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听的一本书是《赌博思维》,讲一个人在前景不明的情况下,如何快速理性的做出决定。
这本书的作者安妮.杜克是认知心理学家,更是职业扑克高手。原来扑克最能反应一个人在不能按照既定路线决策时快速决策的能力。杜克不打扑克以后,专门给CEO 们上课,教的就是决策的事。
这本书给我启发的有下面几个点:
一是相信的依据:实验表明,人们对于接触到的新事物,首先选择的是相信,然后放在自己的信息储备盒子里,慢慢的审视。很多论断可能开始就错了,可是惯性让我们首先去相信。这让我想到,凡事首先问个为什么,凡事带着审慎的态度,这是我们后天理性培养的好习惯呢。
二是事情的成败与决策的水平之间不是因果关系。我们听了太多的人说,想当初我决定买这个房,多少人不同意,可是后来涨了,哼哼!得意之情溢于言表。也听过很多人遗憾的说,我的钱都套在股市里出不来。总觉得前者睿智,后者偏执。事实上,面临两个选择时,考虑成功的概率才是理性的选择,按照历史数据分析,投资股市是收益概率更大的决策,你就不能说买房的人才更会决策。买房的人实际上是运气比较好而已。
三是复盘的重要性。打扑克的人每局结束吵吵嚷嚷说自己这里怎么想,那里怎么算,又怪队友如何不懂暗号,不知配合,我总觉得是太计较输赢。其实正是在这样的复盘过程里牌技得到提高。每做一件事,不管结果如何,静心想想这件事让你学会了什么,同样的事你可以怎样考虑更加周全,这就是你做事更加成熟的基础。
四是自利性偏差。在得失心太强的时候,人很难保持理智。
五是经验不如教训靠得住。很多时候,经验有不确定的成分,而不确定最容易让人迷茫。
如何能够克服自己的心理偏差,追求更加明智的决策呢?文章列举了一种转换视角的策略。几个人组成互助小组相互督促,小组要具有这样的特点:
第一,克服自利性偏差,尽可能提供客观准确的观点。
第二,说话得“算话”。这就是说你不能给人瞎提意见,你提出的意见你自己也要执行才行。你要非说一个什么事儿对,你敢不敢拿这件事打个赌?
第三,对不同的观点保持开放态度。
看到这个建议,感觉到自己的差距,别说组织互助小组,我自己能够直面自己的问题吗?开放的态度说起来容易,听到逆耳的言论首先感受到的就是对方的攻击,这如何谈得上进步呢?
不过,有的地方真是让我茅塞顿开,比如对事情重过程轻结果,看系统而不是单件事情的成败。
从小处着手,从大处着眼。人生的修行才刚刚开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