓吹班的人来吹奏三四天(每个人说道不一样,好像还得看日子),中间的时间看着我父亲好像也并不怎么伤悲,没事父亲兄弟姐妹之间还聊天聊一些家常。直到奶奶下葬的时候,我看见父亲哭了,眼泪一直流个不停,到后来没有了眼泪也一直在那哭泣,我才意识到父亲是那么的悲伤。后来在看电视剧《请回答1988》里边,有一段也是主人公父亲的母亲去世,和她说爸爸没有妈妈了。我突然意识到当年的父亲承受了多大的压力,至少在电视里边,她的父亲说出来了,发泄出来了,然而当时我的父亲没有。在往后每年忌日时候,父亲都会烧点纸,沉默一段时间,而那一段时间属于我最无力的时候,想去安慰却也不知该怎么开口。
出来工作将近八年多了,离家好几千里,这几年回家的次数都可以数过来。有时候都特别怀念小的时候惹父母生气的那段时光,因为每天都陪在父母的生边。之前看过一段话。爸妈第一次当爸妈, 所以不要去为难他们 ,能不发脾气就不发脾气 ,都会有不懂的地方, 不要太在意。后来慢慢懂得了这句话,却也太难实践不了。因为离父母远,每次回家待几天,父母都是顺着自己。而且我每次回去也是做好点,按时吃饭睡觉,改一些自己在外边的毛病,经量不让父母担心生气。
之前网上有个特别流行的计算和父母还能待在一起的时间,当时我看过后也默默算了一下,瞬间心里就特别难受。刚出来工作前两年,赶上假期就出去玩,想着看看这个世界上不同的风景。再到后来几年,突然不知道是悟到了什么,有了假期就想回家。哪怕是回家后父母在上班,自己一个人在家里特无聊待着,也不想出去玩了。古话说过,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想想处于这个时代的年轻人,很少有计划,也可能说是计划赶不上变化,回家的时间少之又少。
回家的时间是一道减法题,愿以后能有更多的时间回家,更多的时间陪父母。就像是歌词里说的,老人不图儿女为家做多大贡献,一辈子不容易就图个团团圆圆。找点空闲,多回家看看吧。
丧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