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很多90后、00后可能不知蓑衣为何物。蓑衣其实就是农村里一种用不易腐烂棕片、蓑草、稻草等物纺织而成,比较厚实的像衣服一样穿在身上可以遮雨的雨具,曾经是下雨天干农活时的必备工具。
早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以前,农村还普遍使用蓑衣,但由于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飞速发展,蓑衣现已被更先进实用的雨具所替代,现在的农村很难找到一件蓑衣,只有到一些乡村博物馆或农业发展史陈列馆才能看到了。
我老家在农村,家里曾经也有一件全部用棕片编织而成的棕蓑衣。大约有1米2长,我读高中时在家干农活穿在身上时,下部可以遮盖到膝关节后的部位。
我家那件蓑衣的年龄可能比我还要大,在我有记忆开始,这件蓑衣就存在于我家。不过,我估计我爸、我哥很可能都没有穿过。
因为我爸在供销社上班,下雨天开始用的是那种红色的油纸伞,后来又用于一段时间的雨衣,再后来就一直是用布伞。
我哥初中读的是住校,初中毕业就当了老师,几乎没有在家务过农,他用的雨具就是雨伞和雨衣。
我妈肯定用过。在我小的时候,她虽然没有出集体工,但家里的自留地干活全靠她,下雨了只能穿着蓑衣才好干活而且不会怎么弄湿衣服。
后来,等到我兄弟姊妹稍长大一点,母亲也要到生产队出集体工,蓑衣也成了她下雨天出工的必备雨具。
小时候,我个子矮小,即使下雨天外出干农活,也因蓑衣太长我不能穿。记得我读小学时,有一年放春忙假,经常下雨,因为插田要弓着背,弯着腰,我穿不了蓑衣,家里一时又找不到更合适有遮雨用具,就找了几张家里的旧报纸用绳子系好披在肩上,结果还没有插几蔸禾,背身上的报纸早已湿透沾到背身上,把衣裤全部弄湿了。后来湿透了的报纸脱离我的身子掉到了田里。
那次由于淋了雨,春天的气温也较低,我当天就感冒了,后来还发烧,不得不打针吃药,一个七天的春忙我只插了两天的田。挣回的工分远不够看赤脚医生的钱。
后来个子稍长高一点,我开始为生产队放牛,遇到雨天,母亲就让我穿着蓑衣放牛,因为是在旱地上,蓑衣长一点也没有关系,反而能更好地遮雨。
为了遮雨,蓑衣都做得厚厚的,不仅有重量,而且不透气,冬天穿在身上还有保暖作用,可是夏天本来是薄薄的穿短衣短裤,穿上蓑衣的话,不仅更热,而且棕片身体接触,干活时身体与蓑衣不断的摩擦,手脚暴露部分直接与蓑衣接触,常被棕片磨出血痕来,出汗后疼得要命,就是在衣裤穿着的部位也被粗糙的棕片弄得痒痒的。
后来,市面上开始的一种塑料的雨披面市,它轻巧方便,而且还有各种颜色的,虽然也不怎么透气,但由于轻巧,受到年轻人的喜爱。渐渐的很多年轻人都不穿蓑衣,而是披那种雨披。红的、白的、黄的、蓝的,黑的,曾经成为那个时代农村雨天一道靓丽的风景。
蓑衣除了做雨具外,我还见过有人用一根一米左右的竹枝或木杆撑着蓑衣,上面再盖个斗笠竖到庄稼地里,可以驱赶鸟类,防止鸟类与人类争粮食和其他农作物。
蓑衣在中国的历史到底有多久了,我无法考证。但蓑衣绝对是中华民族的智慧的结晶,而且我们从那么多带有“蓑”字古诗句中就不难发现,蓑衣至少有几千的历史了。
在古典诗词中,蓑衣常与笠连在一起,因为光穿上蓑衣,不戴个斗笠仍然会被雨淋湿。蓑衣和斗笠是最佳搭档。如:江湖来梦寐,蓑笠负平生(宋·苏轼《次韵奉和钱穆父蒋颍叔王仲至诗四首》)
蓑衣还常与垂钓有关,如:海上一蓑笠,终年垂钓丝(陈陶《避世翁》);抽却朝簪著钓蓑,近来声迹转巍峨(李昭象《寄献山中顾公员外》)。
蓑衣还常与老年人(老翁)连在一起,如:白首何老人,蓑笠蔽其身(唐·李颀《渔父歌》);
包含“蓑”字最有名的诗句,我认为莫过于柳宗元《江雪》中的“孤舟蓑笠翁,独钓寒山雪”,可谓家喻户晓。
如今,尽管蓑衣几乎已经退出我们的视线,远离我们的工作和生活,成为文物,成为一种记忆,但中华民族的勤劳与智慧仍将薪火相传,并让我们充满自信和力量,一往无前筑梦未来。
网友评论