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啄木鸟花了很多时间给我们细细解读鲁迅先生的《奔月》,印象比较深刻的是嫦娥的几次“哼”“又是乌鸦炸酱面”,还有……其中又讲了许多写作手法,我个人最喜欢鲁迅先生的白描手法。
很羡慕先生寥寥数语就把人物场景写得让人如临其境。白描,最显功力,简练又能画龙点睛,所以喜欢。比如阿城的文字。
白描原是指画技,只用墨色线条勾画不用彩色烘托。作为写作表现方法就是用最精炼最节省的文笔去粗线条勾勒画面。就是最简单的文字去呈现。鲁迅先生说:“白描没有秘诀,如果要说有,也不过是障眼法反一调,有真意,去粉饰,少做作勿卖弄而已。”
在《奔月》一文中,鲁迅不少的场景描写、人物描写、动作描写都采用了白描,简练却又有深刻的内涵。
聪明的牲口确乎知道人意,刚刚望见宅门,那马便立刻放缓脚步了,并且和它背上的主人同时垂了头,一步一顿,像捣米一样。
这是作品的开头,射日英雄打完猎,并不是凯旋归来。连马都知道他的心情和他一起垂了头。一句话就把后羿的状态交代清楚了,而且很有场景感:宅门,捣米,人和马垂头丧气。
羿并不勒住马,任它跑着,一面却也拈弓搭箭,只一发,只听得铮的一声,箭尖正触着箭尖,在空中发出几点火花,两枝箭便向上挤成一个“人”字,又翻身落在地上了。第一箭刚刚相触,两面立刻又来了第二箭,还是铮的一声,相触在半空中。那样地射了九箭,羿的箭都用尽了;但他这时已经看清逢蒙得意地站在对面,却还有一枝箭搭在弦上正在瞄准他的咽喉。
两个射箭神手的对决,没有天花乱坠的描写,这是箭尖对箭尖,还有后羿的不在意的态度,英雄本色就出来了。
(其实也很喜欢里面的对比手法。)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