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页三,受众分析
《博韦商务沟通》,270页
为了拿出有说服力的分析性报告,在选择最有效的组织策略之前,要考虑你的受众的可能反应。
★持接受态度的受众。当你估计你的受众会表示赞同时,采用能够把重心放在结论和对策建议上的结构(直接方式)。
★对持怀疑态度的受众。当你估计你的受众不同意你的看法甚至有敌意时,采用能够把重心放在支撑你的结论和对策建议的理论依据上的结构(间接方式)。
I用自己的话重述原文知识
主题:如何更有力的表达,才能说服对方接受
任何信息在传达给它的对象时,都遇到不同的反应,要么被认同,要么被质疑,或者被中立。想要让自己的信息被对方接受,就需要考虑到上述情况,并且针对相应的态度反应,选择正确的说服方式(WHAT),否则无法说服对方接受你的观点或方案等(WHY)。
因此,想要更好说服对方接受你的观点或方案等,应该做到如下两步(HOW):
第一步:思考自己的观点或方案等,对方在立场上会做出什么反应。
第二步:根据沟通对象的可能会有的两种反应决定说服表达的顺序。
1)针对会赞同的对象,先说观点再说事实等论据内容
2)针对会质疑的对象,先说事实等支撑性内容再说观点
适用情况(WHERE)
1)职场中提报方案或报告时希望被采纳时
2)日常沟通中希望对方接受你的观点时
3)有很好的很适合对方的建议提供时
4)帮助对方转变观点,开启改变时
A1
要考虑受众的可能性反映
07年上半年, 经过2个月的休假后,再次回到公司时,花了一周的时间做了一份新的产品迭代的建议报告。原因就是在休假的时候一直在做反思复盘,并且重新做了大量的用户调研。当时的想法是如果想获得新一轮的融资,必须要按照我的建议来调整。
会议上,我直接说出了我的产品迭代的建议结果和接下来的行动方案,对于我为什么这么做的理由、原因、数据等等,我几乎提的很少。汇报结束后,大家好久没有说话。于是我再次强调我的观点,反对的声音就已经开始了,讨论(确切的说是争吵)持续了6个小时。在我内心当中已经验证过无数次的“真理”这一刻我觉得没有得到认可而感到失望。
事后,我用了1个月的时间,若干次机会分别和参与会议的人去说明,去解释,告诉他们我为什么这么做。他们知道和理解了我的决定,只不过那个最好的时间点已经过去了。
反思,我本人觉得很多事情相对于自己来讲是清晰的,明确的,本来是可讨论的建议,变成了直接的决策,在汇报的过程中没有考虑到我们已经2个月没见面了,也没有考虑他们是否了解现在的市场状态,或者说对我描述迭代方向的认知程度,才会导致如此结果,现在只能亡羊补牢,等待下次机会。
A2
第一步:思考自己的观点或方案等,对方在立场上会做出什么反应。
第二步:根据沟通对象的可能会有的两种反应决定说服表达的顺序。
这个前提是你必须了解这个人的性格特点,以及对方的应激反应模式。
有个准合作伙伴,我们每次谈问题时,当我不同意她的观点,我会先说理由、例子和我的思考方式和行为模式,最后才会表达出我的观点。可效果不好,发现每次没有表达完时,她的注意力已经在我表达的过程中某一个点停留了,并且就那个停留点会再次产生新的讨论问题...
下周一,我们会谈一次合作,如果出现类似的问题是,我应该尝试直接表达出我的观点,当他有疑惑并提出时,我再做解释。以我现在对他的判断,应该接受度好一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