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段四
《坚持,一种可以养成的习惯》
尽量找出不被侵犯的“圣地"利用不容易被工作或私事影响的时间最好,例如,如果利用每天开始工作前的时间,就不容易被安排好的事情影响。当然,我们很难开始就做到最好。经常会发生,“打算早晨七点开始学习,结果没睡够而无法集中精神””计划晚上八点阅读,结果经常被偶发事件影响”等情况,所以,请在实际生活中多方尝试,如果无法顺利进行就改变做法,找到最佳行动模式,并把此模式“嵌入”日常生活当中。
I:拆书家讲解引导
关于时间,现在有一个非常流行的概念:碎片化时间,与碎片化时间相对应的一个概念是:整块时间。我们每天都有24小时,我们每天也有很多的碎片化时间,但是我们每天很难找到一个整块的时间。即使在上班的时候,我们也会碰到很多干扰,造成工作被打碎,好像真正整块的时间就是:睡觉。
但,整块时间又是如此的重要,它可以让你集中精力,进入一种“心流”状态,可以提升你的工作效率。所以,我们应该找出一个整块的时间,尽量减少干扰。一般人都推荐早上,因为早上是一个非常清净的时刻,可以关掉手机,整整两个小时,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完全没有人打扰。
但是有的时候,我们可能早上起不来,毕竟一种习惯的养成也是有一个周期的,比如最常听到的21天养成一个习惯。所以,当我们决定要找出一个整块时间来培养一个习惯的时候,一定要不断去尝试,既要找出一个整块时间,也要提高整块时间的效率,通过不断尝试,直至找出适合自己的行为模式,讲这种习惯纳入到自己的行为体系中。
A1:
很久之前,我是一个晚睡族,我相信每一个年轻人,都曾经晚睡过,因为年轻的时候有活力,熬得起。但随着年龄增长,慢慢对于睡觉的需求也不断减少,偶然一次早起,突然发现,早上的时光如此美妙,可以空出两个小时的时间,做自己想做的事情,而且完全没有人打扰。所以,当时就决定早起,并从8点,逐步提前到7点,6点,5带你30,不能一次性调到5点半的原因是,身体的生物钟有个适应的过程,无法一次性到位,必须不断慢慢修正。
而且,我将每天的碎片化读书都放到了早上来做。不仅仅读书效率明显提高,而且还能在早上的时间写完一篇读书笔记、或做一个了领读。当然,偶尔也确实存在睡过的情况,这也没办法避免。《人生效率手册》的作者张萌提出一个观点:21天中如果连续早起率在80%,即早起了16天以上,就算是早起成功了。因为人总有一个特殊情况,总会有一些因素让你无法早起,所以这是可以理解的。但通过早起,的确可以构建出一个整块时间,一个时间圣地,目前早起已经内化到我的行动体系中了,每天早起读书,是一件非常幸福充实的事。
A2:
通过不断调整生物钟,养成早起的习惯,这个件事中,我发现了一个规律,就是当我们明确了一个目标的时候,需要不断的调整自己的行动方案、方向、计划、措施,然后一点点的靠近这个目标,最终就一定能够实现。
比如近期我在学习演讲能力,正在做演讲能力的主题阅读,但是演讲能力不是光读书就能学会的,这需要去找一个“演讲的场景”去训练,类似于“整块时间”。但是这种整块场景怎么去找呢?后来我发现,我可以一个个的破解,比如需要地方空旷、需要有舞台感、需要有话筒的感觉,需要有演讲的氛围等等。最终这么一点点的修正,发现可以在一个地方构建起比较逼真的演讲场景:操场。尤其是早上的操场,人很少,非常适合大声演讲。但我现在还没有养成每日演讲的习惯,因为早上的时光很宝贵,而需要做的事情有很多,所以只能定期去锻炼,其余时间都在是宿舍、路上、独处的时候进行。通过不断尝试和调整,给自己打造出一个“整块场景”,提升自己的学习演讲能力的效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