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每天写1000字
《拜占庭同情》:慈善遇上区块链是一场灾难吗?

《拜占庭同情》:慈善遇上区块链是一场灾难吗?

作者: 许朝颜 | 来源:发表于2018-09-20 23:09 被阅读617次

    【本文由赞我(zaneds.com)独家冠名】

    《拜占庭同情》是我读到的第一篇与区块链相关的科幻小说,读完颇受震撼。智能合约、区块链、加密货币轮番上场,对全球的慈善事业产生了翻天覆地的影响。

    最重要的,是技术应用下对人性深刻的剖析。

    1.同情网的诞生

    故事中,女主人公简雯是同情网的创始人。上大学时,简雯奔赴灾区做志愿者,亲眼目睹了救灾士兵为了挖出遇难者,徒手上阵,双手血肉模糊。因为救灾资金被用在了其他地方,连购买铁锹的钱都没有。

    而灾民需要的也许并不是面包,或许只是让孩子们开心的图画书。别人要的是橘子,我们偏偏捐赠的是苹果。为什么不能将钱花在刀刃上呢?

    同情网随之诞生。网站完全的去中心化,需要帮助的人在网站上开一个项目,上传相应的审核文字、图片或视频,来自社会的捐款流向哪个项目,完全由网站用户共同投票决定。

    如果支持的票数超过不支持的票数,同情网将根据智能合约,自动捐款。同时,投支持票的用户将获得同情币的奖励。拥有同情币越多的用户,威望也越高,说明其判断较准确,也会相应带动其他人的选择。

    好像一切发展得都很顺利,技术正让人类社会越来越好。

    2.被操控的同情心

    同情网深受信任感缺失的年轻人欢迎,势不可挡。传统的慈善组织顺应趋势,相继入驻网站。但决定捐赠哪些项目的权力,守旧的慈善组织又怎肯轻易放弃?

    无国界难民组织为了将权力牢牢攥在手中,想出了迂回的法子——既然技术不可阻挡,那我拼命地攒同情币就是。等我拥有最多的同情币,也就有了最高的话语权。

    “这个被设计成将我们去中介化的平台,反而变成我们加冕的天梯。”

    宝刀在歹人手中便成了杀人利器。无国界难民组织借此成了部落中颇具威望的族长,成了伟大的先知,成了明辨是非的代表。

    该同情谁?无国界难民组织说了算,同情心第一次受到操控。

    但故事很快有了转折。简雯似乎早就料到这一切会发生,她还有杀手锏。简雯偶然间得到了一段关于穆森难民的视频,在深度VR体验下,这段视频如此触目惊心:战场的泥泞,炮弹的闪光,惊慌的人群相互践踏,无助的小女孩听到弟弟被踩碎的声音......

    出于政治因素的考虑,穆森的消息对外完全封锁,民众根本不了解发生了什么。简雯下定决心要给予难民帮助,于是将视频上传到同情网。

    只有亲自体验痛苦,才会怜悯和同情他人。

    此时VR技术早已普及,人们体验过那段痛苦的战场经历后,无不支持捐助难民。即便是无国界难民组织反对,也敌不过众人的呼声。

    视频加VR,同情心第二次受到操控。

    3.盲目的同情会带来什么

    故事的最后,是简雯与无国界难民组织的一场争辩。到底什么是同情?什么是正义?什么是真相?什么是对大多数人有利的选择?

    如果简雯看到的视频一开始就是虚假的呢?视频是小女孩的视角,在战场上如何拍摄保存的?是否意味着全球的用户都受到某个幕后玩家的愚弄?这个幕后人又有什么企图呢?

    最痛苦的人真的需要最多的帮助吗?痛苦的程度决定人们是否支持捐助,不就是让情绪代替理智作决定吗?

    如果难民需要钱买枪支弹药,为生存而战斗,我们也应该支持吗?会不会引来政府更强有力的镇压,造成更多的痛苦?隔岸观火的我们,难道不像一群围观者,用同情心换来入场券,看着难民与政府厮杀?好意的我们该对结果负责吗?

    在战争这场灾难中,总是有多重同情的诉求,普通人有什么权力顾此失彼?难道仅仅因为其他痛苦未被看见吗?什么才是伤害最小的选择?

    “更大的操纵是欺骗自己,相信你总是能够推论出正义的答案。”

    当同情心变成网上的选项,变成数字货币,就容易像今日的舆论一样,盲目、易受操控,善意成了杀人帮凶而不自知。

    简雯对无国界难民组织的人坦言,是她上传的视频。他们的谈话全被悄悄录了下来,当用户发现自己受到了简雯的操控,是否又会一边倒地反对穆森难民项目呢?慈善岂不是变成了出尔反尔的笑话?

    我想,这个故事绝不是空想,慈善总有一天会结合区块链技术。像《今日简史》中预言的那样,未来哲学家一定会吃香。也许我们到时面临的,并不是技术难题,而是道德、同情、正义等这些哲学问题。

    万变而不离其宗。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拜占庭同情》:慈善遇上区块链是一场灾难吗?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keon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