庚子年九月十九 周三 阴
为什么一开头,我字就会出现呢?是不是太自我了,太自负了,还是有些自卑?
昨天通过网购把莫言《晚熟的人》买了回来,看了看目录,首先肯定不是长篇小说,故有些失望。近一年来看了好几部莫言的长篇小说,非常喜欢。有些甚至没有完全看懂,也莫名的喜欢。反正是大师级的人物,每一部作品都让人赞叹。这次偶然看到介绍说是获得诺奖后的第一部作品,没拨二回,就收入囊中。昨天因为挤时间看,只是把《晚熟的人》这本书中的《晚熟的人》看完了。
是不是没有深入体会到作者的良苦用心呢,反正读罢这个既像中篇小说,又像短篇小说,还像报告文学的东西,心里竟升腾起一股淡淡的自豪感。大师也不过如此嘛!这样的作品咱稍加努力估计也能写得出。当然未必能在著名的文学刊物上发表,也未必能在好的出版社出版。但可以让读者看,那怕只是简书里的,或是朋友圈的。大约是胆大不知羞吧!一个痴情的文学爱好者,看了几本书,写了一些文字,就想暗地里和大师做比较,有这个自信虽然好,毕竟嫩了点,太张狂。
说到嫩,势必联想到了老。莫言和自己同岁,是不是老了,过了创作的盛年呢?这个晚熟的人,不包括他吧!他可是早就出了名,早就成为大家的呀!这个《晚熟的人》写得如此平淡,文笔如此朴实无华,与他其他的作品相比,似乎有些暗然失色。不知与他老了,熟透了有无关系,还是有点江郎才尽?
文学这东西,像路遥和陈忠实骂的话一样,真不是个东西。尤其是好作品,需要作家们的付出实在是太大太多了。路遥是用生命在写作,平凹表面上看着十分潇洒,知道了内幕消息,好像也不容易。莫言或许是幸运的人,但他也不是一路顺风。
希望自己也是一个晚熟的人。记得当时在耀县律师事务所实习时,已经快四十岁的人了,经常被自己的老师批评,其中一句比较近于严酷的话便是:不成熟!那时候有些口服心不服。我咋就不成熟啦?我的孩子都上初中了,我当兵务农做工,在寺沟乡经委当过副主任,在红旗水泥三厂和耀县建筑公司当过中层领导,我不至于不成熟吧!可是后来随着社会阅历的进一步增长,随着自己对社会,对人生的深刻体悟,反思自己为人处事的诸多经历,还是认了不成熟这个账,口服心也服了。张老师批评的没错,自己就是不成熟。人成熟不是年满十八周岁,也不是有了一定的民事行为能力,而是能够?能够什么?我不敢写下去了,因为担心不周全,不准确。直到今天,我依然认为我是一个不成熟的人,至少是一个不够稳重的人。面对繁琐复杂的现实生活,总是不停地犯错,这难道不是与不成熟有关吗?或许,当我到了古来稀的年龄,我依然不算成熟的人。那么我是个半生不熟的人吗?差不多。谁说差不多?人说我也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