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了2016年斯皮尔伯格哈佛大学毕业典礼的演讲。
他说,“我辍学,是因为我清楚自己想做什么。”
他说,“在人生的前25年中,我们被教导要倾听他人的声音。父母和老师用各种智慧和信息填灌我们的头脑,老板和导师也从他们的立场出发,告诉我们世界究竟是怎么一回事。通常,这些权威的声音听起来很有道理。”
他还说,“你的意识会说,‘这是你应该做的’,而你的直觉则会提醒,‘这是你能做的’。你要听从直觉,做自己能做的,而那就是最能定义你自身角色的东西。”
01. 你的需求层次,决定了你的选择!
曾几何时,大家心目中的好工作就是公务员、事业编、央企、央媒……后来慢慢见证了一些经历,却发现剥去外在的光鲜,体制里的生活,只剩下虚度的青春。
曾几何时,我也是“大家”中的一员,但是,那个时间段,很短,很短。
说到底,到底什么才是一份好工作?其实,没有答案!因为,每个人情况不一样。
我喜欢阅读心理学和行为学相关的书籍,马斯洛需求层次模型,大家一定不陌生,他把人类需求像阶梯一样从低到高按层次分为五种,分别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
其实,我想表达的很简单,那就是,你的需求层次,决定了你的选择!
首先,不同的人生阶段,我们对于“好工作”的定义是不一样的。
刚毕业的时候,主要目标是找一份得体的工作,养活自己,实现独立。
一段时间后,需求就会变了,那时,一部分人会放弃别人眼中所谓的“好工作”,去追寻更高层次需求的满足。也有一部分人,在原来的位置上坚持着,但是再也不开心了。因为,现实跟内心的需求不匹配了。
同样,不同时代环境背景下成长起来的人,对于“好工作”的定义也是不同的。
每个人应该都经历过父母对于我们工作的“唠叨”。他们眼中的“好工作”,除了公务员、公务员,还是公务员。他们就像是被国家队洗脑了一般,免费义务地为祖国卖力做着政府的宣传,不遗余力地PUSH我们去为“国家事业”奉献终身。当然,这不难理解,因为,需求层次不同。他们从经济政治挣扎的年代过来,内心“不稳定不安全”的因子是深入到了基因里的,出于爱和保护的本能,他们自然希望子女拥有一份“铁饭碗”终老。这是那一辈人对于“安全需求”的执念而已。
所以,对你来说,你的需求到底是什么?问一下你自己。因为,这只有你自己才知道!很多人为了各种原因坚持在一份岗位上,唯一没有考虑过的却是自己内心的需求,自然,不会开心。
02. 去倾听自己内心的声音,这样直觉才会到来!
研究生期间,毛遂自荐去了南方报业集团做实习编辑,从那时起,我就一直在思考——我到底要做什么样的工作,成为什么样的人。
那时,带着自己青涩和简单的履历,走进了南方报业集团的大门,开始了实习生的日子。我跟着主编去采访、帮助主编编辑校对各种类型的书刊、在各个编辑部之间游走与学习,时间如此的匆忙,以至于如今回忆起来,竟有点模糊与遥远。
再后来,我发现自己并不喜欢面对别人的作品“删删减减”“修修补补”,我喜欢写自己的东西做自己的事情,我不愿意成为那个“背后默默耕耘的人”。于是,我离开了南方报业,开始重新找寻更加适合自己的道路。
都说,年轻时的迷茫那是很正常的,因为那就是“年轻的气质”,而也正是在这种迷茫与跌撞中,我们成长与成熟。
第一次放弃高校那份舒适的工作时,身边所有人的不解和不支持,让我很清晰地看到了这个社会中大部分人的状态,而那个状态,正是我不愿意去“堕落”的。我从来没有去否定任何一种职业、任何一种生活方式的意思,但是,我却是一直不认可那些“不尊重自己意愿,不为自己而活的人”的。
人生一辈子,很短,连活出自己的勇气和智慧也没有,那岂不是白来走一遭!
第二次离开不错的公司和岗位,身边关心我的人,更是不解。表面各种离开的原因,但终抵不过内心对于另一种状态的渴望,于是,在诸多牵强的理由和说辞中,“潇洒”离去。接下去的故事,大家都知道了,一年的随心所欲,一年的学生生活,开启了另一片天地,进入了另一个领域。
03. 你不会后悔你做了什么,只是会后悔没做什么。
对于做出选择后的未知,我似乎从来没有怕过。内心总是有一种莫名其妙的笃定和自信,我相信那或许就是直觉。
比如离开体制进入民企,比如放弃总监职位GapYear一整年,再比如,如今毅然进入一个在国内并不受欢迎的行业——保险行业。我内心的这种坚持和执念,很多人很难理解。但是我自己很清楚,这就是我想要的。
什么是一份好的工作?——一份职业、一份事业,可以满足你对于自己价值实现的需求,那就是一份好的“工作”。所以,不要把工作,只看成工作。将它看成你正在经营的事业和未来的一部分。那么,你一定会收获更多。因为在那样的状态下,你的努力,将不再只是为了眼前的温饱,不再只是为人打工而已。那时,你也将很清楚的知道,你要什么样的工作,想做什么样的事情了。
不知哪里看到过娜塔莉·波特曼说过一段关于“无经验”的话,我很有感触,特地去找出来,她说,“你的无经验是一笔财富,会让你用最本能、最不受局限的方式来思考问题。每当着手新事物时,你要么让这种无经验将你领上他人走过的道路,要么就让它帮你开拓属于自己的道路,就算你不知道自己究竟在做什么。”
的确,在我过去的经历中,这种无经验的状态,给了我选择与决定的勇气和胆识。因为“无知”,所以“无畏”。而这种“无知无畏”,我认为,就是生命力!
我们现在所处的年龄和位置,或许正是人生中限制最少、顾虑最少的阶段。父母的努力和曾经的付出,也让我们现在比过往的几代都有“任性”的资本,所以,不要浪费你的“无知”了,走出去,去过一些你的老师,你的父母,你的长辈们不会去做、也从未想过去做的事情吧。这样的人生,才有“人生”的样子!
Life is a venture, life is a journey✨……
但愿我们每一个人,年老的时候回首往事,可以会心的一笑,告诉自己,这一生,不后悔!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