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唐诗鉴赏诗词鉴赏想法
读唐诗《奉和春日幸望春宫应制》-苏颋

读唐诗《奉和春日幸望春宫应制》-苏颋

作者: 听雨读书 | 来源:发表于2024-05-12 11:21 被阅读0次

东望望春春可怜,更逢晴日柳含烟。

宫中下见南山尽,城上平临北斗悬。

细草偏承回辇处,飞花故落奉觞前。

宸游对此欢无极,鸟弄歌声杂管弦。

望春宫是长安南郊的一处行宫,紧邻终南山。皇帝驾临望春宫游玩,命随行的臣子赋诗助兴,于是有了这首诗。

“奉和”即奉皇命应和作诗,皇帝驾临某处,古时称之为“幸”。

这首诗用景物衬托,将花鸟做拟人化处理,巧妙地将对皇帝的奉承和歌功颂德融入其中,颇见文字上的精巧。

首联先概括总结事由,“晴日柳含烟”几个字,已经将那种春日的和煦和温暖宜人,初步地加以描画。

颔联描写登上行宫后所见:南见终南山,北望则可见紫禁城巍峨耸立,上悬北斗星,营造出一种安稳强盛的社会氛围。

颈联最为精彩:皇帝的玉辇所过,地上的小草欢喜迎接;皇帝举起酒杯,片片花瓣都飘落面前。这是一种怎样心旷神怡的景象!

作者在这里有“细草”、“落花”暗喻自己,将对皇帝恩典的感激和奉迎加以艺术化表达,显得别致而不显露骨直白。

诗的尾联,以歌颂这个安定繁荣的盛世作结:听闻皇帝来此,就连那些莺鸟都纷纷前来祝福,伴着管弦乐曲,唱起歌来。

作者苏颋(670-727),字廷硕,京兆武功(今属陕西)人。武则天朝进士,袭封许国公。开元间居相位时,与宋璟合作,共理政事,朝廷重要文件多出其手。

苏颋当时和张说(封燕国公)并称为“燕许大手笔”,原有集,已佚,现存《苏廷硕集》,系后人所辑。

相关文章

  • 东望望春春可怜,更逢晴日柳含烟。

    唐代苏颋的《奉和春日幸望春宫应制》 东望望春春可怜,更逢晴日柳含烟。宫中下见南山尽,城上平临北斗悬。细草偏承回辇处...

  • 9月9日

    9月9日背诵的诗词篇目为:王维的《相思》、《奉和圣制从蓬莱向兴庆阁道中留春雨中春望之作应制》,朱熹的《春日》,李白...

  • 【书写经典】网络展第840期——王维(唐)《奉和圣制从蓬莱向兴庆

    【书写经典】网络展第840期,王维(唐)《奉和圣制从蓬莱向兴庆阁道中留春雨中春望之作应制》。 诗词读感(郝乙): ...

  • 读唐诗《春宫曲》-王昌龄

    昨晚风开露井桃,未央前殿月轮高。 平阳歌舞新承宠,帘外春寒赐锦袍。 昨晚的春风吹开了露井旁的桃花,未央前殿的月亮显...

  • 每日诗话—二月十一

    唐李峤《奉和初春幸太平公主南庄应制》:主家山第接云开,天子春游动地来。羽骑参差花外转,霓旌摇曳日边回。还将石...

  • 古诗23汾上惊秋

    23、汾上惊秋 苏 颋 唐 北风吹白云 ,万里渡河汾 。 心绪逢摇落, 秋声不可闻。 作者:苏颋,京兆武功(今陕西...

  • 静看•千家诗之二十七

    汾上惊秋 苏颋(唐) 北风吹白云,万里渡河汾。 心绪逢摇落,秋声不可闻。 苏颋(670年-727年),字廷硕,京兆...

  • 梵音「二百二十三」

    梵音 作者:千尺冰三界流转花叶美, 六道轮回日月神。 心中有佛处处善, 世间有爱事事亲。 《奉和幸三会寺应制》宋之...

  • 唐诗之《汾上惊秋》

    苏颋 北风吹白云,万里渡河汾。 心绪逢摇落,秋声不可闻。 开元年间,苏颋曾被外放,在仕途失意之时,中秋节格外难过,...

  • 转发:解忧诗词说王维诗一首

    【奉和圣制从蓬莱向兴庆阁道中留春雨中春望之作应制】 唐代王维 —— 渭水自萦秦塞曲, 黄山旧绕汉宫斜。 銮舆迥出千...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唐诗《奉和春日幸望春宫应制》-苏颋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jkuf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