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者无疆》:与文明“流浪者”的对话
一
一个故事,一座城;一首小诗,人已一生。
塞利维亚,诸多文学大师笔下人物的归宿。法国作家博马舍曾写《塞利维亚的理发师》,英国诗人拜伦曾写《唐璜》——浮华、风流、热情,既是贵公子,也是塞利维亚;而法国作家梅里美文字中所刻画的吉普赛姑娘卡门——妖艳、邪恶,却又自由,着实为塞利维亚增添了些许异样的气氛。
当然,还有塞万提斯。
对了,忘了告诉大家,塞利维亚在哪?在西班牙。
古老的街道,窄窄的街巷,盛下了所有的故事。
古钟悠悠,在山谷传响;
清泉冽冽,在溪涧漫淌;
此乃空谷幽兰。
二
一书一画一世界,一撇一捺一人生。
“其实生活很复杂,但也可以很简单,要看你是个怎样的人,有着怎样的活法。”
余秋雨老先生在结束千禧年之旅后,陆续出版了《千年一叹》,《行者无疆》等书,他在书中描述了现今生活中那些古老文明的生命状态:有些早已化为一抹斜阳隐入山间,而有些则早已长成参天大树,耸立云间。并且余老先生用他的实际行动,带给了社会一个反思,对最本质的文明的反问和追寻。
他就像是流浪者,一位文明世界的流浪者,在流浪地球,流浪文明,他足迹遍布世界各地的古文明遗落:他到过埃及,仰视过金字塔;他到过西班牙,进过阿布拉汉宫;他到过法国,穿过凯旋门;他到过意大利,听过大教堂的钟声;他更站在华夏大地上,静静感受中华文明的脉搏。
流浪者的心态,行者的心境,一位文人学者,完成了一项伟大的事业:对几乎古今所有文明的探访。
那么,又访得了什么呢?
对历史重新解读,对文明的崇高敬意,更是对人类自身的发现和追寻。
“我知道一切罪名都是诽谤吗?……我知道国际价值标准的人类的终极关怀吗?都不知道。”就像在余老先生的另一本著作《借我一生》中说的那样,正因为不知道,所以我们都要去寻一方净土。
![](https://img.haomeiwen.com/i2653349/fdf62ead4ae01565.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