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张利红
一、认识自己,不迷途
古希腊神殿上刻着这样一句话:“人啊,认识你自己”,可见一个人认识自己有多难,有多重要,否则,这句话也不会刻在古希腊的信仰中心德尔菲神殿上了。
有一位企业家,他有一个非常优秀的儿子。儿子在很小的时候就梦想当一名出色的糕点师。在儿子即将高中毕业时,他报了三所烹饪学校,可是都因为成绩不佳,不予录取。于是,儿子无奈只好上了大学。毕业后,儿子在父亲的企业里工作,业绩很好。有一天,父亲老了,生病了。儿子亲手为父亲做了一块儿糕点,糕点散发着香甜。在端给父亲的时候,儿子脸上洋溢着快乐的笑容,这种笑容父亲已经很久没有见到过了。
父亲尝了一口糕点,味道很美。父亲若有所思,打开他的抽屉,从抽屉里拿出了多年以前的三份通知书:“孩子,去做你想做的事情吧。”
第二天,儿子辞去所有职务,开了一家属于自己的糕点店。
故事里的儿子,知道自己最想要的是什么,最想成为什么样的人,虽然他一度丢失了自己,但最终还是找到了自我。
故事外的我们认识自己吗?知道自己是谁吗?知道自己最擅长什么,最想要什么,最想成为什么样的人吗?
在没有认识自己之前,你是依靠什么活着的?榜样吗?父母之言吗?
你想要什么?你也许会想,周围的人想要什么我就想要什么,周围的人觉得什么好我就觉得什么好。那么你是别人的复制品吗?不是,那为何要人云亦云呢?
有好多孩子高考分数很高,在报志愿的时候却很纠结,因为他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不知道自己将来该从事什么样的工作。有好些孩子的志愿是经过一两夜想出来的,或者是大人们权衡利弊集体讨论出来的。这样就很被动了。我有一个亲戚,他家孩子上大学四年学的是环境工程。四年结束后,他没有就业,而是考研,悲剧的是考研的专业他选择了生物工程。
人,只有先认识自己,才会知道自己从何而来,向何而去,才不会做迷途的羔羊,在人生中迷失自我。
唐僧他每次路过一个国家,总会向国王这样介绍自己:“贫僧唐三藏,从东土大唐而来,要往西天取经。”唐僧首先认识自己是谁,他是贫僧唐三藏,所以他知道自己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所以他才经受住了许多的考验,走到了西天。

二、认定自己,不盲听
认定自己,就不能盲听。估计大家都听说过祖孙俩骑驴赶集的故事吧。故事中的祖孙由于盲听路人的建议,结果是爷爷骑驴不对,孙子骑驴不对,一起骑驴不对,都不骑驴还不对,结果祖孙俩只好抬驴赶集,结果掉进了河里。
这当然是一个故事,甚至是一个笑话,不过现实生活中却有这样的现象,筑室道谋,三年不成。假如,祖孙俩打定了注意,爷爷骑一会儿,孙子骑一会儿,不管路人怎么说,两人一定能够轻松愉快地赶完集的。
天才从来都不会按照别人设计好的路走,真理有时候只掌握在少数人手里。
我有一位朋友,她家的女儿想学心理学。朋友一家都觉得学心理学没有用,她让女儿学会计。女儿还算听话,结果就学了会计,结果越学越不开心,越学越没兴趣。在经历了四年并不美好的大学时光之后,女儿终于决定考研时一定要考心理学。可怜啊,难熬的四年时光!可叹啊,美好的青春岁月!
三、遵循自己,不盲从
在一节大学的课堂上,讲师讲了这样一个故事。
一家医院里,一位老教授带了三位实习生。对面护士拿着病人的粪便走来,老教授伸出手指立马尝了一下。第一位实习生,也立马尝了一下;第二位实习生,也伸出了手指,不过他尝的是另一根;第三位实习生,皱了皱眉头走开了。
讲师凝视着教室,他鼓励大家发表想法。
“所以,我们要学习第三位实习生,遵循自己的内心。”一位大学生说。
“哦”讲师吃了一惊,这是他听到的很特别的想法。
遵循自己,不盲从,后来第三位实习生成了一名作家。

四、发展自己、不模仿
教育界提倡教师终身学习。有一次听教育界大咖李镇西讲座,他说有一位老师一直模仿他,模仿不成功最后疯了。当然,这个例子有点极端。
很久以前,看了一档模仿秀节目,模仿的是杨钰莹。有一个女孩得了冠军。这个女孩无论从声音、相貌、服装、气质上都和杨钰莹很像,甚至可以以假乱真。这么多年过去了,杨钰莹仍然是人们心中的“玉女”,而那个女孩却连名字都没有留下。
日本有位书法神童,十四岁就很出名了,长大之后就泯然众人矣。以前没有他出名的反而很有名气。原因是这位神童模仿的是王羲之,尽管出神入化,专家们也认为那是赝品。
人们很容易看到别人的优点,羡慕之余,喜欢模仿。家长们嘴里也总喜欢夸别人家的孩子。其实大可不必。别人的优点,别人家的孩子与自己有多大关系?发现、发展自己的优点才是自己要做的事情。
吴昌硕说:学我,不能全像我。化我者生,破我者进,似我者死。
寻门而入,破门而出,学习他人,但不能一味地模仿。
听教育家魏书生讲座,他也提倡教师要发现自己的优点。有的人擅长读,有的人擅长讲,有的人擅长点拨,还有的人擅长唱,擅长什么就发挥什么,不必模仿他人。

五、珍视自己,不做配角
看电视剧常常会看到三角恋。女一号,女二号都喜欢男一号。男一号只喜欢女一号,而女二号并不善罢甘休,而是不择手段,极尽追求。何必呢?女二号往往也是风华绝代,何必要当别人爱情里的配角呢?她完全可以找到爱她、惜她、恋她,永远只把她作为主角的那个他。
红楼梦里的薛宝钗,山中高士晶莹雪,花中牡丹,任是无情也动人,却偏偏要插足宝黛的恋情,干嘛要这样委屈自己,为什么不去寻找属于自己的“宝玉”?
歌迷、球迷、粉丝们,适当的地借歌星、球星娱乐一下是可以的,但不能太“迷”。与其做他人之“迷”,不如让他人做自己之“迷”!
其实,生活中我们不但不能做配角,不能做观众,甚至我们都不能做主角,我们要做我们自己的编导。
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我是谁?我就是这个世界上独一无二的自己,我做我自己,而且我只做我自己!
(写此文,与青少年共勉!)
作者单位:河南省获嘉县教师进修学校
网友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