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辆从广东返乡的班车满载着旅客走在迎宾路上,一个约6岁的小孩趴在车窗上,睁着好奇的眼睛看着这个她刚刚来到的地方,这或许是她第一次回到故乡隆林。
外出务工的人员越来越多,在异乡结婚生子,带着孩子回到故乡与家人团聚,成为这个年关将至的时节,最常见的画面。长途汽车载满子女儿孙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从遥远的城市回到边远的乡村。年,召唤着离家的人,回家吃一碗热腾的团圆饭。
乡村的雾和城市的霾、故乡的山风和异乡的云雨、漂泊在外的身和扎根故土的心,都让相隔千里的两个地方,因为回家而联系在一起。走进家门,拍拍身上都市带回的尘土,让身体的每个细胞,敞快呼吸着故乡清新的空气。那飘散在风中的烟火味夹着腊肉的清香,弥漫在空气里红糖的醇香,都是故乡关于年的记忆。
每年除夕,家里饭桌上总是少不了慈姑、粉利、腐竹、粉丝,这是家里必备的年货。母亲总是一年又一年,一次又一次的重复着她儿时外公在年下制作粉利的场景。在冒着热气的粉利上用八角沾上玫红色染料盖出的图案,蘸着陈醋吃着粘牙的粉利,都是母亲视觉和味觉上关于年的记忆。于是粉利就成为年这个重要的节日里标志性的物品,在三十的晚上摆上一盘咸菜炒粉利,已经成为母亲,成为杨家辞旧迎新、迎春接福必不可少的道具。筷子架起需要搭楼梯才能放进碗里的粉丝,透着豆腥味软滑爽脆却久煮不烂的腐竹,包含丰富淀粉的马蹄一样的慈姑,还有酸爽咸菜伴着软糯粉利的年关菜肴,成为在檀香和红烛之后,每个人心中另一种年的味道。
儿时初二回外婆家,总能吃到阿太做的糖糕。在铝制的圆盘里用红糖和糯米搅拌均匀,撒上白芝麻点缀,便是过年最好的食物。之后,一家老小围坐在一起,大人擀面,小孩切面,开始制作麻雀蛋。然后是煮熟晒干的大米炒熟后与滚烫的红糖浆一直用手“裹”出一个个的米花。
依稀记得太公总是喜欢在初春的午后坐在屋檐下,在中山装的口袋里装上麻雀蛋编凳子,时不时就伸手到口袋里抓一颗送到嘴里;或是拿着一本书,坐在靠椅上,那顶深蓝色的老军帽下,架着一副老花镜,一手从口袋里拿出麻雀蛋送到嘴里,一手拿着书慢慢品读的画面。后来,牙齿不太好的他,开始用米花泡开水,用软绵的流体食物代替麻雀蛋酥脆的口感。
直到今天,米花和麻雀蛋仍然是每个隆林人家过年的标配。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些关于这些年货的记忆,都在每一次咬下酥脆的圆球时,想起某个使自己能够穿越时空回到过去的画面。一张靠椅、一顶老军帽、一副老花镜,还有在太公的口袋里从不缺货的麻雀蛋,是我对于这个年货最深刻的记忆。
不管是平日生活里的酱油拌饭还是红糖泡饭,还是过年时才有的糖糕、米花、麻雀蛋。简单的食材通过各种手法变幻花样成为年货,是这个山珍海味的年代无法替代的味觉记忆。粘手的糖糕凝固在托盘里,麻雀蛋掉落的碎渣留在口袋里,圆滚的米花聚在土缸里,年的味道,在心里。
无论是我努力在楼顶建造的父亲梦想中的园林,还是每年除夕初二回外婆家团聚时在杨氏家宴中摆上桌的粉利,或是在家神供桌前摆放的米花、麻雀蛋,都是我和母亲记忆的另一种呈现方式。它精巧,也厚重;它短暂,却永恒。我们都在一砖一瓦的用自己的方式重现记忆里关于逝去亲人的点点滴滴,想用这座空中楼阁,将所有美好的记忆都封存其中,当我们需要的时候,再慢慢的推开平日里很少光顾的这座城堡的大门,在每一个五彩斑斓的房间里,和过去对话,和亲人述说。
年的味道,就是家的味道,它在记忆的深处掩藏,在除夕的餐桌浮现。每个人都有一道在过年时想吃的菜,都有一些在过年时特别挂念的人。我们在这样的味道里重逢,也在这样的氛围里互道:一切安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