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书营第二十四场分享,大元小师傅《如何快速成为任何领域的高手?》
大元小师傅的分享,为我们提供了学习的策略和方法,讲解得特别精辟。基本就能解决我们平日里的读书和学习上的困惑。
我们平日里的学习分为两种类别。
一种是偏向于场景应用的,特别是注重行为技能型的,比如学演讲、弹吉他等。另一重则是偏向理论体系掌握的领域,基本是我们平日里强调的所有关于提升思维认知的学习。
对于偏向场景应用的领域,高效的学习方法是:以终为始,直奔目标。
有目标,学习和行动起来就更有成效。给自己一个目标,然后每天进步一点点。长期下来,慢就是快。
偏向理论体系掌握的领域,高效的学习方法有六步:“目、基、联、叙述、用、形。”(“目击(基)连续(叙)用刑(形)”。)
大元小师傅总结的6步关键词的具体内容是:
1.【目】明确目的:今天学的是哪个版块?or 要解决什么问题?
2.【基】涉及到的基础概念和基本逻辑是什么?
3.【联】这些概念和方法,和自己过去的知识,有哪些相通之处?区别之处?
4.【叙】进行叙述(就是用自己的话复述,达到讲给小白听,对方也能听懂的程度)
5.【用】我能针对这些基础概念和逻辑,能提出哪些问题,还可以应用在哪些场景?在别的场景中,是否需要调整才能应用?
6.【形】总结的时候,要在脑海中,形成形象化的知识关联。
比如你在为读书没有成效,读书记不住烦恼时,用这六个步骤,基本就不会有任何困惑。
拿到一本书,先看这本书是能解决自己的什么问题,这是【目】
看前言、后续、大纲,了解本书的重点概念和逻辑框架。这是【基】
思考这些概念和框架,自己过去看到过类似的内容没有,然后翻到书中的相应章节,看看是否有区别。这是【联】
写一篇心得体会,或者明天分享给别人听。这是【叙】
这本书中提到的方法,除了书中的领域,在其他哪些地方还可以试一下?(比如我看到了SMART模型,用在演讲稿的设计上,行不行?)这是【用】
为知笔记总结知识点,画出思维导图或者九宫格,表明知识点的类别关键词,方便主题检索。这是【形】
原来高手都是有套路的,古典老师说“真正的高手往往并不是苦哈哈的,而是快乐、从容和恬静的。所以送给各位希望成为高手的人两句话:有条不紊地奋斗前行,舒展从容的恬静人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