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本书主要写了两个作家。一个是洪堡,一个是“我”(西特林)。
当我还是一个默默无闻的文艺小青年的时候,洪堡已经功成名就。我仰慕洪堡,追随洪堡。他和总统见面时,也带着我进了白宫。
但月有阴晴圆缺,洪堡在政治斗争中失败,站错了队,引起连锁反应,工作也丢了。最后贫病交加,被关进了精神病院。
我的剧本被改编成话剧,轰动一时,其中的主人公就是以洪堡为原型。从此我也成了著名剧作家,过上了奢侈的生活。
最后一次见到洪堡,是在大街上。他早已不是意气风发的作家,而是一个穷困潦倒的流浪汉。我见到这样的洪堡,想到自己衣冠楚楚,便没有上前打招呼,而是马上买了机票,逃离了这座城市。
不久,洪堡去世的消息传来。洪堡成为我经常回想起来就有些内疚的人物,因为我现在的一切都是因他而来。
我也是芝加哥的名人了。但随着名利的到来,各色人等也都盯上了我。在这种情况下,我随波逐流,被裹挟进一桩又一桩事件里。
首先,前妻和我打起了离婚分财产的官司。律师把我吸得血都不剩。另外,又遇上一个混黑社会的无赖,砸了我的豪车,敲我的竹杠。
我和情妇跑到欧洲,逃离这个一团乱麻的地方。情妇得知我即将破产,一声不响和别人结了婚。我自己则流落在廉价公寓里。
两年后,洪堡的遗孀找到我。洪堡去世时,也给我留了东西。
当初,我们俩人以游戏的心态写了一个剧本。洪堡把剧本托了七拐八拐的关系送给著名导演,但一直石沉大海。当时,他把剧本留了一份,通过邮局寄给自己,邮件没有被打开,完整地保留了下来,以此证明这个剧本的版权。这就是洪堡留给我的礼物。
现在,由这个剧本改编拍摄的电影大火,故事情节和剧本一模一样。剧本被公证有效后,我也拿到赔偿,摆脱了困境。
百度了一下,这本书的主题是:由于当代物质文明对精神文明的摧残,人将会失去本性,丧失信仰。
我理解不了这么深刻,可能是因为文化隔阂,生活背景不同。坚持凭借毅力读完了这本书。哈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