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论语》心臆
《论语·子路第十三》30:人民就是江山

《论语·子路第十三》30:人民就是江山

作者: 花石冈 | 来源:发表于2021-05-07 21:38 被阅读0次

    《论语·子路第十三》30:人民就是江山

    子曰:“以不教民战,是谓弃之。”

    先生说:“让没有受过训练的人去作战,这是抛弃他们,让他们去送死。”

    文明是什么?

    文明是一代人在思想与实践领域留下的印记,这种印记像基因一样,潜藏在继承者的身体之中,在适当的时候,基因的密码被触发和打开,一瞬间绽放出令人惊艳的花。

    今天,中国的领导人讲“人民就是江山,江山就是人民”。表面上看是一件极为偶然的事情,实际上,这种文化基因,早已存续于中华民族血脉之中几千年了。谁能说两千多年前的孔子所讲的“以不教民战,是谓弃之”,不是这种基因的贡献者呢?

    一、“人民”思想的源头逻辑

    在《论语·颜渊第十二》中,孔子回答子贡问政,首次提到了为政的几件重要事儿——“足食,足兵,民信之矣。”

    子贡趁机追问了三者的顺序——“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

    孔子回答——“去兵。”

    子贡仍然不放松,进一步问——“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

    孔子回答——“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很显然,在孔子心中,最重要的是“民信之”。

    “民信之”为什么这样重要呢?在《论语·子路第十三》答复樊迟问稼中,或许能找到答案。樊迟向孔子请教稼穑之事,一定不是为了自己吃饱饭,而是为了自己管理地方的民众都吃饱饭。孔子避开稼穑之事不谈,当然也不是瞧不起稼穑,而是认定了为政者要从根本上解决吃饭问题。

    “夫如是,则四方之民襁负其子而至矣,焉用稼?”为政者如果做到了“民信之”,四方之民必然会前来投奔,人口多了,土地自然能被盘活。如此一来,足食的问题,足兵的问题,会被一揽子解决掉的。

    二、备战意识的源头逻辑

    前面为什么孔子忽然讲“善人教民七年,亦可以即戎矣”?

    中国处在北半球,特别是早期中国疆域,在经度上的跨度很大。再加上中华文明发源的黄河流域,促使中国有可能成为一个最适合农业文明发展的国度。试想在相同或接近的纬度上,一种作物很容易迁移到不同的经度上去耕种,而且收成没有什么变化。

    后来所谓“淮南为橘,淮北为枳”实际上讲得是不同纬度形成的不同气候对农作物的影响。

    长期的农业文明发展,让中国有了两个典型特征:一是以较大的时间跨度来认识世界,中国人中很容易形成世(一世等于三十年)、年的概念,赤道附近的居民大概只能接触到天的概念。二是很容易对自然规律形成自己的判断和推定。汉朝的税收制度设计就建构在这一推定基础上,汉朝人认为每三年的好收成之后,必然包含着一个灾年。因此税收之后,要保证民众能够用余力扛过灾年。再比如,中国人有六十年一甲子,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的概念。

    孔子讲“善人教民七年,亦可以即戎矣”,其中的七年,实际上就是中国人对邦国战争规律的推演和总结。后来中华民族形成了“好战者亡,忘战者危”的辩证思想,其实就源自于这种总结和推定。

    三、放弃人民就是放弃江山

    既然“好战者亡,忘战者危”,那么,不轻易挑起战端又不忘备战便是最积极的姿态。

    孔子讲,“以不教民战,是谓弃之”,就是说善人之治,应当时时不忘教民从善之道。如此假以时日,经过几年后,邦国便有了根本,可以对其它邦国形成战略上的优势。反之,如果不教民从善之道,而使之仓促应对突如其来的变故,民众完全没有临战的精神和物质准备,这样做,无异于放弃民众。

    人民就是江山,放弃人民,实际上也就是放弃江山。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论语·子路第十三》30:人民就是江山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jcdd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