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心理公理

心理公理

作者: 灵雨润物 | 来源:发表于2023-09-01 19:20 被阅读0次

郑重声明:文章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师范者,德高为师,身正为范。曾几何时,这几个字已经深深刻在骨子里。这也许就是那一代中师生的灵魂吧。那个时候,不知道什么精神力量,不懂得什么中流砥柱,更不渴望伟大的事业,就这样,一辈子,践行着。

说实在的,看见娃娃们渴求知识的眼神,每一个人都会爱上教育,爱上教师这个职业。心至纯,情至圣。和孩子之间没有苟苟营,没有社会上所有的所谓的“潜规则”,一片净土,以前称为“象牙塔”。

可是,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举报成风,为师做得战战兢兢,似乎戴大高帽批斗的时刻将要来临,今天违规,明天处分,今天被检查,明天整材料……数不清的上级安排的任务铺天盖地的涌来,不干不行,干还得干好。

儒家文化是教育的精髓。孩子是学习者,老师是引领者。当校园充斥着非文化的气息,孩子成长为什么样的人?

爱孩子,是老师的天职。只要是老师,没有不爱孩子的,只是爱的方式和自我理解的爱的含义有所区分,所以爱的程度有深有浅。如果把老师列到学生阶级敌人的行列,那是教育的失败,更那是社会的病态。

做了二十几年的班主任,由于连续带毕业班,有些累了。今年幸得领导体谅,暂且卸掉班主任一职,休养生息。没有当过班主任的老师不是真正的老师,班主任就是看着孩子们一群群的长大,就像鹰妈妈呵护着小鹰,既想护孩子万无一失,又想鹰孩子练就一身的本领,不惧风雪,奔赴幸福的未来的一个群体。

忽然想起积极心理学中的“心理公理”:所有外在的世界都是内心构造出来的;人是情境的产物;所有心理活动都是通过某种频道显现出来的涟漪效应。

当你面对世界无能为力的时候,心理造境;当你孤独无依,郁闷焦虑的时刻,也许跳个广场舞换个环境或者方式就能破解;当你迷失在某个岔路口,你的涟漪的中心在哪里?……

既然爱,就好好爱,回到初心,来到原点,不畏世俗,认准科学的方向,与孩子们双向奔赴,那是教育的幸福!抚慰彼此,找寻——

                                  写在教师节前夕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心理公理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iitv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