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963271/1ca1f7ae1d447726.jpg)
在《如果呼唤有了一个名字》中,哈克老师说,他有很多电子邮件要回,两个女儿又邀请他来陪,他起初告诉女儿,爸爸忙一下,等一下过去。
后来,他找回了自己的活力,传授给孩子们一个通关密语,只要再看见他忙,孩子们只要撒娇地呼唤「葛格」,哈克就会停下手里的事情,跟孩子们玩。
看到这里,我拥堵的心又流出泪来。下午,我趴在床上买票,杭州到沈阳,上海到沈阳,所有直达的列车票全都售光,我只好拿出一张纸来,在上面依次列出中转的方案,一点一点核对时间,查看余票,我要在16号之前回到东北老家,然后去参加吴熙琄老师的工作坊,名已经报了,钱已经交了,回不去的话,能否转到下一期,我还没有向主办方沟通。时间紧迫,买票要紧,能回到家的一个方案需要搭乘四趟列车,转车辛苦,又带着孩子和老人,我也对这个方案不太满意。
正当我在纸上记下有票的列车时间,坐在我身旁拼装积木的米乐呼唤我,妈妈,你看着玩呗,不是这样你一边写字一边陪我,是不写字,只看着我。
我说,妈妈正在买我们回家的车票,很难买,好多票都卖光了,妈妈需要仔细看,仔细找。停顿了一下,我才意识到要理解一下他,你好希望妈妈能看着你玩。他说,是呀。然后就低头继续拼装了。
看到哈克老师故事,想到了自己的这个故事。好多时候,我就是没办法陪伴孩子,支持孩子,甚至通关密语都没用,也是有的,那时候,我一定也有一个很大的,很重要的需求,这个需求看起来更加迫不及待。比如买票这件事。可是,这是真的吗?
在那个下午的时刻,我头脑发热,全身紧张,好像志在必得,必须有个结果,必须买到票帮我完成心愿见到吴老师,从而丰富我的叙事知识,提升我服务生命的能力。必须在那个计划的时间离开这里,从而远离婆婆的抱怨,远离婆婆对孩子和我的各种指责,远离让我感到压抑的环境,远离我做了很多努力,依旧不能让关系亲近,增进了解的现状。远离那些恐惧,委屈,无力。原来,买票这个行动背后,有这么多故事。
现在想来,儿子的呼唤,另有深意。原来,他是在告诉我,停一下,先跟自己的执着,跟自己的那些故事保持一点点距离,呼唤回一点点觉知,别被那些故事给带走,别深陷进故事里。
我后知后觉,在此刻书写的时候,才意识到。还好能够回到觉知,渐渐清醒,执着也并不可笑,执着背后是带着爱的正向意图,对于成长的渴望,对于给出高品质爱的渴望,对于与另一个生命联结的渴望。而离开,也是为了再回来,好好爱。
晚上,米乐又来呼唤正在工作的我,折纸老师,你能帮我折一个玩具吗?这一次,我立刻放下手里的事情,爽快地回应,好呀。我给他折了一个魔方的零件,并跟他约定,第二天折完整体。然后,在睡觉前,我说,米乐妈妈要讲故事了,小朋友自己来选呀。讲到第二本的时候,米乐睡着了。
原来,我们的通关密语也有好多好多,都是爱的七十二变。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